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433991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和维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NFORMIX数据库的常用管理命令约定 命令行中,括起来的内容不是实际要键入的内容,而是要键入的内容的说明。 命令行中,括起来的内容表示是可选项。 命令行中,a | b表示a或b选其中之一,为消除二义性,有时也用a | b 表示。 命令行尾的表示由于排版的限制一行写不下换到下一行,实际输入时可以不换行。 /* */括起来的斜体字表示注释。1. 简介INFORMIX-OnLine Dynamic Server(以下简称OnLine)提供了一个字符窗口界面的集成管理工具onmonitor,通过它可以完成除了数据备份外的大部分常用管理任务。同时,OnLine还提供了一整套命令行管理工具,常用的有以

2、下这些:命 令功 能oninit启动OnLineonmode改变模式和共享内存onstat通过共享内存结构监视OnLine的操作状态oncheck检查、修复、显示OnLine的磁盘结构ondblog改变database的log方式onparams修改逻辑和物理日志的配置参数onspaces修改blobspace和dbspace的配置ontap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工具onarchive比ontape功能更强的备份和恢复工具dbexport将整个database备份成文本文件格式dbimport用文本文件格式的database备份重建databasedbschema显示数据库、表的结构dbacces

3、s字符窗口界面的交互式SQL命令执行环境严格来说,最后四个命令不属于管理工具,但是因为在进行数据库管理时经常用到,所以也在此列出。2. 权限在Informix中,用户root和informix拥有最高的权限,可以执行所有的管理命令,可以查看所有database中的数据。其次是属于informix组的用户,它们可以执行数据库server的启动和关闭等重要的管理命令。其它不在informix组中的用户权限最低,只能执行一般的管理命令。能够用权限比较低的用户完成的操作,尽量不要用root和informix来做,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注销(logout),以防产生安全漏洞。3. onmonitoronmo

4、nitor是一个字符窗口界面的集成管理工具。通过它可以完成以下功能:1 状态监视。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OnLine实例的配置参数;当前和OnLine连接的用户的信息;系统的统计信息;dbspace、chunk、log、database等的信息。2 参数修改。修改ONCONFIG文件的参数,初始化OnLine;增加、删除逻辑日志文件,修改物理日志的大小和位置。3 dbspace管理。创建、删除dbspace和blobspace;增加chunk;对dbspace进行镜像。4 改变模式。数据库的启动、关闭;增加、去除VP进程。5 强制进行Checkpoint操作。6 修改ontape的归档设备路径和参

5、数。7 修改database的log方式。可以说,除了数据备份外的大部分常见管理任务,onmonitor都能完成。但是onmonitor的使用方式比较繁琐,用命令行方式一句话就可以完成的操作,在onmonitor中可能要进多级子菜单才能完成。因此,习惯了使用命令行方式后,一般很少再用onmonitor方式。onmonitor中常用的操作键有以下这些:1 在菜单区时,按空格键,移到下一菜单项。2 在菜单区时,按回车键,选中当前菜单项的功能。3 在菜单区时,每一个菜单项都有一个字母是大写的,按该字母键,直接选中该菜单项的功能。4 在菜单区时,按左/右光标键,移到前/后一个菜单项。某些终端上没有这一

6、功能。5 在菜单区时,按!键,可以执行UNIX Shell命令。6 在功能区时,按ESC键,返回主菜单。7 在功能区时,按interrupt 键(一般定义为C),中断当前命令的执行,返回主菜单。8 在任何时候,按W键,显示关于当前操作的帮助信息。4. dbaccessdbaccess是交互式查询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它进行数据库的查询、建立、删除,数据库表的增加、删除,及表中数据的增加、删除、查询等操作。dbaccess还可以通过sql语句执行数据库操作命令。dbaccess有两种执行方式:交互式方式和命令行方式。在Shell提示符下,直接敲dbaccess不带任何参数,就进入交互式方式。会显示如

7、下主菜单:DBACCESS:Query-language Connection Database Table Session ExitUse SQL query language.-Press CTRL-W for Help-常用的操作键基本和onmonitor相同。常用的操作有:1选择一个数据库:选Database/Select即可选择所需数据库。2创建一个数据库:选Database/Create/键入数据库名/Dbspace/选择一个数据库空间/Create-new-database3删除一个数据库:选Database/Drop/选择要删除的库(当前数据库不可删)/Yes(Y)(确认删除)

8、4选择一个表,并查询字段名:选择表所在数据库/Table/Info/选表/Column。5创建一个表:选择表所在数据库/Table/Create/键入表名/Add/键入字段名/Type/Length/Index/ Nulls/CTRL+C/Build-new-table6删除一个表:选择表所在数据库/Table/Drop/选择要删除的表/Yes(Y)(确认删除)7执行SQL语句:选Query-language/New/键入SQL语句/CTRL+C退出编辑状态/Run 命令行方式的dbaccess可以不进入窗口界面直接执行一组SQL语句,主要用于在shell程序中需要执行SQL命令时。其命令格式

9、为:dbaccess 其中: 用来指定执行SQL命令时的database,对于有些命令,象create database,不需要指定这个参数。 中存放的是要执行的SQL语句。如果不给出这个参数,则把标准输入作为 ,这是经常用的一种情况。例如:想删除database stores7中的table stock,可以执行以下命令:echo drop table stock | dbaccess stores75. OnLine的启动和关闭OnLine共有六种运行模式(Mode):Off-Line, Quiescent, On-Line, Read-Only, Recovery和Shutdown。1

10、Off-Line模式:表示OnLine没有运行。2 Quiescent模式:相当于UNIX操作系统的单用户状态,此时不能进行数据访问,只能进行备份、增删日志文件等管理活动。3 On-Line模式:表示 OnLine处于正常工作(在线)状态,能够向用户提供数据访问服务。4 Read-Only模式:表示当前OnLine处于只读状态,当使用Informix的数据复制(Data Replication)功能时,从服务器(Secondary Server)会处于这种状态。5 Recovery模式:是一种短时间的临时状态。它发生在OnLine从Off-Line向Quiescent模式转移的过程中,在这种模

11、式下,主要完成数据库的快速恢复。6 Shutdown模式:是一种短时间的临时状态。它发生在OnLine从On-Line向Quiescent模式或从On-Line(或Quiescent)向Off-Line模式转移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模式转换命令有两个:1 从Off-Line模式到On-Line模式,即数据库的启动。oninit2 从On-Line模式到Off-Line模式,即数据库的关闭。onmode -ky上面的选项y表示当仍有用户连在Server上时,不再要求确认,直接断开连接。完整的模式转换命令如下图所示:如果需要查询当前Server所处的 模式,可以用以下命令:onstat -如果当前Se

12、rver处于Off-Line模式,会显示:shared memory not initialized for INFORMIXSERVER xxx在其它模式下,会显示出所处的模式,例如:INFORMIX-OnLine Version 7.24.FC5 - On-Line - Up 02:59:21 - 14040 Kbytes6. OnLine的状态查询onstat通过读取OnLine的共享内存结构,来提供关于OnLine的各种统计信息。这些统计信息也可以通过直接访问sysmaster 数据库中的SMI(System Monitoring Interface)表来得到,但是用onstat命令更

13、加直观,这也是Informix的一个优点。onstat命令的选项非常复杂,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1 onstat -列出onstat所有选项的简要说明。2 onstat i进入交互式状态,用命令q退出。3 onstat r 每隔重复执行一次,直至用interrupt key(一般为C)强行中断。缺省为5。4 onstat 显示当前server的版本号、所处的模式、连续运行时间和共享内存的大小。5 onstat V显示当前server的版本信息和产品号。6 onstat c显示当前server启动时使用的配置文件内容。因为在server启动后,配置文件$ONCONFIG可能被修改,因此可能和这里显

14、示的内容不同。7 onstat m显示消息日志文件online.log的最后20行。8 onstat u显示当前用户的情况。9 onstat d显示所有dbspace和chunk的基本情况。包括每个dbspace的名字、由哪些chunk组成、每个chunk的大小、可用空间、是否镜像等等。10 onstat b显示当前buffer区的使用情况。在该命令输出信息的最后,会有XXXX buffer size的字样,这就是OnLine中page的大小(即配置文件中BUFFERS参数的单位)。11 onstat p显示一些统计信息。如一共进行了多少次读写操作,cache的命中率,消耗的CPU资源等。12 onstat l查看逻辑日志和物理日志的大小,使用情况。7. 给dbspace增加新的chunk1应该定期用onstat d命令检查每个dbspace的剩余空间。当发现某个dbspace空间快要用完时,就要及时给它增加新的chunk。2创建新的chunk 。如果采用普通文件作为chunk(cooked file方式),创建一个空文件。然后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