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46876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悲剧形象摘要: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匠心独运的合理虚构,大胆改造历史人物,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位被传统文化所操纵,在道德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中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英雄.诸葛亮的悲剧是他自身的悲剧,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悲剧。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悲剧;形象。三国演义所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个极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近乎于神的人.但正是这位近乎于神的人,作者却让他以一个悲剧的形象贯穿于小说之中。看罢三国演义,掩卷细思,我却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诸葛亮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在我看来,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其忠的体现,也是其道德思想的悲剧;为报刘备三顾之

2、恩,而与天命抗衡,是其“不得其主,亦不得其时的人生悲剧;一生追求淡泊、宁静,却事必躬亲,是其命运的悲剧;身为一国之相,却“孤行其志”,是导致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政治悲剧。在“君尊臣卑的历史环境下,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显现出的是一种“儒者之统,孤行而无所待的悲剧文化意蕴。(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恩弃隐入仕,从此便开始了他神奇而又饱受沧桑的一生。从智夺荆洲到刘备入川,接着是平定南蛮,然后六出祁山,最后死在五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不已.他一生都在为刘氏尽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儒家思想、传统伦理观是诸葛亮的主要灵魂。这种伦理观简而言这就是“忠”

3、。无论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墨家都强调“忠君。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种君臣伦理观变成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正统名教,当然,罗贯中所塑造的“忠“的诸葛亮也不例外。但任何伦理道德不可能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它必然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处在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对“求善护礼”伦理观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实现的矛盾必然产生悲剧。罗贯中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只能借诸葛亮的思想来阐发保存型的中国文化:“用悲剧意识暴露困境,又以不实际的文化之礼为原则,而对困境,中国人不是竭力求 ,而是努力护礼,维护礼的神圣性,甚至不惜自我欺骗和走向毁灭,从而其弥合方式是

4、毁灭与保存.”诸葛亮处东汉末世,朝纲已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当时不乏能人名仕,也想重振朝纲,求民于水火,诸葛亮是其中的一员而且是超群脱俗的一员,当然不甘心隐居清逸,置民于水火不顾,置国处危难而不闻。这正体现了他们积极的处世观,有施展才华,实现个人报负的理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良好品质,但使他们苦恼,身处困境的是他们心中的“正统”已经败落,用“天命观”讲气数已尽,天命不可违,以诸葛亮的卓识也知道“匡复汉室,重振朝纲何其坚艰难,所以当时有名望的前辈司马微,庞德公隐而不仕,借此逃避困境,独善其身,而诸葛亮之所以悲而且美就在于他敢于与“天命”抗衡,“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且他的忠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姓,作者

5、赋予他爱民思想成份。为此他不会隐而求逸,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但由于他不会脱离时代赋予的伦理观,不会走“求真的道路去匡复社稷,救民于水火,只能走“求善之道,并在此中挣扎,以抚平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而且刘备的仁君身份及“三顾”的真诚也确实感动了诸葛亮,更坚定了“求善”“护礼”,择仁君而辅之的道路,“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和“贤臣择主而事的臣道面等伦理观念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把道德理想转化为政治理想并为之追求,却忘了现实往往何其残酷,片面追求人格理想,却忘了审视社会现实。用道德理想来对抗现存秩序,是他走向悲剧的另一原因,诸葛亮也很清晰:当时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占天时,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占地利,而刘备

6、寄人篱下,无立足之地,只能尽所能用“人谋”而求“人和”,以他的才华而实现隆中决策的三国鼎立,就以蜀地之一州而对抗曹之八州及孙权之三州是何其的难,他之所以悲就在于并没放弃,而想用自己的才学与天命一比高下,壮志难酬也在所不惜,也美于此。为了维护传统道德的“完善”及他们信奉的伦理观为了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学,实现个人的人格理想,为了“匡复汉室,救民于水火他选择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 虽然诸葛亮有超凡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但在失去“天时”,“地利” 艰难境况下却无所建树,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即使占荆、益二州,实现隆中对的初步战略,如此去北定中原也是十分艰巨的。荆州一路有后顾之忧,孙权虎视眈眈,不能远

7、离;益州一路,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实在不是理想的用武之地,所以实现暂的三足鼎立进而进取中原,统一天下难于上青天,何况蜀只占有益州一处,更是雪上加霜,也不可避勉的导致诸葛亮再有才华他无力回天,至心劳力竭而亡。虽明晰这些,但诸葛亮坚信自己的理想。有坚强的意志力量,他宁可辅刘室决不会去投曹操,从这个角度就带有悲剧色彩。中国政治悲剧的主人公绝不会自我否定,他只否定那些与礼的原则不和的东西.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清醒的,是看准了的”。诸葛亮为了“维护”而义无反顾,他坚信自己的“人谋”能战胜“天时”、“地利。这种不懈的韧劲和义无反顾让后人感受到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英雄气魄的悲壮,就连第一百三回,诸葛

8、亮临终前发出“再不能计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的哀叹也让世人感受到这个杰出天才内心所深藏的时代孤寂感和死不瞑目的恨憾.世人为他的“人谋”的悲剧结局而惋惜,伤感。在他知难而上如履薄冰的悲剧历程中感人至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 (二) 三顾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古代的文人,向来都是把“一饭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当作自己处士的座右铭,而正是这样的出仕之道,千百年来,造成了多少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诸葛亮也不例外。 首先,诸葛亮的悲剧在于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都是别人所难以企及的。但是,如此绝顶理智的人物,却在三顾盛情下,作出了他错误的抉择,追随一位没有成功可能的主子,去开辟一件

9、没有成功可能的事业,从而付出了他的一生。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蒙刘备三顾之恩,后来更受托孤之重,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以听天命,诸葛亮六出祁山,书里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实功过看看结果就知道,虽然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未曾有寸土之功却是事实.这一点他自己也看得很清楚,他自己也说了:六出祁关无寸土之功以报圣主。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可是偏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必定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把悲剧原因归结于天数,这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司马徽得知徐庶荐诸葛亮时曾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对诸葛亮的才华得以施展感倒一丝慰藉,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诸葛亮的悲剧人生。“

10、不得其时”反映古人所执迷的“天命观,“运数观,也就是此强有力的制约着诸葛亮的事业和生命,依据“天命观,“当时汉室已末,天不归蜀,即使像诸葛亮这样一位“千古奇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人物也根本无法“斡旋天地,扭转乾坤。”如一百三回,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眼看就要成功,忽然天降滂沱大雨,使之功败垂成,连诸葛亮自己了不得不叹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从他的言语中也暗示以蜀之偏安去伐强魏是何其艰难,况有天助之,也预示诸葛亮与“天命”抗衡的无奈,但他没有因为天命不可违而放弃自己的意志力量和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放弃“匡复汉室,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思想动机和历史责任。企图通过个人的努力

11、和奋斗与“天命”抗衡。这顽强不息的意志力是何其悲壮.后人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其名世,千载谁一伯仲间”道出了对诸葛武侯无限的敬仰和无尽的叹惋。诸葛亮知道事业难成,仍要坚持,与他的政治理想分不开,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完善应以“仁、义、忠、信”为本,然后才是才能与功业的建树。继而达到“博施于民而济众。所以诸葛亮把道德理想转化政治理想。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成败则是次要的,按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死不愧于“知遇之恩”的仁君,亦不愧于自己的意志及做人的原则.他自比“君子之大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中说:“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宁正恶习邪,务使泽其当时,名留后世”。正因为他不仅忠

12、君而且爱国的政治理想才是他“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可贵。百折不挠的意志及坚定不移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使诸葛亮在几出祁山北伐都失败的情况下,并未产生消极思想,他坚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生奋斗不已,即不畏难,也不避嫌,而全心全意地进行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事业,诸葛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体现了孔子世界观中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发展“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虽然诸葛亮有超凡的意志和过人的智慧,但在失去“天时”,“地利 艰难境况下却无所建树,这一点他比认都清楚,即使占荆、益二州,实现隆中对的初步战略,如此去北定中原也是十分艰巨的。然而,他义无返顾的为统一大业献身,原因很简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

13、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其次,诸葛亮的悲剧还在于他的儒家人格达到了自我完善的高度,道德风范也成了千古不朽的典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成为忠君事主的完美境界.但是,言事两违,意实相乖。他却未曾为他所厘定的统一大业,作出些许成就;为三分天下的西蜀,开辟半寸疆土。最后,一直到屡战屡败,国疲民穷随着他的死亡,这个国家也就终结了。作为一个把恢复汉室当作毕生奋斗目标的人,临死前都没有看到一点希望,的确是人生的一大悲剧。故小说赋予诸葛亮的死以崇高而悲壮的色彩,其满怀深情的描写,催人泪下:孔明强支病体,另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

14、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 在此深长的叹息中,蕴涵着多少悲剧的感受和情怀!有一次,诸葛亮在亲自校订、刊正簿书时,有人曾当面向他提出了批评意见:“为治当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载重,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高枕无忧,饮食而已.忽一日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书簿,汗流终日,不亦劳乎!” 意见很有见地,也颇为中肯。可惜诸葛亮未能听得进去。就连司马懿都说:“亮志大则不见机,多谋而

15、少决,好兵而无变,虽提兵百万,已堕我画中,破之必矣!”他在军事上并不忌畏至此已呈衰势的诸葛亮,加之对手可以不战而亡,当然要踌躇满志地说这番话了.当使者回蜀营后,向诸葛亮汇报此行情况时,提到司马懿讲过的话,“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他不能不感慨系之了.因为在一双盼着你死,可你又没法不死的眼睛下,在倒数计时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那种内心悲痛,是不言而喻的。诸葛亮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却偏要这样劳累下去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说出来的“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的这句话。正是这种对人的极端不信任,才导致他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再也回不去成都了。所以王夫之才为此叹息道:“夫汉之不可复兴,天也;蜀之不可敌魏,势也.

16、无可如何者也.故诸葛亮身歼而志决。因此,诸葛亮之死,从他走出南阳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个悲剧的结局。(三)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作为儒家“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是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为王者师”的优秀楷模,他的道德人格,几乎达到“完人”的境界.他信守“淡泊”,廉洁奉公,不但生前不霸产于子孙,死后也不留财于后人,病危之际所上遗表曰:“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语帛,外有赢财,以伏陛下也。他就是这样,以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实际的行动,写下了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历史。然而,正是他那让后人诚然敬佩的道德情操,却成了他一生的悲哀!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兵败麦城,为孙权所害,至使孔明隆中对的战略计划遭到破坏。接着是张飞急兄仇为小人所杀,刘备为二弟报仇兴兵伐吴遭到败绩,国之精锐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