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46463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教师教学设计1(510字)今学期由于学校工作调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我终于可以专心教一门学科了,因为以前总是兼任别其他科目的教学,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无法顾及所教学科),希望能有一天只上一门课,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对此充满希望,但我也知道一年级的教学工作不好教(以前我曾教过一年级的语文):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教学时要采取更多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在课下也有许多事情需要老师有耐心的去指导和帮助他。今年我所教的两个班总共有106人,学生多,而我又是从第二学期接手这两个班,对孩子的性格

2、和知识水平不了解,这是我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周我的主要任务便是要首先熟悉学生,了解情况。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情况不是很好,我深知一年级的学习好坏不能决定学生以后的学习,但是一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每天上课前我都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事先有所准备,但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教学工作能尽快进入正轨。教师教学设计2(1681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DV制作的基本要素。(2)认识剧本的基本架构及编剧四部曲。(3)理解剧本写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了解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写

3、作要求。(2)小组确定DV拍摄主题,编写剧本。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2)明确剧本写作要求。2、难点(1)认识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2)明确剧本写作要求。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教室、PPT、视频素材、黑板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主要了解了一下DV制作的选题类型,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编写剧本。第二环节:了解DV制作的基本要素师:要制作一部成功的DV短片就必须有好的剧本支撑,而写剧本前必须了解DV制作

4、的基本要素。一、拍摄环境二、拍摄要为剪辑做准备三、从多个角度拍摄四、故事情节波动起伏,捕捉事件高潮五、围绕中心人物六、注重环境和细节第三环节: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师: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部影片拍摄的蓝图,剧本定稿之后影片的基本构架也就定了下来。剧本质量的优劣对影片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剧本的创作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例子:故事背景:传言某某学校经常发生灵异事件触发事件:某一次,小徐夜晚经过某间课室,看到了传说中的鬼影事件发展:小徐第二次,第三次去那间课室寻找真相事件高潮:小徐抓到所谓的鬼影事件结束:虚惊一场故事结束:学校的灵异事件传言不攻自破编剧四部曲:第一步:选主题第二步:定基调第三步:

5、题材选择第四步:结构布局:1、戏剧式布局2、散文式布局3、任务式结构4、剧情安排模式5、叙事模式第四环节:写作要求师:剧本只是作为影片的蓝本,最终展现给观众的,是影像而非文字。写剧本时,要避免以抽象的文字的思维去思考,而是以形象化的画面的思维去思考,写剧本过程中要能够在脑海中显现出一个个的电影画面,而受我们现有条件的限制,这些画面必须是我们能够将其拍摄出来的。 写作要求:1、剧本用语应力求明了。2、剧本写作应该是写动作而不是写状态。3、对白用语,应付合人物个性与剧情语境。第五环节:布置作业(举例:麻辣隔壁第1集:因福得祸)师:每个小组自定主题,编写一个DV短片剧本,为拍摄做准备,在第九周星期五

6、前完成。六、板书设计剧本的编写1、DV制作基本要素2、剧本架构、四部曲3、写作要求七、布置作业师:每个小组自定主题,编写一个DV短片剧本,为拍摄做准备,在第九周星期五前完成。教师教学设计3(2970字)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二)能力训练点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四)美育渗透点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

7、,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出示投影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_;(2)_x;解:方程的两

8、边都加7,解:方程的两边都减去x,得x,_ 得x,即x 、 合并同类项得x。【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出示投影2)师提出问题: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

9、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

10、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对比练习:(出示投影3)解方程:(1);(2);(3);(4)、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移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检验、)【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1);(2);(3);(4)、【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

11、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5)口答: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1)从,得到;(2)从,得到;(3)从,得到;2、小明在解方程时,是这样写的解题过程:(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2)应该怎样写?【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出示投影6)用移项解方程:(1);(2);(3);(4)、【教法说明】这组题增加了难度

12、,即移项变形是左右两边都有可移的项,教学时由学生思考后再进行解答书写,可提醒学生先分组讨论,各组由一名同学叙述解题过程,教师归纳出最严密最精炼的解题过程,最后全体学生都做这几个题目。学生活动:5分钟竞赛:规则是分两大组,基础分100分,每组同学全对1人加10分,不全对1人减10分,互相判题,学习委员记分。(出示投影7)解下列方程:(1);(2);(3);(4);(5);(6)、【教法说明】这组题用竞赛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方程的速度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而互相评判更增加了课堂上的民主意识。(五)归纳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变形方

13、法,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解方程需把方程中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这是重点、检验要把所得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教师教学设计4(1666字)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锋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而在一堂好课是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支撑的,正如李老师所讲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所以教学设计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非常为之重要。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

14、旨。它对我们的教学意义重大,为了更好掌握它,下面来了解它的重要性: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这种教学设计活动的局限是,教学上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的。例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和现成的教学大纲等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它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教学工作的问题和需要入手来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等。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为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