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46951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资料报告材料(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市狮子口原来根底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 编写: XXXX二九年十一月 / 目 录第一章项目总论11.1 前言11.1.1 立项意义11.1.2 项目的必要性21.1.3 项目的可行性21.1.4 建成示工程的效益21.1.5 XXXX建立资源化利用示工程的可能性31.2 项目背景31.2.1 项目名称31.2.2 项目承办单位31.2.3 项目主管部门31.2.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31.2.5 承当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31.2.6 研究工作依据41.2.7 研究工作概况41.3 可行性研究结论41.3.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给51.3.2 厂址51.3

2、.3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51.3.4 环境保护51.3.5 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61.3.6 项目建设进度61.3.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1.3.8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61.3.9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6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71.5 存在问题与建议8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开展概况92.1 项目提出的背景92.1.1 国家或行业开展规划9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92.2 项目开展概况9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03.1 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103.2 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13.3 预拌砂浆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23.4 再生混凝土制品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53.4.1 砌块生产线153.

3、4.2 墙板生产线163.5 水泥混合材17第四章项目厂址指示图19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205.1 项目组成205.2 生产技术方案205.2.1 产品标准215.2.2 骨料生产方法、技术参数与工艺流程225.2.3 预拌砂浆生产方法、技术参数与工艺流程235.2.4 混凝土制品生产车间生产方法、技术参数与工艺流程245.2.5 主要工业设备选择255.2.6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255.3 总平面布置与占地面积255.3.1 项目总体规划见总平面布置图255.3.2 项目占地面积分析25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28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28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286.1.2

4、风向286.1.3 地质情况286.2 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以与治理方案28第七章人员定编29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31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9.1 项目总投资估算329.2 资金筹措33第十章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3410.1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410.2 消纳大量建筑垃圾3410.3 加快区域经济开展3410.4 扩大就业稳定社会3510.5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方针35附件1主要工艺设备36附件2总平面图37附件3原始参数38XXXX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前言1.1.1 立项意义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

5、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XX地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2008年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2009年将超过2000万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给XX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与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目前XX市已规划筹建81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这些消纳场距市区较远,每年需耗用大量建筑垃圾清运费。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XX作为

6、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以混凝土为例,近年来XX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成倍地增加,2007年1000万m3,至2008年达到1500万m3,与之相应的水泥用量达到525万吨,砂750万m3,石子1050万m3。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XX附近已不允许采砂石,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泾阳、周至等地方能采购,使运输能耗激增,加大了XX市交通压力和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

7、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处新的建材产品。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可持续开展、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与兴旺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索阶段。XX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

8、入,尽快建立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示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挥示作用,带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工作全面开展。1.1.2 项目的必要性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举措。2XX地区建筑垃圾已构成危害,每年侵占大量的耕地,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危害。3XX市建筑材料资源日趋短缺。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形成新的产业链,对XX开展多元化经济起到一定促进作用。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与XX市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不相符。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必要推广。1.1.3 项目的可行性1政策方面:国家已颁布循环经济法等政策法规,XX市也针对建筑

9、垃圾处置出台了相应政策,为项目落实打下了根底。2技术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相应标准日趋完善。3环境方面:建筑垃圾处置已有多年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渣排放,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噪音、粉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达到环评要求。4企业方面:XXXX科技力量雄厚,在建材行业享有盛誉。5建筑垃圾来源方面: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市容园林局,直接负责管理建筑垃圾的清运,有利于项目所需原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和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展。1.1.4 建成示工程的效益1社会效益:项目实行能起到很好的示作用,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从根本

10、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对XX市创“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2环境效益:每年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100万t,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项目生产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项目局部产品取代粘土砖,每年可节省取土20多万m3,节省耕地约100多亩,还可节省标准煤2.0万吨,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排放。项目实行就近原如此,可以缓解运输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3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能降低建材本钱,从而带动建材、房地产和环保产业的开展,有利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开展。4技术效益:对墙材革新、实现建筑工业化做出贡献。1.1

11、.5 XXXX建立资源化利用示工程的可能性1XXXX是以开展生态环保建材为主业,目前有水泥生产线一条,设计能力为80万吨硅酸盐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精干,经营状况良好,职工素质较高。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成后,产品中的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与墙板所需的再生骨料和水泥也可以完全自给,不需要外购,有条件降低产品本钱。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产品众多,技术途径多样化,示项目建成后,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可少走弯路降低探索本钱,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有指导作用。3依托XX地区雄厚科技力量,在技术难点攻关,产品性能和工艺标准编制等各方面加快行进步伐。4该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

12、市容园林局,建筑垃圾的清运调度直接有局下属的渣土管理处实施,有利于本示工程原材料的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展。1.2 项目背景1.2.1 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2.2 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XXXX,项目总负责人:XXXX。1.2.3 项目主管部门XX市市容园林局1.2.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未央工业园区石化大道西段东柏梁村,在西三环路以外,东傍XX石化厂,西邻,北依绕城高速。该项目周边道路纵横,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的运输。1.2.5 承当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承当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XXXX,法人代表:XXXX,项目可研负

13、责人:XXXX。1.2.6 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依据由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2005年6月1日起施行、XX市建筑垃圾管理方法第十三条2003年5月20日起施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通知市政办发2008234号文件以与XX市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第九条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法规、文件中提到:开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如此,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筑垃圾

14、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当处置责任的原如此。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XX市市容园林局牵头,市政管委会配合,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规划;积极解决建筑垃圾处理厂建厂用地问题;政府积极鼓励、扶持企业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2009年XX市还规定:城市建成区的建设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1.2.7研究工作概况随着近年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开展,大批的建筑物建设和拆迁,必然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长期堆放占用大量的可利用的土地,还时有出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问题,这都严重影响着市容环境。

15、另一方面开展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骨料和粘土砖,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破坏大批耕地。该项目的建设完成可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可适量解决该区域的建筑垃圾的矛盾问题。同时变废为宝,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符合国家关于开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政策。项目采用封闭作业、先进的除尘设备和中水处理系统,在噪音、粉尘和污水排放完全满足环评要求。1.3 可行性研究结论1、该项目以年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为目标,生产建筑材料包含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建筑工程用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墙板、水泥,上述产品均属于资源再生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开展战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利改善XX城市环境。2、综合利用产品可以满足XX地区城市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各项产品的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