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742259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论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附件2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 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一 、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政策法规配套措施21.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法规,认识到位,工作重视,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列入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予以保障。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业务管理2按照机构的职能,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在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具有保障措施。1

2、. 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1、 2. 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领导和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2、 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资源整合机构整合运行机制4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本区域教师进修、教研、教科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等学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立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达不到此项指标要求,不具备参评资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组织领导(续)职责定位机构功能承担任务4具有承担本区域教师教育的有关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功能

3、,成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主要任务如下:1 1.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培训及培训2 管理工作。3 2. 积极参加和推动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4 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3.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6 4. 为本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7 5. 掌握和熟悉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教育行政部8 门提供有关政策咨询服务。二 、基础条件校舍建设占地面积建筑面积39 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符合成人和教师教育特点的独立的办学场

4、地;培训校舍能同时承担300人以上的培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下限分别为10亩和5000平方米。各县根据本县人口规模应达到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分别按2亩/10万人口和1000平方米/10万人口计算。专业教室数量种类功能41. 专业教室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建设,做到够用、适用。突出教师专业特点,达到当地先进水平。2. 具备能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专用语音室、综合实验室、学术报告厅、教育心理实验室等专业教室。资源建设报刊种类图书册数音像资料图书更新使用效率51. 各类报刊不少于80种,图书资料3万册以上,音像资料不少于1500小时。2. 图书音像资

5、料三年内补充更新率15%左右。3. 图书音像资料内容针对性强,利用率较高,有数据档案记载。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基础条件(续)实践基地附属学校实验学校21. 设有附属学校或实验学校等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勇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2. 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发挥充分、良好。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41. 建设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能与互联网相连接的高效实用、并与所辖区域内中小学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电视教学系统与“校校通”相接,开通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实现网上教学。2. 具有百兆以上局域网,带宽不低于100M,10M交换到桌面,与C

6、HINANET或CERNET等国家公用的传输网络连接,网络出口带宽不低于512K;配备浏览、资源存储等功能的专用服务器及保证其正常运行的UPS电源,实现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教学信息。3. 具备符合远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配备不少于80台,最低配置为CPU P450128M内存、20G硬盘的能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机或大屏幕视频投影仪、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不间断电源等设备。4. 向学员及时提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及相关信息,有效支持中小学通过远程手段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自主学习;对学员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5. 具有教学服务设施齐备并较为集中、环境优良、

7、相对独立的学习场所。6. 具有符合远程教育支持服务要求的专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保证远程教育设施的正常运转。7. 符合国家与地方关于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的要求。1. 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的有关标准要求。2. 达不到此项标准,不具备参评资格。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三 、经费投入办学经费办学经费人员经费51. 当地政府财政能够保证办学经费,包括机构建设经费、经常性经费、业务工作经费等。2. 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3. 人员经费做到按人、按时足额拨付。培训经费财政拨款41.

8、 本地政府财政拨付的年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政府财政投入占教师培训经费的60%以上。2. 其他经费筹措渠道畅通。四 、队伍建设领导班子选拔机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23、 1. 领导班子主要成员选拔采取竞争上岗制度,实现任期目标责任制。4、 2. 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50岁,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5、 称。6、 3. 领导班子成员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7、 能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人员构成结构比例21. 机构人员包括专兼职教师、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2. 专职教师及专职业务人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70

9、%。3. 结构合理,人员精干。专职教师教师比例教师管理能力水平学历状况职称比例81. 专职教师数达到所在地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5左右。2. 专职教师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实行动态管理。3. 专职教师具有从事中小学教育3年以上工作经历。4.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5. 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继续教育活动。6. 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7.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5%以上,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10%以上。8. 中、高级职称比例占教师

10、总数的80%以上,其中高级教师占40%以上。9. 特级教师或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至少2人以上。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队伍建设(续)兼职教师比例结构工作内容目标绩效41. 兼职教师人数与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1 。2. 广泛聘请有关高等学校(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源广泛,结构合理。3. 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签有聘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4. 具有明确的兼职教师工作任务和内容,兼

11、职教师参加机构组织的活动每人每年不低于30学时。5. 兼职教师作用发挥突出,工作成绩显著。五 、过程管理制度建设目标责任规章制度21. 具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制。2.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执行良好。师资管理目标规划 管理机制21. 具有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和管理机制,执行良好。100%教师有进修规划;2. 有效组织教职工学习和提高,提供经费、时间等方面支持。3. 制定专任教师到中小学定期蹲点、挂职制度,并认真落实。培训规划科学性操作性21.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2. 规划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可行性。质量监控监控制

12、度检查制度评估制度21.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质量监控、检查、评估制度,保证各类教师培训规范有序。2. 有过程资料,培训学员满意度高,执行效果良好。3. 制定改进措施,培训质量不断提高。培训管理信息化规范化21. 建立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和本校教师业务进修档案,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2. 各类档案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分类合理,符合上级档案管理要求。3. 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4. 学分登记率100%,培训活动登记及时、规范、无差错,不弄虚作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六 、功能发挥各类培训培训管理培训效果新教师培训2覆盖面达100%,有过程

13、档案资料,效果良好。教师岗位培训2覆盖面达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较好。骨干教师培训2有骨干教师培训计划,95%以上骨干教师能够按计划接受各种层次培训,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教育技术培训21. 有教育技术全员培训计划。2. 五年期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学历培训21. 有效组织和支持本区域内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历补偿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且学用一致,效果良好。2. 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逐年稳步提高。新课程培训21. 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组织和支持新课程岗前培训,新课程岗前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突出。2. 采取多种形式,

14、有效组织新课程研修活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稳步提高。全员培训21. 制定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计划。2. 所辖区域中小学教师五年一轮的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校长培训21. 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区域校长培训规划。2. 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和支持校长培训,培训率达到95%以上,有过程档案资料,效果较好。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权重(分值)评 估 标 准备 注功能发挥(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31. 近三年内,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5项以上,其中取得市级以上课题立项资格不少于2项。2. 每年至少组织2次本区域内教师教科研成果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培训模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