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463668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谈生命课文原文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

2、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

3、,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2、能力目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2.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把握文章思路,领会文

4、章主旨。三、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四、教学手段、方法:1、多媒体教学课件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强大感官冲击作用;2、尝试运用因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或用多媒体投影出)生命二字.学生:谈谈看到这两个字的感想2、导言: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并且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两万多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如此短暂的人生旅途,我们该如何完成我们的人生使命呢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让

5、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呢让我们听听中国文坛女作家冰心是怎样诠释生命的。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二)整体感知1、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也可随录音一起读(多媒体图片展示:创设情境,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有助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指导:听读要求:抓重点段、关键句、重点词;总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2、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提示:从结构上看,课文仅一段,即中间不分段,但思路清晰

6、,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层次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电脑多媒体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三)、精读赏析内容赏析1、学生质疑:在个人阅读基础上将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将疑难问题写在纸条上上交教师共同研讨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指导解答,将学生遗漏问题补充3.小组研讨交流后,教师点拨明确:(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

7、解多媒体展示:生命是什么涉及到生命本质的科学定义,作者说不敢是非常严谨求实的,而生命像什么是一种艺术的表述,作者把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象,将生命的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生命图画,通俗易懂地诠释自己对生命的悟解,抒发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受。(2)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或哪几个生命历程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朗读课文,分析一江春水部分:多媒体图片展示配文章片段:学生感情朗读,师生共同赏析从对一江春水的描绘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朗读课文,分析一棵小树部分:多媒体图片展示配

8、文章片段:学生感情朗读,师生共同赏析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蓬勃生长、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3)、文中在两处作比喻的层次最后都有也许有一天,也不敢信来生!有何作用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4)、最能表达课文主旨的是哪几句(学生小议)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

9、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5)课文最后一层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指导总结)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这一层总述是在前面情景交融、形象描绘的基础上,升华到哲理层面上的点明深化主旨,从特定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历程的基本规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的结论。(6)、作者对生命有什么感悟(指导总结)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

10、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全文表达出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感情。(7)总结归纳文章主题:(指导归纳)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妙语欣赏(师生共议)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美在诗意。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一句诗句,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况。冰心老人诚挚地祝愿,希望我们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真正体验人生的美好。采摘创意(师生共议

11、)作为一篇散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学生研讨归纳)1.选择合适的载体: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的享受。2.语言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两幅画面始终的是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由衷的礼赞。3.写法上匠心独具。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课堂活动(感悟启发,

12、学以致用,通过对散文的赏析,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师:领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对你今后人生有哪些启发呢1、敞开心扉:(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家中经济陷入困境;面临中考我们有很多压力;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面对这些,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在你身边熟悉的亲人、同学、老师中他们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3)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2、互赠名言:将你课外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赠送给同学;3、名家生命感言(多媒体)(五)课外延伸(六)教师寄语: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

13、功失败都有收获,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希望同学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能在你的生命长河中勇敢地藐视困难、直面人生。谈生命教学反思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练、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全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针对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强调朗读。我虽然注重了朗读,但是,从整体来看,朗读两还是不够。在理解内容、分析比喻句的含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因为,学生阅读完之后,好像又懂得了一点意思,有说不出,也说不明白,没办法,只好临时改变主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多次的指导。另外,在品析句子的时候,也花了不少的时间。从这两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缺陷很大。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最迷惑的问题。长期以来,我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想在理解作者的感情的问题上,进一步拓展,但也未能达到要求,在下一篇课文尽可能做得更好。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