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52019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公开课教案设计目标:一、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二、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 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教学设想:一、安排一个教时。(十三分钟)二、这首诗语言比较浅显,在讲解过程中由教师先作示范,学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问题。三、在诗句分析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同学 间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的方式展开。四、在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全诗。朗读要 求语音准确,语调合适,读出感情。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

2、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 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1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三、讲析诗歌:(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二)题解:送杜少府之任

3、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阙(qu):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 个渡口。宦(hu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四)分析诗句: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 们的感觉最直接?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学生回答。明确: 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2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

4、那是什么(离别)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 的什么?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 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 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6、

5、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明确: 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 活的关心。7、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3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 极进取)(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 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

6、情地朗读全诗。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 诗后应该思考的。(七)作业: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四、教学效果评价:(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 上讲课进度;(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4的深度;(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 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附:板书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