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42417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训练-戚同文传(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奉养以孝闻。祖母卒, 昼夜哀号,不食数日,乡里为之感动。始,闻邑人杨悫教授生徒,日过其学舍,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杨悫者,虞城人。力学勤志,不求闻达。不终岁毕诵五经,悫即妻以女弟。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时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 .,遂以“同文”为名字。悫 尝勉之仕.,同文曰:“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悫依将军赵直家,遇疾不起,以家事托同文,即为葬三世数丧。直复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同文纯质尚.信义,人有丧者力

2、拯济之,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 ”由是深为乡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颇有知人鉴,所与游皆一时名士。乐闻人善,未尝言人短。生 平不至京师。长子维任随州书记,迎同文就养,卒于汉东,年七十三。好为诗,有孟诸集 二十卷。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二子维、纶。维,建隆二年,以屯田员外郎为曹王府翊善,累官职方郎中,致仕,卒,年八一。纶自有传。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诚即同文旧居旁造舍百余区,聚书数千卷,延生徒讲习甚盛。诏赐额为本府书院,命纶子奉礼郎舜宾主之,署诚府助教,委本府幕官提举之。(选自宋史列传

3、二一六)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思见混一混一:统B.悫尝勉之仕仕:官职C.同文纯质尚.信义尚:崇尚D.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周:救济答案 B2. 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戚同文“尚信义”的一组是()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好为诗,有孟诸集二十卷D.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即为葬三世数丧生平不至京师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A.B.C.答案 C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戚同文是宋州楚丘人,家里世代为儒生。他幼年时便成了孤儿,祖母把他带到自己的娘 家抚养,同文对待祖母特别讲孝道。祖母去世,他日夜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很受 感动。B. 戚同

4、文生活在后晋末年丧乱时代,他无意做官,只希望国家早日统一,于是他便用“同 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妻兄曾勉励他出仕,同文拒绝了。C. 戚同文为人正直淳朴,崇尚信义,学识出众,经他指点学问的人有很多考中了功名。他的旧居附近后来建成了本府书院。D. 戚同文喜好作诗,官员杨徽之曾经在京城与同文一见如故,与他多有唱和。答案 D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译文:(2) 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译文:(3) 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译文:答案(1)随后立即能够背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就把同文留下来(学习)( 2)

5、(乡里)有不遵守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种道德)的人,同文一定以善道去劝说。( 3)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相互友好,常与他以诗文相互赠答。【参考译文】 戚同文,字同文,是宋州楚丘人,世代为儒生。他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把他带到娘家养 育,同文奉养祖母以孝著称。祖母去世,他日夜悲哀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为之感动。开始时,戚同文听说同县人杨悫教授学生门徒, 有一天去拜访他的学舍, 于是被传授 礼 记,同文随后立即能够背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就把他留下来学习。杨悫是虞 城人,学习勤勉,志向坚定,不求名声显达。不到一年同文就将五经背诵完毕,杨悫把 妹妹嫁给他为妻。 从此同文更加勤奋

6、读书, 多年毫不懈怠。 当时后晋末年丧乱, 他拒绝做官, 却希望统一,于是就用“同文”给自己取字。杨悫曾勉励他出仕,同文说: “先生不做官,同文 我也不做官。 ”杨悫依附赵直家,后来他染病不起,将家事托付同文,同文便替他安葬三代数 人。赵直对同文厚加礼待,为他修筑屋舍聚集门徒,请教的人不远千里而到。向他请教的人 中考取功名的有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等都做了很 高职位的官。戚同文纯正质直崇尚信义,人家有丧事他都尽力拯救接济,宗族乡里贫困的人也予以周 济,冬月时,多次脱下自己的棉衣给贫寒的人。他不积聚钱财,不营建住房,有人劝他,他 总是说:“人生应把行义看得贵重,

7、哪里用得着积财买房! ”由于这样,他深为乡里推崇敬佩。 (乡里)有不遵守尊敬父母、敬爱兄长这种道德的人,同文一定用善道去劝说。他很有知人 之明,与他交游的人都是当时名士。他喜欢听人家的好处,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他一生没有 到过京城。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迎接同文去奉养,同文去世于汉东,享年七十三岁。同文 喜好作诗,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相互友好, 和他有很多诗文相互赠答。戚同文有两个儿子戚维、 戚纶。 戚维在建隆二年, 以屯田员外郎的身份担任曹王府翊善, 屡次升官最后做到职方郎中,后退休,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戚纶自己有自传留下来。大中祥符二年,府民曹诚在靠近戚同文旧居旁边造了一百多所房子,聚集了几千卷书, 邀请读书人讲习学问,风气很为盛行。皇帝下诏赐这个地方为本府书院,命戚纶的儿子奉礼 郎戚舜宾主管书院,任命曹诚做府助教,委托本府官员提拔推举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