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438588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生态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设生态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生态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 等重要的地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方能推动整个 社会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由此,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时不我待。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 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为主

2、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建设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在报告第8大部分通篇专题论 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全篇共1361个字。其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 地方达45处,而在十七大报告中却只有28处,这足见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报 告中的分量。在十八大报告中,学习把握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把握三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位一体总布局,报告指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3、伟大复兴,这里的“五位一体就是指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 明建设摆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是十八大的一项 重要突破。其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 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 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 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 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 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

4、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 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再者,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推动资源 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以及土地消耗强度,提 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 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 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 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除此以外,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

5、护力度同样必不可少。良好的生态环 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 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 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 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 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最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 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 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 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 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 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曹丽芃管理学院市场营销2班1610520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