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耗能行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47612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个耗能行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个耗能行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个耗能行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个耗能行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个耗能行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个耗能行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个耗能行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个耗能行业重点节能技术概要(目录)一、前言二、九个行业重点节能技术概要1、钢铁行业重点节能技术2、有色金属行业重点节能技术3、煤炭行业重点节能技术4、电力行业重点节能技术5、石油与石化行业重点节能技术6、化工行业重点节能技术7、建材行业重点节能技术8、纺织行业重点节能技术9、造纸行业重点节能技术三、深化改革推动企业节能技术进步一、前言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05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 量 22.2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折标煤 15.29亿吨),是 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由于近70%的原煤没有经过洗选直接燃烧,造成的烟 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

2、排放量的70%和 90%,二氧化硫排放形成 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工业用能居高不下。2005 年,一、二、三产业和生活用能分别占能源消费 总量的3.6%、72.3%、13.6%和 10.5%;其中工业用能占70. 8%。1990年以来, 我国工业用能水平一直保持在70%左右,与国外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明显偏高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低。2004 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 比,火电供电煤耗379 克标煤,高21.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705 千克标煤,高15.6%,水泥吨综合能耗157 千克标煤,高23.3%,大型(天然 气)合成氨吨综合能耗1235*千克标煤,高 2

3、4.7%,电解铝交流电耗每吨14683 千瓦时,高4.1%。 目前,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0%-65%左右, 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 个百分点;各类电动机的平均效率比发达国家低3-5 个百分点,电机拖动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 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是产品单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比小型企业低300 千克标煤;火电 厂每千瓦时供电煤耗,30 万千瓦机组比5 万千瓦机组低100克标煤以上;以 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吨产品综合能耗,大型企业比中小型企业少 300 千克标煤。总之,工业是当前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按照

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 的决定的要求,依据新修订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主要内容, 本报 告概要介绍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及造 纸等九个耗能行业的重点节能技术,希望对企业开展节能工作有所帮助。*:2005 年数字。二、九个行业重点节能技术概要1、钢铁行业重点节能技术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实现 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最大限度综合利用各种能 源和资源。大型钢铁企业焦炉要建设干熄焦装置,大型高炉配套炉顶压差发电 装置(TRT);炼钢系统采用全连铸、溅渣护炉等技术;轧钢系统进一步实现连 轧化,大力推进连铸坯

5、一火成材和热装热送工艺,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充分 利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可燃气体和各类蒸汽,以自备电站为主 要集成手段,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耗。1.1 矿山系统 采矿工序应提倡露天矿陡帮开采工艺技术,降低剥采比; 实现矿区分期开采,采用破碎胶带机半连续矿岩运输工艺;地下矿开采结构 参数大型化。推行多碎少磨技术。推广磁性衬板,耐磨钢球等耐磨材料的应用;开发和 推广先进的选矿工艺技术装备,提高精矿粉铁品位和金属收得率。加大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措施。提倡尾矿 资源再选,浮船回采磁选法回收铁尾矿。1.2 焦化系统 应推广干法熄焦技术。新建及改扩建焦炉应有入炉煤调湿

6、和荒煤气显热回收技术装备,原则上要同步配套建设干法熄焦装置。推广捣固 焦技术,增加弱粘结性煤用量,减少主焦煤用量。焦化煤气应全部合理利用, 配套建设煤气综合利用设施,如:合成甲醇、双氧水、煤气提氢或煤气发电等1.3 炼铁系统 高炉技术应向装备大型化发展,实行精料、高压、高风温 和低硅冶炼技术,建立高炉专家操作系统,全面推广高炉余压发电技术,高炉 长寿技术。提高喷煤比,煤粉置换比。积极引进、开发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炼 铁新技术。烧结工序要坚持低碳厚料层技术,研发低硅烧结技术,推广小球烧结技术 热风烧结、混合料预热和热风点火等节能技术。降低烧结机漏风率,开发烧结 矿显热回收利用技术。采用精矿烧结的企

7、业,应逐步取消烧结工艺,改用球团 工艺。1.4 炼钢、连铸及轧钢系统 要实现洁净钢生产,强化铁水预处理、提高 钢水炉外精炼比。提高废钢回收量和利用率,推广溅渣护炉技术,提高炉衬寿 命,提高金属收得率。开发钢渣显热回收技术。提高制氧机控制水平,减少放 散率。开发钢渣回收利用技术。转炉炼钢应加强煤气及蒸气回收,降低工序能耗。电炉炼钢要优化供电技术 推广水冷炉壁和炉盖,节约耐材,实现长弧运行,提高热电效率。发展高效连铸,研究和推广特殊钢连铸技术。加快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和 近终型连铸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研究应用 无头轧制技术,大力发展高效钢材。1.5 铁合金系统 铁合金矿

8、热电炉变压器应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 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实现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选择炉型及容量除考 虑品种及环保外,要采取有效节能措施,降低主要铁合金产品的单位冶炼电耗1.6 有效降低煤气放散率 加强钢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确保 煤气系统安全运行,编制煤气平衡表,制定煤气管理计划,减少煤气放散率。1.7 推广蓄热式燃烧技术 在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烤包器、锅炉及其它 炉窑上,充分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开发应用转炉煤气技术,逐步实现钢铁生 产工艺过程燃料无油化。1.8 建立和完善钢铁企业能源控制和管理中心,健全各类动力介质计量、 监控,加强各类动力设施管理,加强和保障锅炉、煤气、

9、制氧等动力系统安全 可靠、经济、均衡运行。2、有色金属行业重点节能技术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提高采矿、选矿效率;铜熔炼采用先 进的富氧闪速及富氧熔池熔炼工艺,替代反射炉、鼓风炉和电炉等传统工艺, 提高熔炼强度;氧化铝发展选矿拜耳法等技术,逐步淘汰直接加热熔出技术; 电解铝生产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限期淘汰自焙电解槽,逐步淘汰小预焙槽; 铅熔炼生产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它氧气直接炼铅技术,改造烧结鼓风 炉工艺,淘汰土法炼铅;锌冶炼生产发展新型湿法工艺,淘汰土法炼锌。2.1 新建矿山 优先采用露天开采。大中型露天矿采矿设备应逐步大型化、 配套化。边坡稳定,岩石坚硬,应尽量采用陡帮开采;

10、深凹露天矿,宜采用汽 车-胶带联合运输方案。2.2 坑内采矿研制和采用先进、节能的电动、液压、内燃、无轨采矿设备,逐步代替风动设备。尽量利用采出的废石充填采空区、减少废石外运耗能。2.3 优化矿井设计方案 在通风、排水、压风设计时,应根据自然条件,充 分利用自然风流,自流排水,采用高效节能风机、水泵和空压机。矿井提升,箕斗提升宜采用双箕斗式;提升深度大的大、中型矿山,优先 采用多绳箕斗提升,并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2.4 选矿要提高精矿品位,采用先进、节能选矿技术和设备 对贫化率较 高的矿石,应预选抛废。对复杂的多金属矿及难选的氧化矿,因地制宜地采用 各种先进的选矿复合流程或选冶联合流程。发

11、展多碎少磨工艺;开发强力破碎及超细碎机;磨浮设备要大型化、高效 化;精矿脱水要引进高效、节能、保护环境的浓缩、过滤设备,推广陶瓷过滤 机;尾矿采用高浓度排放,淘汰低浓度多段排放工艺;有条件的选厂发展磨浮 自动控制和仪表监测技术。2.5 硫化铜精矿冶炼 发展大型冶炼设备,推广富氧强化熔池熔炼及高浓 度富氧、常温鼓风闪速熔炼工艺;发展中国式的铜冶炼连续吹炼技术。积极创 造条件发展湿法炼铜。2.6 铜电解 发展耐酸性能好、强度高、壁薄、尺寸规整、占地面积小的 聚合物混凝土整体铸造铜电解槽;推广不锈钢永久阴极母板,成品阴极铜用机 器自动剥离,采用专用设备洗涤残极;电解液净化以连续脱砷锑法、蒸发结晶 分

12、离硫酸镍为主,也可采用萃取净化。2.7 氧化铝 发展间接加热、强化溶出工艺,拜耳法发展管道化溶出技术; 烧结法熟料烧成发展窑外烘干预热、智能集中控制技术;积极改进烧咀、降低 窑体散热及熟料排出温度,回收利用高温余热。发展间接加热连续脱硅;氢氧 化铝焙烧发展流态化闪速焙烧及循环流化床焙烧技术;发展高效能的降膜蒸发、 闪速蒸发、多效蒸发、板式蒸发等工艺技术;发展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脱硅技 术、高效短流程生产工艺。2.8电解铝 要采用大容量电解槽,发展300kA及以上预焙槽;采用节能型 阳极导电装置,研发惰性阳极、发展挤压成型半石墨化阴极炭块、新型槽内衬 材料、降低阳极效应系数技术、延长电解槽寿命技术

13、、电解液直接生产铝及铝 合金锭等综合节能技术,推广铝电解过程智能控制技术。新建电解铝厂都要采 用直降变压整流机组供电,淘汰递降式变压整流技术与装备。2.9铅冶炼 推广我国氧气底吹熔炼、渣还原炼铅新工艺(SKS法)及氧 气顶吹熔池炼铅工艺,改进现有烧结-鼓风炉工艺;研发直接炼铅工艺。2.10 锌冶炼 推广富氧强化焙烧及加压浸出技术。2.11 镍的硫化矿冶炼 发展富氧强化闪速熔炼或熔池熔炼。2.12 锡冶炼 发展奥斯麦特富氧顶吹熔炼工艺。2. 13镁生产 改进皮江法炼镁的回转窑、竖窑、还原炉结构,加强原料条 件控制,改进配料制球工艺,增加还原罐数,提高单罐产量,用蒸汽喷射泵代 替机械真空机组。电解

14、法炼镁,改进氯化生产工艺,发展大型无隔板镁电解槽。2.14 钛生产 钛渣冶炼应采用密闭电炉,连续加料;四氯化钛生产采用大型沸腾氯化炉;发展还原-蒸馏联合法制取海绵钛新工艺。2.15有色金属冶炼应尽量多用废杂有色金属,发展再生有色金属工业。2.16 有色金属加工 推广蓄热式熔化炉,提高加工坯锭重量,冶炼与加工 要联合建厂,发展连熔、连铸、连轧工艺,提高成材率。2.17提高金、银、硫、贵金属及其他有价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研发高温 熔融产品及炉渣余热回收技术。3、煤炭行业重点节能技术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实现高效高产。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效率低、浪费资源严重和污染环境的小煤矿。采用新型高效通风机、节能排

15、水泵,对设备及系 统进行节能改造,完善煤炭综合加工体系,提高煤炭利用效率。3.1 煤炭开采 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组建煤炭企业集团,关停浪费资源与不 具备安全条件的低效落后的小煤矿。发展采掘机械化,推广综采和综掘技术装备,实现集中生产,建设高产高 效矿井。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系统、减少岩巷。有条件的矿井推广巷道光面爆 破和锚杆、锚索和锚喷支护,减少风阻。矿井提升推广直流电机或变频调速器、多绳提升机、轻型箕斗等设备。矿 井运输推广胶带输送机等设备。推广井下大功率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的软 启动装置。3.2 煤炭洗选加工 选煤加工应同煤矿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对没有选 煤厂的生产矿井,要分期分批补建。

16、对于出口煤基地和生产化工用煤、高炉喷 吹用粉煤矿区,要优先安排补建选煤厂。供应炼焦用煤和出口商品煤的煤矿,原煤必须全部洗选加工。重点发展化 肥和高炉喷吹用煤及高硫、高灰分煤的洗选。扩大电煤入洗能力。选煤厂必须实行闭路循环,实现节水和煤泥回收。在缺水或高寒地区,推 广干法选煤新工艺。采用自控技术提高洗选煤厂的自动化程度。推广高效浮选煤 新设备,以及与其配套的圆盘加压过滤机等高效脱水设备。推广重介洗煤技术, 继续开发难选煤的洗选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占地少,建设快,搬迁方便的模 块式装配选煤技术装备。发展煤粉成型技术,积极研发新型型煤粘结剂、助燃剂和工业型煤,扩大 使用范围。推广动力配煤,为工业锅炉和其他动力设备提供理想燃料。3.3 更新改造高耗能设备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