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54110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汛应急避险工作方案一、暴雨天安全避险1. 不要在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下水道旋涡,电线 杆漏电等。2. 行车切勿盲目驶入位置深度积水中。如遇路面急流, 即使水深尚浅也不要随意驶入。3. 如果已经驶入积水,应先解锁车门,打开车窗,多观 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准备逃离。水深超过30cm,大部分 民用车丧失抓地能力,超过60cm,车辆容易被冲走,危险情 况与车辆类型无关。二、洪水爆发,如何避险?1. 若洪水进屋,应先拉掉电闸。2. 按照预定路线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如被洪水包围, 利用船只、木排、门板等转移。3. 如来不及转移,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暂时避险, 等待救援,不要自己游泳转移。4. 发

2、现高压线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防止触 电。三、山体滑坡,如何避险?1. 发生山体滑坡应向两侧逃离。2. 切不可顺着滑坡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 坡处。四、步行,如何避险?强降雨通常会伴有强对流天气,时常会有大风、雷电。 为避免雷击和高空坠物,步行或骑行出行,需要注意以下事 项:1. 远离一切带电设备,避免触电(1)不要接打电话、不要在紧靠供电线路的树木或大型 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不 要接触电线附近树木。(2)行走时尽量绕开积水,如果必须要蹚水,先仔细观 察是否有电线掉入水中,如果电线掉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或 在蹚水时感受到发麻等触电症状,别慌,也别立

3、刻跑开,单 脚跳或者并腿一起跳离开现场,防止形成跨步电压造成实际 的触电伤害。2. 避开旋涡喷泉,避免掉入井中若下水道井盖打开,大量地表水会形成旋涡;若下 水道水来不及排走,会在地表形成小喷泉。出行要避开这些 旋涡和喷泉。3. 结伴同行,用工具探路如果有两人出行,可一人在前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 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如果条件允许, 可找来木棍或长柄伞等直立插入水中探路。4. 远离高层建筑,避免砸伤远离大树、施工现场、大型广告牌、灯箱等;五、公共交通1.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 也存在危险,要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2.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

4、行动。全车人一 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3. 在暴雨下,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打 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 太早消耗掉存电,后果可能很严重。4. 找到高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使用电话 和外界联系。六、怎么行车才安全1. 保证行驶视野雨刷器+开空调可除雾,如遇光线不足时需及时打开 近光灯、防雾灯。2. 路遇积水慢行驶路面积水不超过多半个车轮(极限30-40cm),车辆一般可 以正常通过。必须要涉水行车时,要低速慢行,保持车距, 尽量避免超车和并线。拐弯时,缓踩刹车,需要停车时,提 前点刹,警惕那些为绕开水坑突然并线的司机。发现异常及

5、 时停车,清楚自家车型涉水深度。3. 避开积水路段不要强行驶入立交桥底层、下沉式隧道、 不熟悉的路段。低档+低速稳住油门往前开,随时留意积水 深度,轻易不要涉水。4. 陷车切记勿冲车若发现车轮打滑或下陷,不要猛踩油门。应在发动机 不熄火的情况下,在他人协助下驶出水区。5. 涉水熄火快撤离车辆在水中熄火时,不要二次启动(会导致发动机进 水造成损坏甚至报废,即便购买了涉水险,保险公司也会不 予理赔),应在水位还未完全涨上来前快速撤离危险区。千 万不要在车内等待救援,以免水位过高时,电动门窗自动锁 定,危机人身安全。6. 车辆落水,自救方法(1)车辆一旦进水,几分钟就会被填满,这时打电话求 救是来不及的要抓紧时间逃生。(2)如果车门打不开,同时水快速涌进车内,别慌,先 保存体力,等到车内水足够多了,车门内外压力相同时,开车门逃生。(3)如果积水即将淹没车辆,车窗、车门又无法打开, 不要犹豫,立刻用安全锤或头枕击打车窗的四个角,破 窗逃离。使用头枕破窗需要比较大的力气,女生可能做 不到也可通过后备箱紧急装置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