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56948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二)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卷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块不纯的铁片5.6g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了0.2g气体,则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A铝和锌 B镁和锌 C镁和铜 D锌和铜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3要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选用下列哪组试剂进行实验 ( )AZnSO4溶液、Ag、CuSO4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稀H2SO4 DZn、C

2、uSO4溶液、Ag4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有关量的关系图像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5金属和酸溶液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MgCl2 BCuCl2 CAl2(SO4)3 DZnSO46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_。(2)已知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用符号表示)。(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

3、程式表示)。(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写字母序号)。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Ag+和Cu2+7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1)从右图是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KCl27.631.034.037.040.042.645.54

4、8.3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KNO3和KCl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采用任意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可采用升温或加水的方法(3)从下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热性的是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4)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 (要求一种方法即可)。(5)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5、,某同学将带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并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小明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待充分反应后,滤液呈浅绿色。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 B.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 、CuSO4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8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2)已知C

6、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0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04=CoS0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9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 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0 g稀硫酸。剩余固体3.5 g。(1) 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5.6g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

7、0.2g氢气;如果杂质是铝和锌,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5.6g铝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0.62g氢气,5.6g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0.17g氢气,5.6g铝、锌分别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个大于0.2g,一个小于0.2g,所以铁中可能含有铝和锌;以此类推,铁中可能含有镁和锌;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5.6g镁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铁中可能含有镁和铜;5.6g锌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能够生成0.17g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当铁中含有锌和铜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小于0.2g;综上所述,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锌和铜。故选:D考点:金属的化

8、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本题计算的临界点是5.6g,以5.6g进行计算便可推知铁片中含有杂质的组成情况。2B【解析】Fe+CuSO4=FeSO4+Cu ,故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3D【解析】试题分析:A 银不和硫酸锌、硫酸铜反应,无法判断;B 铜和银都不和硫酸锌反应;C 无法判断银的活动性顺序;D 锌可以和硫酸铜反应将铜置换出来,而银不可以,所以可以用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4CD【解析】试题分析:A 反应生成的

9、氢气从零开始,且酸足量,金属质量相同,镁产生的氢气较多,因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单位质量所含原子个数较多,A正确;B 单位质量的镁消耗的盐酸较多,所以铁单质先消耗完,但消耗速度是不同的,B错误;C 镁最终产生的氢气较多,铁较少,镁先反应完;D 镁和铁产生的氢气不可能一样多。考点:活泼金属和酸的反应点评:关于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和现象属于中考的热点,可以在选择题和大题中出现,注意仔细审题。5B【解析】试题分析:A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 铜和酸不反应,无法生成氯化铜;C 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D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考点:金属和酸的反应点评:关于常见

10、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方程式和现象属于中考的热点,可以在选择题和大题中出现,注意仔细审题。6(1)点燃=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或放入一层细沙()=(分)()高温=(分)高温=(条件写“点燃”不得分,化学方程式顺序颠倒不扣分)()【解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2O2点燃=Fe3O4;为了防止反应过程中集气瓶炸裂,需要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铁与氯化铁反应、铁锈和盐酸的反应没有单质生成,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FeCl2+H2;由于铁有剩余,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氢离子和铁离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

11、是;(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7(1)2H2O 通电 2H2+O2 (2) KNO3 A、 D (3)A (4)氧气和水 擦干或涂油 (5)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 + 2HCl = FeCl2 + H2(6) A D【解析】试题分析:(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如表格所示,该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63.9g,也就是该温度下一百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63.9g,有图可知乙物质是全部溶解所以乙物质是熊酸钾,采用升温或者加水的方法均可以使两溶液达到不饱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溶液质量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大;(3)铁锅可以用来做饭

12、是利用了其可移导热的物理性质;(4)铁生锈是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的过程,防止其生锈可以保持表面干燥,涂油等;(5)有气泡冒出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的反应,溶液变为黄色是三氧化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过程;(6)溶液中一定有最活泼金属的盐,不溶物中一定有最不活泼金属的单质,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有亚铁离子剩余,所以硫酸铜已经没有剩余,所以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考点:化学与生活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8(1)CoO;Co

13、2O3;(2)CoCl26H2O = CoCl2 + 6H2O;(3)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解析】试题分析:(1)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两种氧化物中钴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其化学式分别是CoO;Co2O3;(2)烘烤时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反应物为CoCl26H2O,生成物为CoCl2,方程为CoCl26H2O = CoCl2 + 6H2O;(3)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考点:金属钴的化学性质点评:这种题目属于常考题型,中考出现频率较高,但是难度较低,注意平时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总结。9(1)35.0% (2) 0.2g【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反应剩余固体3.5g即为铜的质量,故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g/10.0g 100%=35.0% ;(2)混合物中锌粉的质量为10.0g-3.5g=6.5g设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Zn+H2SO4=ZnSO4+H226.5g x解得x=0.2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根据金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