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64456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一、德育特点化学学科是在分子、原子的关系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究物质体系内各微观粒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改造或创造物质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应 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物质世界组成与变化的基本认 识,掌握独特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伦 理观念与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会遵守科学规范并养成良 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二、德育范畴(一)科学世界观物种繁衍、化学科学用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独特视角看待物质世 界

2、。在对物质与原子、分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等实验的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认识 物质世界的根本特征,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作用、 变化发展”的规律与条件,建构科学的分析范式,准确有效 地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条件,控制变化的路径与进 程,把握变化的规律与结果,科学认识生命起源、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物质不灭等客观规律,学会正确处理 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和理解维护个体生命 健康、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意义,树立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科学世界观。1. 化学科学基于实验证据揭示了自然界数千万种物质 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 的,每一种元素都是原子核

3、内具有相同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在一般的自然条件和 人工条件下, 元素 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自然界发生的物质变化和人类用化学方 法 促发的物质变化, 所能改变的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 所以 在自然界物质是不灭的。 这给中学生科学分析物质、 正确看 待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奠定了认识基础。2. 化学科学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物质的独特视角, 由于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 作用的差异,我们不仅要认识物质外在的宏观属性,还要探 究其内在的微观本质,不同的宏观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与功 能,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从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来推 知其宏观属性,这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知微 见著

4、的科学思维习 惯。3. 化学科学揭示出的宏观物质的属性、功能与其微观组 成与结构的必然联系,变革物质需要破坏微观粒子旧结构的 相互作用、构建起新结构的相互作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新物 质的生成和能量的变 化都源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等 规律,不仅给学生指明了认识、应用和改造 物质的思路, 还 为学生解决自然与社会中的其他问题提供了方法借鉴, 帮助 学生 建构物质体系内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的基本观念,用系统的、 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自然 与社会中其他事物,从而更准确有效地找到事 物发展变化的 原因与条件,控制变化的路径与进程,把握变化的规律与结 果。二)科学伦理 化学科学不仅

5、可以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资源匮乏问 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可以给人类文明发展造成巨大危 害甚至是灾难。中学生应了解化学应用 的双面性,掌握化学 学科对个体生命健康发展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提高建设社 会 和改进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与技能,减少化学对个体生命、 人类社会、自然 环境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坚守良知和道德底 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意 识。1 . 认同化学科学对个体生命健康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 用。2 . 认识到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化学科学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 也可以给人类造成灾难。 因此,要坚守 做人良知和道德底线, 增强社会

6、责任感和伦理道德意识,在 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由 理智、科学的思 考和判断,努力成长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公民。3 . 初步认识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能够从物质循环、能 量转化的化学原理 角度理解维护个体生命健康、维持生物多 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意义,树 立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观念。(三)科学精神化学科学十分注重实证和理性思维。通过揭示物质变化 的基本规律和内 在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 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养 成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 尊重事实的求是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 拓的创 新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1. 意

7、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 的。保持和增强对 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主动把化学学习兴趣从对物质 变化的好奇转移到深入 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内在的化学原理上来。逐步 养成 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自觉运用科学原理和客观 规律做事的求 真意识和科学品质。2 . 认识到实验事实对于验证假说、 证实猜想、发现规律、 得由结论等理性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养成耐心细致观察、如 实记录信息数据、 反对弄虚作假的实验习惯和依靠事实说 话、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品质。树立尊 重事实、相信事实、 依靠事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证意识。3 . 认识到提由新问题、想由新思路、

8、找到新办法、发现 新规律等创新活 动是提高科学认识水平、推动科学不断发展 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实验探究和问 题解决活动中不断增强问 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满足于现有的理论和问题解决 的方 法,敢于根据事实和独立思考探索新规律、新方法,形成不 迷信权威,敢 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四)良好行为习惯 实验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科学探 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主要途径。 实验前,需要通过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实 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等,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实验 过程中,需要遵守实验纪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 地记录观察结果,与他人分工合作,

9、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实 验结束后,需要清洗、整理实验仪器,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反思,完成实验报告。通过 实验预习、实验准备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学习活动,使学 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养成遵规守纪、注重安全的行 为习惯,形成合作、分享、交流的团队意识与互助共赢的科 学研究习惯,最终 形成实事求是、耐心细致、严谨务实的良 好品质。1. 通过实验预习、实验准备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学习活动,学生认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事先科学统筹活动任务中各种要素间的关系, 合理规划实验活动的步骤 与方法,周密思考规避各种意外风险的措施,才能顺 利达成 实验的目的。养成根据活动要素

10、规划活动进程、统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按预定计划做事的工作习惯。2 .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的有效开展,认识到遵守实验规则和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增强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为人处世过程中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养成遵规守纪、注重安全的行为习惯。3. 通过在分组实验中的分工合作和对实验观察结果的 分享交流,认识 到科学研究既需要独立思考又离不开群策群 力、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学习中的 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协 作、互助共赢的科学研究习惯。4.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收集、加工、处 理,认识到事 实和证据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 是、耐心细致、严谨务实的行为 习惯。

11、三、实施建议德育范畴教学内容活动建议科学世界观1. 常见的兀素化合物碳、氧、氯、氮、硫、硅、 钠、铝、铁、铜等常见单质及其 重要化合物。(2)烷、烯、快、芳香姓;、卤代 姓、醇、酚、醛、竣酸、酯等 常 见有机化合物。2.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兀素;原子结构;核外电 子 排布。(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 系;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及其性 质递变规律。3.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4.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1. 实验探究:蜡烛中存在碳、氢元 的实验证据。2. 调查交流:碳(氮)元素在自然 如何循环的。3. 调查讨论:一粒种子长成大树的 程中,是如何与周边环境进行物 能量父换的。4.

12、 交流讨论:俗话说“万义不离具 宗,试从化学角度谈谈你的看法5. 交流讨论:从化学视角分析水 油点石成金的荒谬之处。6. 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化学变化在 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初 识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素界是过 质和变生 步认变化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德育范畴教学内容活动建议科学世界观5.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的 化学变化。6.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 生 化反应。7. 碳、氮、氧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8.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的条件。活化能的涵义及 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9.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影响平衡移 动的因素。10. 氧气、二氧化碳、氨气、乙酸 乙酯的实验室制法。11

13、. 化学键的涵义;离子键、共价 键的形成。1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 始 变与嫡义对化学反应方向的 影 响。7.交流讨论:如何看待你体内可 能 含有数千万年前恐龙身上的某个 原 子”&设计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 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还释放热 量, 并对热量来源做出解释。9. 调查交流:家庭使用煤气、液化 石 油气、煤等的热能利用率,提出 高能 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10. 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贴”的构造和发热原理。11. 交流讨论:试从物质循环、变化 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说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释放的能量归根结底是 来源于太阳能科学伦理1.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

14、)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 气 的综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2) 矿物及海水资源的综合利 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 应用。(3)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 用。2. 化学与健康(1) 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和微 里儿亲。(2) 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油 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 盐。(3)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1. 查阅资料或走访调查杲些生活用品,如食品、衣服、工具的生产过 程, 了解这些产品经历了怎样的化 学加 工,体会人类应用物质、改造 物质的 智慧。2. 查阅肩关氯碱工业发展的资料, 讨 论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所起的 作用。3. 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元素、 放 射性同位素在能源、

15、农业、医疗、 考 古等领域的作用。4. 讨论:合成氨、药物合成、合成 材 料、食品添加剂对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 的影响。德育范畴教学内容活动建议3.化学匕工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1)工业合成氨。5.参观本地污水处理设施,了解其原(2)氯碱工业、硅酸盐工业。理、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3)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6.辩论: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是利科学伦理节剂。多还是弊多(4)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及原理。7.查阅资料: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5)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防治原术、材料科学、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理和方法。用。(6)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1.化学科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 的 重大发现或经典理论学说提出的科1.查阅资料:氧元素发现的历史及其丿、学史事。启示。2.物质燃烧从燃素学说到氧化学2.观察:粗细/、同的两根铁丝在氧 气说的发展进程。中燃烧,现象是否一样记录观察到的3.原子结构认识发展的曲折历程。现象并与同学交流。科学精神4.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3.实验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最终 得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