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54271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摘要】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是显著的。本文在论述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和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以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关键词】同伴关系 社会化 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手段主要是应用社会测量学技术来评定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对于同伴拒绝指标高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的实施帮助其掌握与同伴交往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进其同伴关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影响方面的

2、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进一步探讨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以期发现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以及早年的同伴关系对其成年社会生活的影响,倡导将儿童的同伴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以防止儿童产生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一、同伴关系和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同伴经历是同伴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所谓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

3、规范,学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生长发展的。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理想和信念都是通过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仅次于亲子关系。大量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后的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这种同伴社交行为在以后几年里一直贯穿于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绝对必需的。 二、同伴关系对儿童杜会化的作用机制 (一)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等人认为

4、人的许多行为都是以社会为中介,通过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的。儿童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儿童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参与社会生活和观察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越来越多地掌握了他所处的群体中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的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策略”。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金字塔”式分成了五个层次,认为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而同伴之间的交往恰好满足了儿童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恰好能使儿童激起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三)勒温的“场”论:一个“场”就是一种动力的整体,或

5、者说是一种关系和系统,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换句话说、任何事件的变化都不是孤立作用的结果,而是与周围的事件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同伴群体对于个人就像一个心理场,任何个体的变化都离不开其他个体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三、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一)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同伴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探刻的影响。 1.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 “自我中心”是

6、个体在婴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随着儿童的心理发展逐渐减弱或消失。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成为家中众星捧月的对象,其“自我中心”倾向也随之加重。如果儿童主动寻求与同伴交往,与同伴在一起的游戏、活动日益频繁,他便会逐渐了解到其他孩子所拥有的权利,并借助于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随着交往经验的积累,儿童还能逐渐了解群体交往中的规则,产生与同伴交往所需的合作、共享、谦让、同情、助人、宽容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日本幼儿教育专家山下俊郎在其独生子女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在同别的儿童的交往中开始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出各种

7、各样的道德品性的。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这一类品性,不是靠成人的说教,而是靠儿童在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简而言之,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2.同伴交往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 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满足自己交往和归属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会使儿童得到快乐,而快乐是个体最基本的肯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儿童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这一切又恰恰是社会对个体情感发展的期待。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儿童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时间久了,这种消极情绪就会严重阻碍其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产生积极情绪,形成和发展健康的情感。 3.同伴交往为儿童将来的社会角色

8、做了准备 儿童的特点是模仿。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儿童积极地对成人世界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仿、探索。例如,女孩子在一起玩过家家,男孩子在游戏中扮演警察。这些在游戏中的模仿行为,对儿童将来的社会角色的形成是一种积极的准备。 4同伴交往可以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虽然离不开成人的培养,但主要还是儿童平日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儿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掌握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他们互相模仿、学习对方的行为,又彼此竞争和对抗,并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 5.同伴交往可以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

9、称,是一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品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通过社会性交往,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产生初步的认识。儿童最初的道德判断具有很大的情绪性、具体性和受暗示性,很容易受其他环境影响。正因为如此,“榜样”的作用便充分体现出来,树立同伴中的榜样和其他榜样则可能使儿童对品德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强化物。儿童通过同伴对自己行为的认可,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而强化了自己积极的行为。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或侵犯行为的研究中表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正效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被同伴接受,而攻击和破坏行为

10、则遭到同伴拒绝。同伴的接受和拒绝强化了儿童的道德行为,使儿童认识到哪些道德规范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哪些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最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儿童还可通过观察或模仿学习同伴受到肯定的品德行为,习得自己的行为方式。 (二)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儿童社会化,不良的同伴关系则阻碍儿童社会化。有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具有人格障碍,不能适应社会,都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的不良同伴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给予高度重视,对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通过社会技能训练进行干预,帮助其顺利、成功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以后的

11、社会适应困难。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类的相关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有研究指出,大约6%-11%的3-6年级儿童在班上没有朋友。与其他儿童相比,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易出现下列问题:退学(或逃学),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存在其他心理障碍,乃至加入不良团伙。例如,一项回溯性研究发现,退学者中有被同伴拒绝历史的男生占46%,女生占14%,而毕生中有同样情况的男女比例分别为7%和4%。还有研究指出了早期同伴关系不良与以后心理健康问题的联系。如一项研究表明,有心理障碍的成人组比正常成人组更有可能描述自己在十三四岁时曾受到同伴孤立或没有朋友的心境,另有研究表明,前往心理健康咨询所和儿童指导中心就诊的儿

12、童中占相当比例的人有同伴关系障碍。成年人的自杀、嗜酒等问题有些也可能与其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同伴拒绝或孤立有关。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也表明,相当数量的人确有被同伴普遍排斥或长期排斥的历史。 同伴群体往往是一种非正式群体,以其个体的共同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同伴群体对群体中的儿童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和约束力,能迫使儿童产生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不良的同伴群体也常常迫使少年做出某些反社会的行为,如拉帮结派、集体逃学、穿奇装异服、撒谎、偷窃、打群架等。 如是观之,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合会化影响较大。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对儿童的监护人和教育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一方面,要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悦纳儿童的同伴,使儿童的同伴关系向着有利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关心那些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旦发现他们脱离常规,或该群体被不良少年所控制,则应采取果断的干预措施,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和训练,从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张茜,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和功能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师大学报(社哲版),199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