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504864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复习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型及复习重点说明:(1)总分100分。题型可能包括以下五类,各类型可能所占分数的比例并非最终考试题型分数的比例;(2)该重点并不涵盖所有考试内容,所以复习时除针对重点外,还要阅读和理解课件和教程上的其它内容以及回忆课堂讲述内容。为方便大家复习,复习重点中标出了参考页码等信息,有的有参考答案,但并不意味这些是重点中的重点。一、填空(每空1分,可能占10分)如:1 .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

2、科学。2 .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_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二、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10分)如:1 .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2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三、名词解释(每组3-5分,可能占共20分)如:1 .顺构造地形与逆构造地形:地形正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称为顺构造地形。正向构造与低地相一致,负向构造与高地相一致,称为逆构造地形。2

3、 .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做准平原。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为夷平面。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重点:1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2 .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p46、53)3 .山岭/山脉/山系:(参

4、考教程p46)4 .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5 .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6 .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7 .盲谷/干谷:(参考教程p88和课件)8 .峰丛/峰林/孤峰:(参考教程p88和课件)9 .石钟乳/石笋/石柱:(参考教程p90和课件)10 .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参考教程p94、100和课件)11 .冰斗/刃脊/角峰:(参考教程p96和课件)12 .冰川谷/悬谷:(参考教程p96和课件)13 .羊背石/鼓丘:(参考教程p96和课件)14 .冰磺丘陵/终磺垄(堤):(参考教程p97和课件)15 .风沙流/风沙作用:(参考课件

5、和教程p104)16 .冰期/间冰期:(参考教程p94和课件)四、简答题(每题5-10分,可能占30-40分)如:1 .我国山地高度分类及其对应的海拔高度?山地的切割程度如何划分?参考:极高山5000m高山3500-5000m中山1000-3500m低山500-1000m丘陵(相对高度1006。相对高度1000m强烈切割程度山地,500-1000m为中等切割程度山地,100-500m为轻微切割程度山地。2 .比较冰川地貌中的羊背石和鼓丘的形态特征和成因。(以课件为主,书上关于鼓丘的形态描述有误)参考:(1)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在山岳冰川作用区多见;而鼓丘属于冰磺地貌,多见于大陆冰川。(2

6、)组成鼓丘的冰磺物中,含泥量较高,而羊背石是基岩质的。(3)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鼓丘是主要由冰磺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4)羊背石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背流面表面呈锯齿状的陡坡;鼓丘两坡也不对称,但迎冰坡陡,背冰坡缓。(5)羊背石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的陡坡;而鼓丘是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时,冰磺沉积压实形成的丘陵。重点:1 .山地组成与组合(教程p46)/山地成因类型(教程p49)/高度分

7、类(教程p47)/平原的形态分类和特点(教程p53)2 .河流地貌(教程p67)/河谷的形态要素(教程p67)/河流侵蚀种类及特征(参考教程p68和课件)牛轲湖及离堆山(参考教程p70及课件)/河流阶地及形态要素组成(参考教程p73和课件)/阶地的构造成因(参考教程p74和课件)/阶地类型及主要特征?(参考教程p74和课件)3 .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发育条件(参考教程p81/82及课件)/石芽和石林的形成?(参见教程p85和课件)/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的形成和形态(参见教程p86-87和课件)/溶蚀洼地与坡立谷的形成和形态特征(参见教程p87-88和课件)/峰丛石山、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残丘)之间

8、的关系与区别以及组合分布特点。(参考教程p88和课件)/溶洞和溶洞的化学堆积形态(参考教程p89-90及课件)4 .冰川和冰川的侵蚀作用(参考教程p94-95及课件)/冰蚀地貌形态类型及分布特征(参考教程p95-96及课件)/U型谷特点(参考教程p96和课件)/羊背石形态特征(参考教程p96和课件)/冰磺地貌及特征(参考教程p97及课件)/冰水堆积地貌及特征(与冰磺和河流堆积物的异同)(参考教程98及课件)。5 .风沙流和风沙作用(参考课件及教程p104)/风蚀作用和过程(参考教程p104及课件)/风积物特点(参考教程p107及课件)/风蚀雅丹特点(参考课件p105)/什么是风蚀作用?由风蚀作

9、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包括风蚀微地貌)(参考教程p104-105及课件)/风成作用形成的巨型地貌包括岩漠、石漠、沙漠和三者的特点(参考课件和教程p104、107)/沙漠及成因。(参考课件及教程p107)/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特征和形成条件(参考课件及教程p107-108)6.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法(参考教程p8-9及课件)/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参考教程p10-11及课件)/华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及特点(参考教程p12-14及课件)(下更新统为泥河湾组、中更新统为周口店组、上更新统为丁村组、全新统为近代堆积层)7,与其它地质时期相比,第四纪最大的特点(参考课件和教程p5)参考:第四纪与以前其它地质时期相比,

10、最大的特点是(1)大规模冰川的出现与消失(交替出现)并导致气温变化剧烈(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2)第四纪堆积物覆盖于地表,并且大部分是松散的;(3)第四纪生物群与现代生物群关系密切,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4)活跃的地壳运动;第四纪的时间是短暂的,地壳运动却十分剧烈(不仅有起主导的水平运动,垂直升降运动幅度也十分巨大)。8,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断第四纪古气候特征?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标志主要有哪些?(参考课件)参考: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地

11、质时期气候变迁情况,大都是通过研究地层沉积环境、冰川遗迹、植物胞粉、动植物化石、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动植物化石等,进行推断第四纪古气候特征。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标志:(1)动、植物化石标志: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对气候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各类生物对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应用动、植物化石标志来推断古气候的变迁规律,是遵循“将今论古”的原则。(2)气候寒冷的标志一一冰磺:是气候寒冷时形成的冰川与冰磺。(3)气候温暖、湿润的标志一一红色风化壳:是代表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4)热带一亚热带沿海地区的特有产物一海滩岩:它是反映第四纪时期与现代气候温暖的标志。(5)其他方面的标志:铝土矿在温暖湿润气

12、候条件下形成,盐类矿物在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并可从各种矿物的沉积先后层序,推断古气候变迁规律。应用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地方志资料,气候学以及树木年轮分析等方法,均可研究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规律。9,什么是冰期和间冰期?是如何利用冰磺物进行冰期划分?(参考教程p94和课件)参考:气候变冷,发育冰川的时期称为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冰川消退的时期,称为间冰期。在间冰期,前次冰敏物受到湿热风化作用,形成土壤层,新的冰敏物又覆盖在土壤层上面,这是冰期划分与气候变化的根据。10 .第四纪生物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参考教程p18及课件)参考:第四纪生物界主要特点:(1)生物界总体面貌和现代生物

13、界基本相似;(2)经历时间短-仅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二个单位时间(一个单位时间为1Ma;(3)早更新世生物与第三纪生物面貌虽有差别,但联系仍为密切(第四纪生物与第三纪相比,在分布和组成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哺乳动物与上新世相比有很大进化);(4)动物界演化进程比植物界明显,陆生生物比海洋生物显著,陆生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要比陆生无脊椎动物明显。因此,在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中,哺乳动物化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 .我国北方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的特点主要有那些?(参考教程p19和课件)12 .列出我国北方和南方第四纪更新世代表性哺乳动物群名称?(参考教程p19-21和课件)五、论述题(1-2题,可

14、能占20-30分)1 .从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出发,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如何理解)地貌学的研究意义和学科性质的。(可参考教程p2-6和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2 .结合2种以上构造地貌类型,阐述岩性与地质构造对山地地貌的影响(可参考教程p50-52和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构造地貌类型包括:(1)水平岩层构造地貌、(2)褶皱构造地貌:顺构造地形和逆构造地形(倒置地貌)(3)单斜构造地貌、(4)断层构造地貌3 .试论河流阶地在新构造运动中的研究意义。(可参考教程p76和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4 .论述我国华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各层动物群组合与岩性特征(参考教程p19和p12及课件)。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

15、,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或者上更新统-山顶洞组(Q3),全新统-近代沉积(Q4)5 .为何哺乳动物化石可用于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试从我国北方泥河湾动物群的组合特征确定它所代表的第四纪阶段(地层)?(可参考课件和教程p18及其它相关资料)参考:(1)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结构最复杂最高等的一纲。器官系统发达,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并且大多数具有完善的调节体温的能力、能够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适应外界气候,广泛地分布全球。(2)冰期与间冰期促使动物群发生大规模迁徙和绝灭。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第四纪由于环境变化,哺乳动物发生大规模迁徙,优胜劣汰,一些种属先后绝灭,同时出现一些能适应新环境的新属种,构成第四纪哺乳动物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3)动物群和动物群组合。第四纪历时短暂,动物进化有部分时间上的重叠或间隔,因此仅靠某些单种或几种哺乳动物化石来确定地层时代及建立区域对比,比较困难,且还受到化石的保存条件与化石出土数量多少的限制,所以,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层意义研究中,常用动物群及动物群组合”的概念和资料。(4)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是在上新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