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514633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电子合同的概况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 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数据电文进行的商业 活动。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的进 行,使得电子合同之一基础与核心在商业上广泛应用。电子合同(Electronic cont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电子合同的概况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商务是指 利用数据电文进行的商业活动。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 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的进行,使得电子合同之一基础与核心在商业上 广泛应用。电子合同(Electronic contract),亦称电子商务合同。目前我国 对电子合同尚未

2、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世界各国在其有关电子商务的 立法中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解释。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 2条规定:‘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 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 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我国合同法 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 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的表现所载内容 的形式”。概括地说,电子合同是指通过一切电子化方式缔结或履行的合同。电子合同作为一种崭新的合同形式,它与传统合同所包含的信息 大体相同,即同样是对签订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权利

3、和义务作出确定的 文件,其成立同样要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要件。但是与传统合同相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特征。具体分述如下:1. 电子合同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数据电文的方式订立的。2. 电子合同交易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订立合同的 各方当事人通过在网络上的运作,可以互不谋面。电子合同的交易主 体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组织,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依靠 密码辨认或者认证机构的认证。3. 电子合同中的意思表示具有电子化的特点。在电子合同订立的 过程中,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电 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协商过程和手段,其文件的 往来亦可通过互联网

4、进行。4. 电子合同的成立方式、时间和地点与传统合同有所不同。传统 合同一般以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方式表示合同成立,而在电子合同 中,表示合同成立的传统的签字盖章方式被电子签名所代替。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对于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和同应适用的 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各国合同法对承诺生效的时间并不一致。一 般认为,电子合同采取到达生效的原则更为合理,联合国电子商务 示范法亦采取此种做法。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 点,而采取数据电文等形式所订立的合同,一般以收件人的主营业地 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 方。5. 电子合同的载体与传统合同不同。传统合

5、同一般以纸张等有形 材料作为载体,同时对于大宗交易一般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而电子合 同的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等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 均通过计算机内进行。因此电子合同也被称为“无纸合同”。电子合 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是无形物,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所以,如 果不对合同的信息采取一定的加密、保全措施,其作为证据时就有很 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具有网络化、中介性、实时性等 特征,故电子合同比传统合同有更大的风险性。1二、电子合同成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的一些法律问题电子合同由于技术上的特点而显现出于传统纸面合同极大的不 同EDI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形式,也较完整地反映出电子合同的基本

6、技术原理,因此它一般这里以EDI为蓝本,探究与分析电子合同成立 生效过程中的一些的代表性的法律问题。在EDI系统里,用EDI传送 信息而处理物品或服务交易的当事人称EDI交易当事人,对EDI当事 人服务通讯处理Database信息处理业务者为第三方的服务者,它一 般并不是交易当事人。在交易当事人之间将基于一般交易约定中的个 别条款用EDI方式处理约定,依照这一约定而订立的合同,就是EDI 合同。(一)EDI合同的要约及场所、时间在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用电子数据输入即为要约,对方当事人用 电子数据发出即为承诺。因要约和承诺由电脑输入进行,所以成立的 时间极短,这使得此合同要约形成及承诺的成立或撤销

7、均难以认定。 在有经常交易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可以经过双方间的格式化合同解 决这些问题。但如果当事人之间对此无明确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就 只能使用个别的解释方法。我国合同法对要约生效采到达主义,并对 数据电文的到达作了特别规定。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采用数据 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 文进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进入收 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合同法的这条规定存在 一些问题:1. 关于由何人来证明“特定系统”,目前尚无统一的做法。就 技术而言,由于“特定系统”一般由网路服务供应商(ISP),因此由 ISP 上述证明是

8、指结合简单的方法。在有些情况下,对“特定系统” 可依技术分析及通常标准来确定。例如,从技术角度而言,特定系统 有二:一是服务器系统,二是该服务器中的邮箱系统。以电子邮件发 出要约和承诺的,对方所给的恢复邮箱地址和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为指 定的“特定系统”。因此到达时间应以接收邮件的服务器上指示的时 间为准,而特定系统影视邮箱地址和该邮箱地址所体现出的邮件服务 器的结合。2. 我国合同法对于“未指定特定系统地收到时间”的规定,并不 能完全适用于现实的电子商务之中。因为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某一 系统之后,由于系统或软件以及其它相关问题,收件人并不是马上就 能检索并阅读到该数据电文。因此,在我国的电子商

9、务立法中对于未 指定特定系统的情况应规定为,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 收到时间。23. 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收件人指定了特定系统,发件人将数据电 文发给非指定接收系统时,要约何时生效的问题。该问题的处理有两 种方式:一是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二是以 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非指定系统的首次时间为到达时间。比较而言, 以第一种方式为妥。由于收件人指定了特定系统,发件人应将数据电 文发至该指定系统,收件人主观上难以预料、法律上没有义务去查看其他接受系统。因此,对该问题的处理应有利于收件人。以大陆法系合同理论,由于“要约的拘束力”,在要约发生效力 以后,要约者不能撤销其要约。因为

10、任意撤销会给要约方造成难以预 料的损失。在不会产生这样后果的场合,若要排除该要约的拘束力, 要约者事先要在要约书上表示随时撤回的意思,或说明向不特定者的 意思表示或双方在对话之间未约定承诺期间的,则要约无拘束力等。 而普通法对此有不同的规定。要约到达对方后,除非要约人采用签字 盖印式的要约,或者该要约有“对价的支持”,否则在对方承诺之前 可以撤回。但是美国统一商法典与此不同,为了保护要约一方, 对要约的撤回作了限制,即要约人在要约生效的期间内不得撤销要约。 在本页浏览全文 (共计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引用法条该文中引用法条,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后,更改为: 1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2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二条3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4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