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59378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期末复习知识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地震 震级 烈度-三者定义与关系 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称构造地震,简称地震。震级-是反映其次地震大小的一种定量指标,即指地震时本身产生的能量大小,用符号M表示。地震烈度-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关系:烈度I,震级M和震中距R的关系为I=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指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指该地区普遍分布的地基土质条件及一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可能遭遇超越程率为10%的地震烈度。设防烈度:在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是采用基本烈度。超越程率为10%。众值烈度:在概率密度

2、曲线上表示为峰值对应的烈度称众值烈度。超越程率为63.2%。罕遇烈度:在概率密度曲线上超越概率23%的烈度。2、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目标、依据1)分类:特殊设防类,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 地震时可能发生 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 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或是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乙类。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称为丙类。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2)标准: 地震作用计算; 抗震承载力计算 抗震措施(1)地震作用计算甲类建筑按地震安全性评估结果确定;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乙类建筑应符合要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2)抗震承载力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扭转地震作用计算(3)抗震措施:甲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要求。乙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震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

4、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会降低。3)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4)抗震设防的依据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震动参数,对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可采用小区划给出的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定义: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

5、加速度设计值。b设计特征周期根据规范,将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名为“设计特征周期”,对II类场地,第一、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取为0.35s、 0.40s、 0.45s。c设计地震分组 规范将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植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分为三组。3、抗震设计包括慨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平面,立面简单,对称,尽可能使质量中心而刚度中心重合否则将产生扭转,和薄弱层。a平面不规则类型: 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

6、连续。b竖向不规则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c.建筑结构不规则程度的区分:不规则:指的是超过表格4-3,4-4中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特别不规则:指的是多项超过表格4-3,4-4中不规则指标三个或三个以上;下表所列的一项不规则(规范268);或表格4-3,4-4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下表所列的不规则指标。严重不规则:指的是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规范条上限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2)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3)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参数设计:1地震作用计算。2构件强度验算。3结构变

7、形验算。掌握抗震要领设计,有的于明确抗震设计思路、灵活、恰当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合理进行抗震设计。第二章1、场地、场地土类别划分:1)、建筑场地类别概括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分为四类: 2)、土的类型,再利用土层剪切波速分四类;3)、自振周期(卓越周期)。4)场地条件的建筑物震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场地土的刚性(坚硬密实程度)大小 b场地覆盖土层厚度20米2、地基验算:A、天然地基:1)验算内容:对地基而言,应同时满足地基变形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但地震作用下,地基变形十分复杂,目前没有这方面定量指标,所以现行规范规定:对地基只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对地基不进行变形验算通过构造满足。2)地基基

8、础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a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层上;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桩基;c地基有软弱粘性土,可液化土,新近填上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学,整体性和刚性;c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基础类型,在抗震验算时应尽量考虑结构,基础和地基学相互影响。 3)、承载力验算方法:“拟静力法” 抗震容许承载力采用在静力设计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大于1.0的系数加以调整。原因:a地震是偶发事件,是特殊荷载,因而地基抗震承载力安全系数可比静载降低;b地震是有限次数个等幅的随机荷数,多数情况在有限次数动荷载下强度较静载下稍高。B桩基1)、桩基不需进行验算的

9、范围:具体规定与天然地基不验算范围基本相同,区别是:对于7度和8度时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和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也可不验算桩基。2)、单桩抗震承载力调整1非液化土中桩基1)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2存在液化土层的桩基1)主震时:考虑全部地震作用,桩承载力计算可按非液化土考虑,但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应 。2)余震时:桩承载力仍按非抗震提高25%,但应扣除液化土层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以下2m的摩阻力。3、液化1)机理:2)判定:初判、细判3)液化评价4)抗液化措施第三章一、基本计算理论:A、水平

10、地震作用1)振型分解法:地震影响系数,T曲线: 振型参与系数 2)底部剪力法适用范围和基本思路:规范规定:对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40m,并且以剪切变形为主房屋高宽比小于4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3)Fi计算公式的修正 4)特殊修正;a突出屋面附属结构地震内力的调整b长周期结构地震内力的调整 c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地震内力的调整B、水平地震作用扭转计算发生扭转振动的原因有:一是地面运动存在转动分量,或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其二是结构本身存在偏心,即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相重合。震害表明:扭转作用会加重结构的破坏,在基础情况下将成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

11、。计算时各楼层采用二个自由度:x、y方面水平位移和转角。C、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规范规定:对于然度为8度和9度时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高耸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反应谱-高层建筑和高耸结静力法长悬臂结构及其它大跨度结构二、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考虑项目1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2有斜交的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宜分别考虑各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48度、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高耸结构,9度时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三、各类

12、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方向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2)除上述结构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超过P101表311所建的高层建筑,宜用时程分析法补充验算。四、 结构抗震验算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思想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经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截面抗震承哉力,以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1)截面抗震验算:2)抗震变形验算:a、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b、罕

13、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确定薄弱层力位置以计算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规范规定:当结构薄弱层(部位)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相邻层(部位)该系数平均值为0.8。即:标准层。 顶层 均匀 底层。c薄弱层位置可按下列情况确定)楼层y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底层。)楼层y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可取该率数最小楼层。)单层工业厂房,可取上柱。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可分两大部分:一为抗震承载力验算,对构件及整体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较核。二是采取抗震结构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必要的连接和整体性。一、抗震概念设计: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值多层的砌体房屋高宽比限值防震缝的设置

14、结构造型和布置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方案。 2)纵横墙应对称布置 3)楼梯间不直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拐角处 4)设置烟囱、风道、垃圾道时,不应削弱墙体。 5)不宜采用无锚固的予制挑檐。横墙间距的限制。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二、地震作用计算1)水平地震作用应在建筑物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验算;垂直地震作用仅对高耸,大跨度结构加以考虑,多层砌体不要求;地震扭转作用不作计算,仅在建筑平、立面布置时加以注意。 2) 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1Ge 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如女儿墙、烟囱等建筑,其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3。三、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取决于楼盖水平刚度及墙体的侧移刚度 1)横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 刚性楼盖现浇或装配整体式楼盖: 柔性楼盖木楼盖:; 中等刚度楼盖装配式楼盖:。2)纵向楼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