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50475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吸收塔拆除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及 2三、机具 2四、人力资源 2五、进度安排 3六、拆除顺序 3七、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3八、人员素质要求 5九、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 5十、吊车参数表 吸收塔拆除施工方案一、工程简况 现有脱硫系统,为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塔高约为37.50M,直径约为12.20M;一台顶接式搅拌器,除雾器,分布器,上下层平台等设施;采用衬磷防腐;净烟气接口采用顶接式布置。此次改造工程将现有吸收塔拆除保留底板并进行修复后新安装喷淋塔。二、编制依据及构造要求1、山东省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文件资料汇编;2、现有吸收塔装配图;3、起重作业规范4、脚手架搭设规范2011 JGJ130-

2、2011三、机具:序号机具名称机具型号数量备注1汽车吊350T12汽车吊50T13平板车20T25手持式切割机56氧乙炔割刀207大锤28安全绳米2009照明设备6四、人力资源:1拆除人员按照双岗(两班)配置序号工种白班人数晚班人数备注1队长112技术员113安全员114安装20205起重工116火焊切割工557吊车司机118汽车司机119杂工66视工作情况进行投入合 计37372拆除人员组织机构五、进度安排:序号日期工序工作内容1工器具准备工作票办理拆除前准备塔内排浆2塔体附属件拆除脚手架搭设电、控设备拆除、电缆拆除进、出口烟道法兰螺栓拆除需拆除管道的标识、拆除塔壁分片,切割区域的鳞片铲除塔

3、壁拆除前的安全措施3塔体拆除塔内环氧树脂隔板拆除塔顶盖拆除塔壁分片拆除平台栏杆拆除4底渣清理底部渣浆清理六、主要拆除工序:(一)、施工作业流程 工器具准备、办理工作票 内部排浆 塔体附属设备拆除 塔顶盖拆除塔内部件拆除 塔体拆除 底部渣浆清理(二)、施工拆除前工作:排浆#6脱硫机组停运之后,启动两台石膏排浆泵,将浆液排送至事故浆液箱,然后启动事故浆液泵,将浆液排至灰渣前池。 待事故浆液泵起跳之后(浆液容量低于事故浆液泵启动条件),开启本体排污门,将石膏排至地坑,启动地坑泵,将浆液排至事故浆液箱,启动事故浆液泵,将浆液排至灰渣前池。整个流程需要20个小时左右,同时吸收塔出口搭设脚手架,准备切割烟

4、道用。整个过程完成后立即将人孔门打开进行通风。(三)、施工拆除工作:1. 钢结构烟道及筒体拆除工作: 第一步,先将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保温及外护拆除(外护板用于以后施工设置隔离),出口烟道拆至除雾器入口膨胀节法兰之前,之后根据除雾器实际位置确定拆除的界限,除雾器冲洗水管道保留,挑出去部分出口烟道支撑钢架全部拆除,拆除过程要注意起吊点选取。第二步,拆除脱硫吸收塔筒体上各个连接管路,连接脱硫吸收塔的公用系统管道保护拆除,拆除至不影响施工,安装时再恢复即可。拆除顶部搅拌机(搅拌器轴分段拆卸)。 进行第二步的同时可以拆除脱硫吸收塔进口烟道膨胀节至脱硫吸收塔之间的烟道和烟冷器设备(膨胀节保留),进口烟道底

5、部支撑钢架全部拆除,进口烟道上所有的连接管道拆除。第三步,拆除顶板盖和内部设施拆除 顶部搅拌机支撑梁均分拆除(总重量约为15.5t),分离后的支撑梁用钢丝绳兜掉,钢丝绳与支撑梁棱角碰撞处用布垫或者橡胶皮保护;筒体顶板重量约15t,分割成两块拆除,在顶板对称位置切割吊孔,吊孔用卡环吊卸载; 顶板割除前,保证筒体上隔板满铺保温铝板,铝板不足用防火材料铺满空处,顶板割除时,派两人到筒体上隔板人孔门处看守,并准备消防水管,连接到消防栓上,消防栓上排专人监护;顶板先用手持切割机割开一个口后;再在顶板派3组人进行火焊切割分块,每组人中一个人进行火焊切割,另一人准备湿抹布和水桶,对火焊切割后的切口用水淋湿浇

6、透;同时需要业主派电厂消防车在脱硫吸收塔边上配合准备。 顶板割除后,将筒体上隔板的铝板移开交业主安排的人拖运处理,从上隔板人孔门进入用手执切割机将玻璃鳞片割开一个洞,然后在下隔板上铺设脚手架,人员站在脚手架上对上隔板进行切割处理,清理完毕后,将脚手架搭设到上部,然后对上部的筒体内壁清理污垢,最后筒体进行切割。第四步,筒体切割拆除,平台楼梯及格栅板保护性拆除。 用锤将筒壁切割区鳞片除掉后,将筒体切将割区域筒体切割分4大段拆除,筒体使用8mm和10mm钢板卷制,按照2米高度对筒体切割一圈,重量约79t不等,筒壁上的灰浆重量等同依附的钢板重量,将该段筒体分割成2块进行拆卸,在筒壁上对称切割吊孔,吊孔

7、用卡环吊卸载;根据拆卸进度拆卸平台楼梯。拆卸的废旧设备由业主安排拖运处理。格栅板、牛腿等可利用的构件分类保存。拆除时将汽车吊停靠在#6吸收塔西北侧的道路上(吸收塔拆除期间此道路进行封闭),吊车至筒体中心距离为15T满足要求。2. 热工电气设备拆除工作:热控电气设备以及搅拌器、阀门、电机保护拆除(拆除后分类存放),设备摆放地方由业主安排,热工电气电缆卷起移出施工范围外保护好。拆除期间根据业主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设备及构件进行保护性拆除,拆除后由业主进行存放。七、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1. 参加施工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严禁穿

8、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2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处。高空作业的脚手架应搭设牢固,临空面应设置防护栏和安全网。3筒体切割时,对内部防腐层和玻璃鳞片注意防燃措施,准备好灭火器和冲洗水。 4吊运废弃烟道、钢架、筒体切割件时,吊点选择合理并焊牢,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吊运时应有专人指挥, 指挥信号清晰、明确,吊件下及周围严禁有人,确认无误后方可松钩。5大件翻身时吊点选择应合理,设专人指挥、专人监护,并特别注意把吊耳焊牢,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起吊,起吊时必须缓慢;翻个时起吊不得太高,放下要平,并设有防止滚动的设施。6废弃烟道、钢架、筒体切割件吊起拆卸时,由起重工一人统

9、一指挥,并在工件适当位置栓好溜绳,防止碰撞伤到人及脚手架。7高处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及工件,上下传递时应放在工具包内,用麻绳系紧工具包上下传递。任何时候不得抛掷工具、构件等物品。8、脚手架未验收合格,不得使用。9使用磨光机、气割工具必须配戴护目眼镜。10所有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电器盘柜、线轴等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线严禁与金属物接触,必须绝缘良好,并设专人经常检查,严禁与钢丝绳接触摩擦。1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手锤木柄应坚实,安装应牢固、打锤时严禁戴手套。12施工现场必须整齐、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高处切割的废料及工具严禁向下抛掷。13起吊构件或钢板时棱角处必须加保

10、护衬垫;严禁使用报废的卡具、夹具及索具。14所有构件搬运时必须用钢丝绳、倒链绑扎牢固。15在筒体脚手架走道跳板上布置安全绳,安全绳高度米。16.拆除过程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八、人员素质要求:(1)架子操作工必须经过教育培训,考试、体检合格,持证上岗。(2)架子工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十八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无色盲,无听觉障碍等缺陷。(3)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在作业中玩笑嘻闹。(4)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个人所用工具要放在专用的工具袋内。(5)架子工和其他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

11、挂低作。(6)禁止50岁以上人员登高作业。九、危险辩识与风险评价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序号作业活动风险因素可导致的事故是否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1.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和不正确佩戴安全帽物体打击可降低的运行控制(安全防护设施)、监督检查2.高 处 作 业安全防护设施缺陷高处作业区的平台,走道、未采取防护措施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可降低的运行控制(安全防护设施)、监督检查3.高处作业区域内的孔洞、沟道未装设盖板或盖板强度不足,未设安全网或装设不齐全。高处坠落可降低的运行控制(安全防护设施)、监督检查4.作业人员行走的方向未设水平安全防护绳高处坠落可降低的运行控制(安全防护设施)、监督检

12、查5.违章作业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高处坠落不可承受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制定管理方案6.高处作业平台、走道、脚手架超过允许荷载坍塌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7.操作失误物体坠落物体打击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8.作业文件缺陷无安全措施、方案,未经交底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可降低的作业文件中编制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交底9.10.脚手架与爬梯临时爬梯使用违章作业作业人员手拿工具上下梯,未使用工具袋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11.12.13.起重运输吊装作业违违章作业使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吊笼,物件绑扎不规范,钢丝绳的夹角过大,偏拉斜吊物体打击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14.15.起吊不明重物或被埋入地下物件;超负荷起吊;违章指挥造成机械人员伤害或设备损毁物体打击不可承受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制定管理方案16.人员站在被起吊重物上起吊起重伤害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17.信号不清吊装时指挥混乱或信号不清晰起重伤害可降低的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培训教育18.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