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74812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区位的复习策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地理或文综试卷,不难发现,考查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逐渐增多,且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工业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的重点之一,如果在地理复习中能够分析近几年地理试题的基本特征,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精确把握考试要点,从而达到地理复习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近几年工业区位选择在高考地理试题的设置情况2002年:(全国卷)工业的区位选择; 2003年:(全国卷)工业的区位分析; 2005年:(全国卷)工业的区位选择;2006年:(江苏卷)钢铁工业及其区位条件;2007年:(全国卷)工业区的布局,以及(重庆卷)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从工业区位的试题命制

2、趋势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结合某一案例,要求学生评价某一区域内工业区位或某一地域区位布局的合理性;结合某一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结合“某一企业厂址、工业区、城市功能区”,要求学生分析和选择某类最佳区位,并进行合理布局;结合某一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结合区域分布图或某一案例,要求学生综合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或不利因素。二、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主要知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等。根据主导区位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工业类型。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科技水平及个人的因素。

3、(一)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生产投入与产出。土地、资金、能源、水源劳、动力、动力、机械设备和工业原料、零配件;有产品产出。(二)工厂选址的重要区位。1.工厂选址的原则:从经济利益看,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区位即最佳区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2.工厂选址要考虑区位因素:市场、土地、水源、工人、政策、原料、动力和运输条件。例如,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工业生产的类型如下。工业部门类属名称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典型企业原料导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甜菜、甘蔗制糖、水果、水产品加工市场导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

4、输(易变质、破碎等)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工业区位选择发生了变化。原料和市场对钢铁工业的影响:资源型钢铁工业,主要接近煤铁资源产地,其次接近消费市场;市场型钢铁工业首先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其次利用交通运输便利条件,再次是人才和技术优势。(2)其它要素的发展变化。例如,(国防需要)20世纪5

5、0年代的内地工业;(政府政策)20世纪80年代的沿海工业、目前的本部开发:(工业习惯、个人偏好)沿海外资企业;(工业惯性)历史原因;(环境因素)污染空气的水泥厂、酿造厂等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污染水源的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鞋厂的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三、复习时要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在工业区位的复习中应该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注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一些学生在复习中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离开来,这种复习方法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致答题不全面、不完整,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在复习中,应紧紧抓住人

6、地关系这一主线,尽量把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工业区位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来探讨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复习时要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找出区位的主导因素,正确认识区位因素的变化。例如,鞍钢区位特点:近煤铁产地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宝钢区位特点:海陆交通便利,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进口;煤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接近消费市场。再如,德国鲁尔区:工业部门以煤炭、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为主,主要区位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距离铁矿区较远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美国

7、硅谷:工业部门为电子工业,主要区位有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等。四、典型高考试题简要分析例1 (2006年江苏卷)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图2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3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答案(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2)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简析(1)的解答,只要展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8、,并读图2中的信息,容易得出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为“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2)的解答,也是先展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图2中的图例可知此地有铜,结合区域图还可推断此地水能丰富,从而可以得出图示地区可发展炼铜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为“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例2 (2007江苏卷)3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正在加快开发沿海产业带。能源工业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图16为“江苏沿海产业带位置图”,图17为“江苏沿海产业带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7a、b、c三

9、处中,风力发电场最宜建在处,主要原因是 、 。(2)(3)略。(4)田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已于2007 年5月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请简要分析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解题分析此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应用区位原理综合分析工业(风力发电场、火电站和核电)的分布合理性和主要原因。第1小题,结合区域条件和海陆位置,容易得出:b处的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第4小题,根据江苏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容易得出江苏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参考答案(1)b;风能资源丰富、用地条件较好。(4)江苏经济

10、发达,用电量大;常规能源资源缺乏;核电是清洁能源(新能源)。五、工业区位的习题训练1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市场导向型的是( ) A 炼铝厂 B 啤酒厂 C 制糖厂 D普通服装制造厂 读下图,判断25题。2图中属新兴工业区的是 3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工业区开始衰落,下列关于衰落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生产结构单一 劳动力素质下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4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图中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北和东南西北和西南西北和东南 东北和西南5图中工业区所在地区,内河航运发达,关于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地势平坦,水流平稳 水量丰富,变化较大经济发达,货运量大运河沟通

11、,河网稠密6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7下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图中A、B、C、D、E五个地点选择,并说明理由。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甲地气候的 (大陆性或海洋性)显著,其原因主要是 。图中500米以上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该地形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丙、丁两城均是该国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其中丙城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世界上与丁城钢铁工业兴起条件相似的著名钢铁工业城市(区)是 (国家)的 (城市或工业区)。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