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59871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升高一数学教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2) 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课文说“我们一般用花括号表示集合”,也就是赋予了符号“”新的含义:表示“所有的”、“全部的”,具有共同特征的研究对象都在大括号内。注意:正数表示所有大于0的实数组成的集合。这种表示是正确的。但是所有的正数这种表示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已经包含“所有的”含义。(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

2、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A;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符号和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aA与aA取决于a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两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成立。(4)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5)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6) 集合的表示方法: 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使用此方法时注意叙述清楚。如:大于1且小于10的偶数构成的集合注意: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不要出现花括号。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注意元素不能重复且元素之间用分隔号“,”

3、。如:所有正奇数的集合为1,3,5,7,9, 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它的一般形式是xI|P(x),其中“x”是集合中元素的代表形式,它的范围是I;“P(x)”是集合中元素x的共同特征,竖线不可省略。如不等式2x-51的解集可表示为x|x 3或xR|2 x -51或x|2 x -51 韦恩(Venn)图法:为了形象地表示集合,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整体。 区间法:(将会在后面的“1.2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中学习到。)(7) 特殊集合的表示:对于一些常用的数集,我们指定一些大写的拉丁字母专门表示这些集合: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4、)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者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例1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1)著名数学家;(2)月成辅导学校所有高个子同学;(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4)的近似值的全体;(5)不超过10的非负数。例2用符号或填空:(1); (2);(3)。例3按要求分别表示下面的集合:(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0,2,4,6,8,;(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30的正约数;(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正偶数集”;(4)用描述法表示集合2,-4,6,-8,98,-100;(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y)|x+y=3,xN,yN。例4下面三个集合:;。(1)它们是不

5、是相同的集合?(2)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例5由实数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元素的个数为()A.2B.3C.4D.5例6已知集合M=-2,若2M,求x。例7若,求实数的值。例8设集合A=1,B=,且A=B,求实数。例9已知集合S=a,b,c中三个元素分别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例10已知集合,其中为常数且R。(1) 若集合A是空集,求的范围;(2) 若集合A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值;(3) 若集合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的范围。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

6、们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说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注意:当A不是B的子集是记作AB(或BA);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通常记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子集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那么AC。(2) 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同时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可知: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且BA成立即可。(3) 真子集:如果AB,且AB,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注意:

7、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 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真子集;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非空真集。例11已知集合A1,3,21, B3,。若,求实数的值。例12已知集合,集合,若QP,求的值。例13已知集合,且,求取值范围。例14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集合相等的有();A. B. C. D. 例15已知集合M满足1,2M1,2,3,4,5,满足条件的集合M有多少个?写出所有的满足条件的集合M。例16设集合M=,集合N=,则M与N的关系是()A.M=NB.MNC. MND.MN例17已知A=,B=,且AB,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并

8、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用Venn图表示并集如下: BAA(2) 交集: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用Venn图表示交集如下: A B(3) 交集与并集的运算性质:;。(4)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5)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用Venn图表

9、示交集如下:(6) 补集与交集、并集的性质反演律:;。例18 设U=三角形,M=直角三角形,N=等腰三角形,则MN= MN= CUM= CUN= CU(MN)= 例19 设集合例20 设集合A=x,集合B=x,若已知AB=2,3,5,则集合A、B分别为( )A3,5、2,3 B2,3、3,5 C2,5、3,5 D3,5、2,5例21已知全集,求。例22已知集合,若已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例23 设A=x,其中xR,如果AB=B,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24已知。例25已知集合例26设全集。已知,求集合A和集合B。例27 若M=,N=Z,则MN等于( )A B C0 DZ例28已知集合 的值或取值

10、范围。例29定义AB=x|xA,且xB,若M=1,2,3,4,5,N=2,4,8,则NM= 。例30某班50个学生中,参加数学竞赛的25个,参加化学竞赛的32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化学竞赛的人数最多是几人?最少又是几人?1.2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法(1) 函数的定义:传统定义: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在某一个范围内的任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的y值与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y叫因变量。现代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11、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 映射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关系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a对应到集合B中的元素b,那么其中集合B中的元素b是集合A中元素a对应的“象”;b是a的“原象”。由映射和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它要求A、B非空且皆为数集。对应有以下几种形式:

12、9413-32-21-1304560901-12-23-3149123123456开平方求正弦求平方乘以2 (1) (2) (3) (4)其中:一对多(如)、多对一(如)、一对一(如、)总结:根据映射的定义知“一对多”(如)不是映射;A中每一个元素都有象;B中每一个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不一定只一个原象;A中每一个元素的象唯一。(3) 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它是构成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标明定义域,则认为定义域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或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但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定义域要受实际意义的制约。如:的定义域是非负实数;圆半径R与面积S的函数关系

13、的定义域为正数;的定义域是非零实数注: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常见类型 当f(x)为整式时,定义域为; 当f(x)为分式时,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的x的集合; 当f(x)为二次根式时,定义域为使被开方式非负的x的集合; 当f(x)是由几个式子组成时,定义域是使得各个式子都有意义的x的值的集合。(4) 函数的对应法则:对应关系f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y=f(x)的意义是:y就是x在关系到f下的对应值,而f是“对应”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如:f(x)=3x+5,f表示自变量的3倍加上5。(5) 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自变量在定义于内取值时相应的函数值的集合。(6) 求函数的值域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求函数值域例31求下列函数值域:(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