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4091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大学网络中心工程硕士医学数据标准结业论文题目: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专业:医疗信息化年级:2013级姓名:张业恒医学数据标准化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卫生信息标准化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首要内容,也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由于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时间、范围、标准)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公共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信息标准化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统一标准,是卫

2、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公共卫生机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普及,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不断推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结合近几年来深圳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参考国外有关的实践事例,认为当前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进行探讨,避免走弯路,从而有重点、有步骤的进行公共卫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卫生信息标准化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首要内容,也是医疗

3、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由于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公共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病人在一个医院的检查结果,在别的医院无法利用,一些专业子系统之间也难以共享信息,“以患者为中心”自然也难以由点到面。因此,公共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建设之初,就必须考虑信息的标准化问题。例如统一医院的HIS系统、规范化数据统计口径等。同时制定各种信息标准,包括标识符标准、通信技术标准、内容和结构标准以及相关的代码数据标

4、准。信息标准化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导致系统互连不互通、共享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安全存在隐患等现象,这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普遍存在。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有国家标准的,优先遵循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则参考国际标准,如有卫生部标准则利用部颁标准;如没有现成标准,在设计方案时要慎重,要考虑到以后的兼容性和便于向国家标准转换。一个城市存在多家医院,用着各自的IT开发商的软件,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

5、,致使开发商各行其事,盲目开发,而各个医院在信息数据,如临床、检验、会诊、转院、护理、服务、保险、社保、银行、药店、管理、行政等方面的信息交换难度很大,信息系统不能进行可保障的联接,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开发商、医院、患者等方面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发生对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生命的误时救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标准化工作滞后于应用,因此,建立卫生信息体系的标准化已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这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思路主要是指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实现主要目标的思路。例如,进行信息化建设要明确目标:

6、是为了单纯供辅助决策用,还是为了供业务部门应用;是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是在此基础上考虑以后工作的需要;是重新建立新的系统,还是在目前系统基础上建设新的系统;是供本地区使用,还是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共用;是建立单一的应用系统,还是建设集成性的综合应用系统等。建设思路决定了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的综合效果,决定了建设项目的水平和层次,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点。在明确了建设思路后,需要制定尽量详尽的业务建设方案。业务建设方案应有项目建设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建设需求、项目总体要求(网络化、标准化、兼容性、先进性、安全性、权限设置、界面要求等)、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合同等。项目一般多由专业计算机

7、公司实施,但由于其对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阻碍了他们对公共卫生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项目提出单位要有专门人员参与实施,做好业务的需求调查,尽可能详尽,把需要解决的图、专业表格、必要的分析要求等一一列出,便于计算机专业的人员了解,利于项目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不断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是信息化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同时,领导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公共卫生

8、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和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要想使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满足实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来配合计算机公司的工作。单纯放手让计算机公司来进行项目建设,很难把一个信息系统建设好,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由于软件公司人员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了解很少,在建设过程中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难免出现偏差,这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员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沟通,使软件人员尽量清楚我们的业务建设。同时,也能使我们的业务人员了解系统建设情况,从而开发出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信息系统。要使建设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要求和需要,需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断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和评价,避免项目建设脱离或

9、偏离实际建设需要。评价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制定,可以多周一次,也可以一月一次。通过不定期的经常性的评价使建设的项目与业务需要密切结合,使建成后的系统满足业务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要发挥作用,最终要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使用。人才,是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其他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最大效用,一方面要引进卫生专业人才,另一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在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使用人员的素质,注意高素质卫生信息人才的引入,加强对现有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加速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学的研究和交流,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四级卫生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正向“五级网络,三级平台”方向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参考文献:1姜捍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271.2杜云祥,张晓梅,王国庆,等.生物医学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研究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14(3):21-24.3胡良平,课题设计与数据分析关键技术与标准模板。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