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7378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垫江县汪家小学校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有效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经重庆市教育科学院规划办公室审批,于2015年11月被列为市“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今天特邀请县教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进行课题论证。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理论意义: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安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理论。2、现实、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我校是一所比较边远的农村小学,

2、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安全设施设备不够完善,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跟不上形势,安全教育载体十分贫乏;我们所处的社区河流、沟渠遍布,村社公路十分多且等级极低,农村家庭经济比较贫困,3/4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安全教育的压力很大。尽管现在每所学校都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对学生安全的弦都绷得很紧,但由于“三过”和“一重一轻”现象十分突出,对学校督导考核的方案不尽合理甚至有失偏颇,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多是说教型的、口号式的,其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以应付各种检查为主,做各种迎检资料为主,排除校园硬件安全隐患为主,甚至是以讲运气的心态来对待安全教育。故此各种安全事故仍

3、然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学校还比较严重。尽管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南已经出台很久了,但对于千差万别的农村小学还是比较盲然,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于我们进行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新课程改革提倡使用三级教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边远的农村小学校,如何确保安全和稳定,如何提高所有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是我们的任务与责任。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把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进到我校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促进安全教育在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2、开发一套有针对性的、操作性较强的适合农村小学的分年段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我校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4、3、开展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校的大型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研究,使师生获得共同成长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4以我校校园网为基础,开发我校的安全教育专题网站,搭建安全教育师生、家校、社会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并不断更新和改进。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加强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流程的研究。在小学开展安全教育要针对小学生安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结合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安全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的人本论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元基点-生命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加强安全教育的流程的研究,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2、加强农村小

5、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学校和家庭、社会这纵横两大方向为参照,将散落在学科课程教学和日常德育活动中与安全教育相关的显性或隐性的“教育点”挖掘出来、进行梳理和提炼形成安全教育的主题,并把这些主题一一列举出来,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筛选,统筹规划、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安全教育系列主题;以此分册分章节主题,整体设计安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把安全教育具体化,确保校本教材体系建设的针对性。这是我校开发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和构建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的基本思路。3、加强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校本活动策略的研究。一方面要重视个人、小组或班级具体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即德育点的切实落实,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又

6、要借助各种场合、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创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促进德育场的形成,确保安全教育的影响力。4、加强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在安全教育流程中,相对稳定的教材和课程体系、资源、教育点,是一些“常量”,而不同班级年级、不同学生、新动态、新形势、新资源等变化则是一些“变量”。所谓流程的整合就是把这些“常量”和“变量”整合起来,因时、因人、因地而异地进行相关教育,通过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的构建,通过学科渗透和德育渗透实践活动,通过小型专题实践和大型主题活动等等多种形式,达到安全教育的良好效果。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策略的科研文献材料,

7、获取所需利用的信息。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3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儿童有关的某件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观察、调查和追踪,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方法及操作步骤。4.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其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一)准备阶段((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1、成立

8、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核心组、校本教材项目开发组。2、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我国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明确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意义。3、组织教师学习,从一两个点入手,初步进行安全教育主题课程实践的尝试。(二)实施阶段(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 1、召开课题开题现场会,聘请专家点评,做好课题相关计划策划和宣传发动工作。2、调查学生认识情况,制定校本教材编写计划,落实校本教材的目录和内容,完成校本教材的初稿规划。3、对课题校本教材的初稿进行修改、打磨和润色,聘请专家审稿。4、以校本教材为依据构建和开设相关校本课程并纳入到学期教学计划和管理中,进行相关课程的课题研究。

9、5、以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学科渗透研究和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包括主题班会的研讨和家校互动的尝试。6、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多种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借助国庆、元旦、春节、六一等传统节日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大型主题教育现场活动。7、以学校校园网为平台制作学校安全教育专题网站,构建安全教育师生、家校、社会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8、对教材和课程、主题教育活动、资源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理,召开课题中期评估会,并做好评估后课题研究的调整工作。(三)总结提升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1、借助“六一”庆祝时间完成课题结题前一次大型安全教育主题教育现场汇报活动。2、对课题研究的学生典型成果、课题组成

10、员成果和课题目标与效果进行全面总结。3、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资料的整理,写出课题实验的结题报告,申报结题工作。4、课题成果的推广和深入实践使用与改进。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1、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2、开发出一套比较适合农村小学的分年段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3、探索出农村小学实施安全教育的基本流程和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1.课题负责人:周伦锋,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对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安排、经费统筹、并负责执笔撰写各种报告。2.课题组成员:李龙光、汪伦波,负责收集资料、问卷调查、整理、统计、写成报告。邬智云、夏鹏、汪兴俊,负责课堂跟踪调查、评价。龚德

11、权,负责音视频资料的录制,课题资料的整理归档。八、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负责本课题研究的是学校校长,他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大力支持,研究经费由学校主动、全部承担,本课题已经纳入预算10万元。学校为课题的研究订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并承诺课题研究所需材料,学校将尽可能全部解决。学校已经与5所边远农村小学签订了协议,为课题研究找到了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将建立健全教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班主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具体落实到人。学校编制基本齐,人员较丰富,学校将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活动,并给予必要的时间保证。学校还将请市教科院、县教科所、片区教研组的领导和专家到校专题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