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60476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余数的除法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余数的除法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余数的除法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有余数的除法课题摘要学科数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单元第六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余数不为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研究的内容。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密切关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相应地,具体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

2、并且将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呈现在黑板上。作用有四点:一是承上启下。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按要求用小棒摆图形时,自然地会关注摆几个图形,但不会特别关注还剩几根小棒,而这正是本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二是便于操作。题目清晰、简洁,学具简单,利于准备和操作;三是激发兴趣。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剩余情况,会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剩的不一样?”“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出来?”等,产生探究的愿望,同时体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四是作好铺垫。图中呈现的几种摆法为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供示范,积累活动经验。2.学情分析 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是商还是求余数学

3、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为此,引出本节课的重难点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 激趣引入每一学习小组11根小棒,第一组摆三角形,第二组摆正方形,第三组摆五边形。第四组选自己喜欢的摆。 每组派带表说一说摆的结果。二、 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把6个梨,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2、有7个梨,每2个摆一盘,可以怎么摆?3、比较异同4、有余数的除法横式的写法。课件辅助教学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投影展示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