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打胶工艺规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43305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幕墙打胶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幕墙打胶工艺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幕墙打胶工艺规程1 目的与内容对玻璃幕墙制作与施工过程中对打胶技术与作业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幕墙质量。本规范规定了玻璃幕墙的用胶技术、板块装配工艺、工厂及现场涂胶工艺、作业规范及其检验内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构成本规程的条款,规程发布时所列版本均有效,所有规范都会被修订,引用文件须按最新的条款对本规程做出必要的修订。JGJ102-199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CECS127:2001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GB50210-

2、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C/T882-2001幕墙玻璃用接缝用密封胶JC/T883-2001石材幕墙接缝用密封胶GB16776-1997硅硐结构密封胶DBJ08/CT014-2001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GB/T5237-2001铝合金建筑型材GB/T17748-1999铝塑复合板GB/T11944-2002中空玻璃GB/T11614-1999浮法玻璃GB9962-1999夹层玻璃GB/T9963-1998钢化玻璃GB19841-1999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GB17840-1999防弹玻璃GB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T18601-2001天然花岗

3、石板材YS/T429.1-2001铝幕墙板板基YS/T429.2-2001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3适用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北京兴安门窗装饰有限公司建筑幕墙用硅硐结构密封胶(下采用结构胶)使用工艺技术和硅硐耐候密封胶(下采用耐候胶)的施工工艺,不涉及中空玻璃合片用结构胶,引用时参照XA_CS-034-2003中空玻璃合成指导书,本规程属内控标准。规程所指条款为通常作法,具体产品须根据该产品的要求或有特殊设计要求时做具体调整。4胶的类型与选用要求4.1本规程所列的胶指幕墙用硅硐结构密封胶和硅硐耐候密封胶。4.2胶必须在保质期内使用,以保证粘结质量。4.3胶的选用均由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上给出,并指明用

4、胶的型号。4.3.1一般选用硅硐结构密封胶的有:a)隐框(或半隐框时使用玻璃附框)时中空玻璃合片,中空玻璃合片用胶方法按中空玻璃合成指导书执行;b)隐框(或半隐框时使用玻璃附框)时玻璃板材与玻璃附框的粘结;c)全玻璃幕墙肋玻璃与面玻璃的粘结(本施工工艺同耐候胶施工,按7条款执行,5、6条款中不含全玻璃幕墙工程的结构胶施工);d)金属幕墙板块与附框粘结(使用较少)。不同型式的幕墙用采用不同型号的结构胶(如中性胶、酸性胶或特种产品专用系列胶),均需设计人员指出。4.3.2一般选用硅硐耐候密封胶的有:a)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的填缝密封;b)点支式玻璃幕墙的填缝密封;对不同幕墙材料填缝应采用不同型号的耐

5、候胶,对有特殊要求(如阻燃)的建筑部位所选用的耐候胶必须具有该功能。4.4结构胶有双组份和单组份之分。所用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幕墙用结构胶和耐候胶必须配套使用,并与配套铝型材、泡沫填充材料、玻璃及其他直接接触材料做相容性实验,见8.1条款,胶厂家必须出具产品质量保证书。4.5对使用的胶的品牌应有该产品的说明书,且包括该产品对幕墙设计与施工所必须的技术参数。4.6所有使用胶设计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5结构胶对相关材料及组件的要求5.1玻璃、铝单板、铝复合板及石材幕墙用玻璃原片为符合GB11614浮法玻璃规定产品,其他玻璃类型均应符合该产品的标准。产品生产厂家出具合格证明和产品质量十年保证书。铝

6、单板、铝复合板及石材均应满足相应产品的标准。5.2铝材、钢材幕墙用铝合金型材、钢材均应按JGJ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JGJ1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产品生产厂家应提供合格证明和材质单。5.3泡沫填充材料泡沫填充材料为聚乙烯材料,必须与相容性实验用材料一致。5.4清洗剂5.4.1清洗剂一般采用异丙醇(IDA)、丁醇(MEK)和二甲苯(XYLENE),可加水50%配合使用,针对具体项目须选用应按相容性实验。5.4.2溶剂清洗应在良好的通风场所进行,附近不应有烟、火花、电焊和火苗等引燃作业。6结构胶注施工艺过程及要求6.1作业环境6.1.1结构胶应在清洁打胶车间内作业,作业必须使用专用

7、工具。6.1.2作业应在1040,相对温度40%80%环境下使用,并不低于30%,方可获得较佳的粘结效果,具体胶的使用还须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6.1.3对产品的生产日期、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胶缝验算、相容性试验报告核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6.1.4使用胶前,安排好场所,玻璃垫木应平整稳定。6.1.5操作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防火、防爆措施,同时遵守有机溶剂使用的技术安全规定。6.2作业对人员的要求6.2.1实现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熟练的正确操作,打胶员应具有以下条件:a)有高度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性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b)熟悉施工工序,能

8、熟练操作,能看懂工程图纸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c)掌握粘结密封失败后的排故方法和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6.3清洗6.3.1清洁是保证玻璃幕墙板材粘结力的关键工序,也是幕墙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6.3.2用指定的溶剂清洗铝材的粘结面,除去灰尘及污物,清洗宽度为粘胶宽度的1.5倍以上。通常非油性污染物用异丙醇50%,水50%混合溶剂;油性污染物用二甲苯。6.3.3用溶剂浸润一干净不脱毛布块,并不得污染溶剂,顺一个方向擦试被粘表面,在溶剂未发挥之前,立即用第二块干燥洁净的布块把被沾物表面上的溶剂擦去。布块应定期更换,不得有二次污染。使用溶剂时,只能从容器中倒出浸润擦布,不允许反

9、擦布浸入溶洗剂中,以免污染溶剂,更不允许在被粘表面喷洒或涂涮清洗剂,造成清洗剂在被粘表面溢流,引起油污溶解后扩散到更大范围。6.3.4清洗深而窄的部位时,可用干净的布缠绕在合适的工具上,按上述程序擦试。6.3.5每次清洗后,50分钟内必须完成粘结密封部位的作业,否则应重新清洗。6.3.6清洗过的表面不得再次污染,否则应予重新清洗。6.3.7清洗后的检验:使用由清洗剂润湿的洁净布块擦试被检表面,要求布块上必须无任何污染。6.4底漆的使用6.4.1通过相容性实验报告确定是否需用底漆,正确使用底漆有助于原本不易粘合的表面产生强而持续的密封粘合,不用底漆时不执行6.4条款。6.4.2底漆应在溶剂清洗之

10、后,注施结构胶之前使用,并严格按下述方法进行:a)底漆由结构胶厂家配制应用,并提供使用说明书,不同底漆操作要求和条件有所不同,操作时严格按说明书所述方法使用:b)底漆不得施于被粘表面外的区域;c)必须在底漆完全干化后注施结构胶,否则会使粘合能力下降,底漆干化时间取决于环境的温、湿度条件,一般在标准条件下为20分钟左右。底漆赶干化后应立即注施结构胶。6.5注施结构胶6.5.1注胶严格按设计图纸所注尺寸进行,注胶前将清洗好的铝框贴上双面胶带或泡沫垫条,位置应符合图纸,以满足用胶设计强度及胶量。a)双面贴的厚度应比胶缝厚度大1mm,因为放上玻璃后,胶被压缩一般按10%计算,胶条应紧贴粘结面,并随板面

11、保持线条,在玻璃放置前不得撕掉胶条的隔离纸,以防表面污染;b)玻璃板面放到胶条上应一次成功定位,以保证注胶后粘结牢固。c)双面胶带保存环境条件一般为:温度不超过21,湿度不大于50%。6.5.2在注胶之前,先用遮掩胶带将被粘区域外沿的水平表面盖住,以防止在刮胶时污染这些区域。6.5.3选用结构胶分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a)单组份胶可直接从筒状(或肠状)包装中用手动或气动喷枪来注施,气动枪的应调好操作压力(一般不得超过275.8kPa),防止注胶时产生气泡。b)双组份胶须使用专用打胶设备,按规定比例均匀混合(按该产品说明书混合),混合均匀性用蝴蝶试验方法测试,按8.2条款执行,并填写记录。6.5.

12、4结构胶的注施应用应一次完整的操作来完成,合结构胶均匀连续地以圆柱状挤出注胶枪嘴。枪嘴出口直径应小于注胶接口厚度,使枪嘴伸入接口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适度的移动,确保接口内已充满结构胶,以助于减小内部气泡和空穴。6.5.5注胶完成后,应及时用刮刀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内压实,使结构胶与接口的侧边接触,并保证结构胶与被粘表面的充分接触,最后沿同一方向将接口表面刮平整。6.5.6修整完毕,及时除去遮掩胶带。并随即在单元板块上做上标识,标识内容至少应有日期和编号。6.6静置与养护6.6.1静置养护温度在室温1530,相对湿度在50%以上进行,否则会影响固化效果。6.6.2搬动时间和完全固化时间均须

13、在保证操作条件下按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时间进行。6.6.3在运往工地前,须清除玻璃表面的污物,尤其是多余胶粘物。6.6.4现场耐候胶施工完毕,可清除玻璃表面的保护胶带。 7耐候胶的施工工艺7.1耐候胶在工地现场进行。7.2胶缝的厚度和宽度均须在满足设计的条件下。7.3密封前应清洗注胶表面灰尘污物。充分清洁间隙缝,不应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清洁剂可用甲苯或甲基二乙酮。7.4按设计图纸,有泡沫棒填充接缝时,须保证注胶厚度和防止三面胶接(一般措施:在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前,用无粘结胶带铺于缝隙的底部,将缝底与胶分开)。为避免密封胶污染玻璃或铝板,应在缝两侧贴

14、保护胶纸。7.5用手动或气动胶枪均匀连接地注入缝隙,并保证充满。7.6用刮刀用力由上至下将胶刮平。7.7撕去保护胶纸。必要时可用溶剂擦拭。胶在未完全硬化前,不要沾染灰尘和划伤。7.8注意:嵌缝胶的深度(厚度)应小于缝宽度,因为当板材发生相对位移时,胶被拉伸,胶缝越厚,边缘的拉伸变形越大,越容易开裂。7.9全玻璃幕墙的肋玻璃与面玻璃用结构胶粘结也按7.17.7施工。8结构胶使用过程中的检验及要求8.1相容性实验8.1.1在打胶之前,提交有关样品(包括所有将密封胶接触的材料)给密封胶供应商或其代理商,由他们送至试验室进行测试。8.1.2报送有关幕墙节点图,设计风载、玻璃板块之最长短边的数据,提交密封胶供应商或代理商,由他们送至主管部门进行图纸审阅。委托书可参考附件一。8.1.3在得到试验报告及图纸审阅报告后,按照报告内容进行打胶、安装。8.1.4施工时间来严格按密封胶供应商提供的“硅硐密封胶施工工艺指南”有关程序。8.1.5工程结束后,把有关资料送至密封胶供应商,以此申请“工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