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64746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中班第二学期)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一)观察地点:中一班午睡室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一直睡不着的孩子。针对晨晨这种情况,我对她 做了如下观察:观察 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晨晨还没 睡着。观察 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

2、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 声:“晨晨掐我!”原来又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观察分析: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教育策略: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俗话说得好: “一口吃不成胖子。 ” 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 “循序渐进 ”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

3、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 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 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二)孩子们正在安静的操作数字游戏。忽听 “嬉 ” 说笑的声

4、音传开了。放眼望去。又是段阳阳! “段阳阳! ” 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看者我低头开始 操作了。但不一会儿他又动这个小朋友。逗哪个小朋友笑了个案分析:段阳阳是个胖乎乎、个头较高的小男孩。入园以来姨奶奶就告诉我们老师。孩子生下没几个月妈妈就丢下他走了。因为爸爸和奶奶工作忙他一直由姨奶奶带者缺少母爱的段阳阳感情非常细腻。也很脆弱。他很善良。也很有礼貌。懂事的他会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周围的人。但在集体生活中他的自制力较差。集体活动中做小动作。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动作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对与这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既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有一颗细腻的母爱之

5、心去鼓励安抚他娇嫩敏感的心。一面又要有老 师的理智去发现引导他改正不足。教育措施:1)与经常照顾他的姨奶奶沟通建议在家里作为成人尽量少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缺憾。不要让孩子娇嫩的心中留下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自己很可怜的感觉。因为母亲对他来言是不存在记忆的、更多的信息还是来自于自己周围成人的暗示。更何况家中爱他、关心他的人也很多。有时候可以通过故事等引导他知道虽然妈妈离开了自己。但现在有奶奶、爸爸、姨爷爷姨奶奶、姑姑等许多人也在爱他、关心他所以其实他也很 幸福。应该听他们的话。努力做个好孩子。2)在园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生活中像一位妈妈一样引导他、关心他。也要保持老师的理智。发现引导他改进不

6、足。促进他各方面健康的发展。如生活中多一点安抚、也不妨对他的进步以亲亲额头、脸蛋 予以鼓励。对他的错误也应该认真、严肃指出。3)特别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如亲子活动中。老师可适当顾及他的情绪与他多结伴。或充当妈妈角色带他参与游戏。以避免孩子心中的敏感伤心。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表(三)5 岁的洋洋,经常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可好多次其实都不是真的,比如:有一次他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就说肚子痛,要妈妈来接他回家,可回到家后活蹦乱跳的,哪里有什么肚子痛前一段时间,在幼儿园里练习拍皮球,他突然蹲下了,说自己的腿痛,吓得老师赶紧抱着他去了医务室,结果到了那里,他说 好了昨天晚上,妈妈忙着准-完整版学习

7、资料分享-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备明天工作的材料,他非缠着妈妈陪他,说自己头很痛,睡不着 虽然家长和老师也知道洋洋很多时候可能是在 装病 ,但因为洋洋的体质确实比较弱,容易生病,所以家里人和老师也就挺照顾他的,谁知道哪次是真的、哪次是假的。可 装病 毕竟不是件好事,怎么做才能让洋洋 改掉装病的毛病呢?洋洋真是很聪明,让家长和老师在难分真假的情况下,不断地满足着自己。但要区分洋洋是真不舒服,还是假不舒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谈应对办法之前,还是先来简单地分析一下洋洋的心理与行为 吧-分析装病首先要说明的是,洋洋肯定不是天生就会装病,这一行为必定是在洋洋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8、而一个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行为, 一般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一、需求,也就是内在的驱动力。一个后天的行为不会白白产生, 一定反映了某个内在的需求二、偶然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该行为让需求得到了意外的实现三、多次的成功经验,使行为得到巩固。如果尝试一个行为,连续多次都能得到好的回应,那么这个行为就将被定格下来,成为我们寻求需求满足的手段或者途径反之,如果一个行为多次尝试都得到了消极的结果,那么就很可能被淘汰掉。可见,洋洋之所以反复装病,肯定是装病多次(或者总是)让他的愿望得以满足而如果不装病,可能有些愿望就不能满足了,比如:如果不说肚子痛,妈妈就不会接他回家了,而他只能乖乖地在幼儿园睡觉了如果不说

9、腿痛,老师可能还会让他继续-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WORD 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练习拍皮球吧。概括起来,就明白了洋洋装病的行为轨迹:其一,在洋洋真的 不舒服的时候,家长 ( 可能尤其是妈妈 ) 和老师特别关心洋洋,而且特别容易满足洋洋尤其是那些平时不能实现的愿望,生病的时候都可能实现了。比如:平常妈妈都让洋洋自己先睡觉,可洋洋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陪在洋洋身边哄他睡觉平时妈妈一般都要等幼儿园放学了才来接洋洋,可洋洋不舒服的时候,妈妈会很早就来接洋洋了平时老师对小朋友都差不多,但如果哪个小朋友生病了,老师会特殊 给以关照其二,多次真不舒服以后,让洋洋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只要我不舒服,妈妈就能满足我。如果妈妈偶然的失去原则,洋洋是不会有这个印象的,或者说顶多是个模糊的感觉,但多次的经验却很容易让 洋洋形成这一观念。其三,洋洋某一次想 破例行事,于是尝试了假不舒服,结果妈 妈或者他人真的上当了,洋洋如愿以偿。其四,洋洋经过几次尝试,发现 假不舒服 确实是个控制妈妈或他人的好办法,确实是个可以满足自己愿望的好办法,于是 装病 的行 为形成了。-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