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5605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3.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市智慧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41.1.项目建设背景41.2.XX市卫生信息化现状51.3.项目建设的迫切性61.4.建设目标71.4.1.总体建设目标71.4.2.分期建设目标81.5.总体建设原则91.6.研究编制依据111.6.1.标准规范体系管理111.6.2.遵循与参考的规范与标准131.6.3.标准建设原则15第二章 需求分析162.1.核心建设要求162.2.总体需求162.2.1.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162.2.2.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需要162.2.3.基层卫生机构业务发展的需要172.2.4.加强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的需要17第三章 总体设计

2、183.1.设计原则183.2.总体架构设计203.2.1.平台总体架构213.2.2.平台 = 服务 + 数据243.3.网络基础设计313.3.1.网络建设框架313.3.2.网络建设内容313.3.3.网络组网设计323.4.技术路线设计333.4.1.体系架构333.4.2.数据库系统423.4.3.服务器503.4.4.客户端583.5.数据交换设计583.5.1.数据交换的总体设计593.5.2.数据交换关键技术603.6.安全体系设计603.6.1.物理安全613.6.2.网络安全613.6.3.系统安全613.6.4.应用安全623.6.5.安全管理63第四章 应用系统升级65

3、4.1.卫生综合管理平台(第一期)654.1.1.注册服务654.1.2.健康档案存储服务664.1.3.全程健康档案服务674.1.4.信息接口服务674.1.5.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数据交换674.1.6.健康档案浏览器684.1.7.卫生综合管理684.2.业务系统升级684.2.1.基本医疗(第一期)684.2.2.卫生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第一期)774.2.3.区域LIS系统(第二期)784.2.4.区域PACS系统(第二期)814.2.5.区域临床路径系统(第二期)84第五章 投资预算865.1.第一期(软件+硬件)865.2.第二期(软件+硬件)88第六章 效益分析926.1.提高

4、医疗服务质量926.2.节省患者支出,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926.3.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926.4.有效合理的利用医疗卫生资源936.5.促进卫生事业改革936.6.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946.7.节能效益分析94第七章 风险分析957.1.风险评估957.2.风险防范对策95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党中央、国务院将信息化工作提升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卫生领域则要求统筹规划电子病历应用发展,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

5、协同,满足医疗体制改革的要 求。 2010年2月1 1日由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2010年7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上海市调研卫生信息化工作,总结了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化的五个亮点:一是系统成本较低,且具有明确的公益性导向;二是看到了中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未来主战场的目标、任务、路径,以及将产生的巨大的健康效益;三是这套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用于实施收支两条线后的定性、定量的绩效考评,把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带给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认同;四是这个系统为全国的卫生系统管理产生了指导作用;五是社区和大医院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看到了大医院改革的方向。 2011年1月,卫生部印发的2011年卫生工作要点通知中明确指出“按照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为切入点,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组织实施中央支持地方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区域信息化建设试点。”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7、”列为“八大支柱”之一,明确了“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提出了“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建立和完善国家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

8、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和建立基本药物供求监管信息系统等具体任务。1.2. XX市卫生信息化现状XX市位于XX省XX市。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7万。XX市卫生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应用和探索,取得的经验与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初步实现了新农合、医院HIS、公共卫生、药品监管的“四网合一”,在XX全市范围内消灭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被誉为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XX模式”,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评价。第二、 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各部门普遍认识到了信息化对卫生工作开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比较强烈的需求;第三、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

9、设和应用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卫生系统信息技术知识或常识逐步得到普及;第四、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服务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五、 卫生系统多数单位和部门开展了本业务范围的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了一批应用系统和运行环境,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着医疗卫生业务的迅猛发展,XX市目前使用的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应用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的系统还是09年进行建设,多年未进行升级,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应用,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LIS以及PACS等系统都未使用,严重的制约了医院业务

10、的开展和发展;第二、 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建设普遍薄弱:如医政、应急办、基层卫生、卫生监督、科教、疾病控制和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等部门,他们无法及时获取下级或相关机构的业务动态数据,限制管理水平提升,加大管理成本;第三、 标准建设滞后于应用建设:卫生信息标准和卫生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比较滞后,导致数据没法相互直接利用,业务协同体系难以顺畅运转。1.3. 项目建设的迫切性以国家“新医改”及 “十二五”区域卫生发展战略与规划为方针,根据XX市实际业务情况,拟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辅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优化卫生监督管理流程,整合区域内有限的医疗资源,均衡协同发展;通过升级医

11、院信息系统,增加医生工作站以及电子病历子系统,进一步的深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满足医院业务的发展需要;透过网络和软件技术,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的监督管理、行政绩效等上一个新台阶,落实国家及省厅相关惠民政策,使百姓得方便、得实惠。其次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医患关系,真正做了事前控制,事中监督,有据可查,切实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造福广大百姓。规划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信息平台,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药监系统等多个系统整合,辐射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卫生管理政务信息、卫生监督信息、疾病控制信息、妇幼保健信息、慢性病管理信息、医院综合信息、社区健康档案信息等综

12、合的区域卫生信息服务网络。XX市区域卫生信息化以“面向业务管理,引深服务”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观点,实现“XX市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管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综合服务功能;从业务角度看,综合服务体现在服务于医疗卫生、服务于公共卫生、服务于药品监管、服务于综合管理;从项目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充分体现了“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的理念;为了保障民生工程的落实,强化了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重点突出了基层服务机构和居民的要求,体现了“面向管理者、服务者和消费者”多方需求。基于以上,以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基础切入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要求,对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转变卫生服务模式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13、有效防范医疗风险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卫生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抓紧建设卫生信息系统这一推进卫生改革事业的基础工程,迫在眉捷。1.4. 建设目标1.4.1. 总体建设目标建立XX市卫生数据中心和卫生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各级医疗机构连入市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数据综合利用,借助共享的病人电子健康记录,检验报告与影像报告,缩短病人诊治时间并提高诊疗效率,提高疾病诊治水平;同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实时监督和管理下属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为改善地区内的居民健康状况和促进XX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a) 在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升级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院

14、长查询(公共卫生)以及医保接口等功能;b) 在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以辖区内医保卡、身份证作为统一的归档索引;c) 实现各医疗机构间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使医护人员可以跨院调阅病人在全市各卫生机构的就诊记录与病人健康档案资料,包括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用药记录等,为彻底解决重复检查、数据重复录入等问题奠定基础;d) 将各医疗机构业务处理系统中社区的相关信息,上传到卫生局信息交换平台后,就可将居民在所有医院、卫生院、社区发生的所有医疗保健事件的结果信息(即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完整地收集并集中存贮和利用,建立起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就诊记录(含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用药记录)、健康体检记录

15、、社区保健、免疫等方面的全面健康档案,为卫生管理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同时实现电子化的“双向转诊”制度;e) 利用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收集全区医疗机构有关收入、诊疗等方面的数据,将他们汇总、统计、分析,并将结果以报表方式展现给领导,为领导决策、地区性的疾病流行状态、超高费用监控、用药监控等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4.2. 分期建设目标第一期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核心,以支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为重点,建设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系统,升级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实现部分综合卫生管理功能。第二期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建设区域检验(LIS)、区域影像(PACS)以及区域临床路径等系统,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区内相关部门、市卫生局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1.5. 总体建设原则本项目是XX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