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653815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不断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转型,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产业的一系列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产物。本文主要对我国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加强型措施,从而为金融创新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创新;问题;措施;策略市场经济和金融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环境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经受着环境的考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经

2、济市场的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和制度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资源,减轻环境的压力和负担,成为现阶段金融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和进步都是以环境破坏或者是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代价,但是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只有做到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与环境平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对于社会、人类和市场金融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必不可免的。一、 国内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发展现状近年来,节能减排以及低碳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低碳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依然在整体经济比重中依然保留着不断上升的发

3、展势头。下面我们主要从低碳项目融资以及碳交易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一) 低碳项目融资的发展状况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家开展低碳项目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它于2006 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 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该协议规定,IFC 向兴业银行提供2 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 以支持最高可达46 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 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 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至2009年底,兴业银行在国内的34家分行全部开放节能项目贷

4、款业务,此业务共支持国内的146个节能减排项目。共涉及融资金额高达92.37亿元,在兴业银行之后,北京银行以及上海浦发银行也先后IFC签署了合作协议,以研发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的信贷产品。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其他银行也开发出了关于清洁技术研究以及低碳应用项目的新型融资方案,例如金融租赁模式、节能服务商模式等等。这些数据与实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在应对低碳经济发展上已经走上了创新的道路。(二) 碳交易的发展状况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根据联合国执行理事会(EB)的相关信息表明,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注册了671个项目,占其注册总数的35.15,同

5、时也获得了(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1.69亿吨,占核发总量的47.51%,目前据世界首位。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为了发更好地适应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相继成立了上海能源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山西吕良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其中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与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所BlueNext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各家交易所也正式开展减排交易业务,并先后走上了正规。自此之后,江苏、广东等地也正在筹备地区性的碳排放交易所。二、 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对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发现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从而以不断改进的方式促

6、进其科学发展。(一)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还缺少信心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能够带来的经济利润还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预测,还存在着观望和浅尝辄止的态度。因此对碳经济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都是尝试性的发展,对碳经济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扶持才能够有所成就。由于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不够重视,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受到遏制,与此同时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业务上也难以做出大的调整,这对于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是非常不利的。(二)低碳经济发展技术与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尽管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将低碳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目标来对待,并且在技术与项目发展上的投资也非常多

7、,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够完善,一些必要的技术还没有进行创新,低碳经济的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有不少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还存在严重的落后现象,并且对低碳经济的意义和作用还比较陌生,并且也没有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教训和经验,对于规避碳金融方面的业务风险也没有做好准备。(三)低碳经济时代金融风险规避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风险需要有效的技巧进行规避,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体制和监督力度上都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问题,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上还不是很完善,也就给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的金融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外在风险。比如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法律上、体制上都还

8、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法律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等相对就比较多。风险和碳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的,碳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在相关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风险也会成倍的增加。鉴于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规避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就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问题。(四)低碳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之间的衔接力度还需要加强 碳金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有很小部分的金融机构和组织加入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行列。尽管一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低碳经济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没有资金方面的扶持,低碳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难以得到明显的改观。低碳经济在市场中没有明显优势,金融机构出于对自身经

9、营效益以及经营风险的考虑,自然不愿参与到低碳发展中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致使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先与后问题,是金融体系不断进行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以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这是目前我们在金融创新中要综合考虑的重要问题。三、 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相关策略(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低碳金融的宣传与网络发展工作现在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信息在网络全球化的影响下,都能够实现传递速度、范围的最大化。同时,网络还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市场,碳排放交易或者是碳金融可以在网络上形成统一的模式和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在网络上增加碳经济这个互动的平台。此外,低

10、碳经济时代就是主导市场经济的时代,呼吁人们重视网络低碳经济市场,重视人们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献计献策,要充分利用网络全球化这个大的环境和市场机制环境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好宣传,这就能够使低碳经济以最小的成本费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二)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创造低碳金融的良好发展环境政府作为国家经的控制与管理者,应该为低碳经济以及低碳金融的发展行使应有的权利与责任。首先,政府应出台低碳环保的政策,健全和建立金融服务项目,碳金融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政府有力地保护和支持是碳金融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所在。其次,我们还应该利用政府的力量加强碳金融的宣传力度,要让人们意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给市场经济的

11、结构和模式造成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我们必须要增强全社会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让低碳经济成为发展国际金融贸易的桥梁,让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市场金融结构的变革和创新。(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要加强国际间低碳经济的交易与合作,要积极地增进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对于国际上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模式要借鉴,要利用信息全球化这个广大的平台,为低碳金融经济的发展带来契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全球国家和人们的责任,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成为全球国家和人们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建设绿色和谐的家园是我们在发展人类经济的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

12、任。(四) 培养低碳金融创新的人才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缺乏技术型的人才,而且在技术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标,环保方面的人才又缺乏针对性,因此建设一批具有低碳经济头脑的人才是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的重点。低碳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高等学院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争培养现代化、专业化、高水平的金融人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该注重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与构建。总结:本文主要从我国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的现状、低碳金融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三大方面来简要探讨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总的来讲,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13、,它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大众的共同努力。在此也希望有更多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 李布.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03) 2 陈柳钦. 新世纪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动向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3 陈柳钦. 低碳经济:国外发展的动向及中国的选择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6) 4 成万牍. 我国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J. 经济, 2008(06) 5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