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42060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孔桩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条件、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安邵高速TJ1标桥梁桩基工程的钻孔灌注桩钢筋施工。2、编制依据2.1安邵高速公路TJ1标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第三册桥梁、涵洞设计图;2.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它交通部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2.3湖南省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3、施工工艺3.1、钢筋进料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钢筋在工程结构方面和受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结构物体有的很大,而出厂的钢筋一般每根长在9-12m左右,故而在使用时钢筋需要焊接。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

2、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进场时,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使用试验报告单,钢筋堆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3.2、钢筋加工一般要求钢筋在下料时,应进行除锈和去污;钢筋应平直,无弯折。加工后的钢筋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受拉光圆钢筋的末端作成180的半圆型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不小于2.5d,弯钩的直线段不小于3d。受拉带肋钢筋的末端作成直角型弯钩,钩端的直线段不小于10d,直钩的弯曲直径不小于4 d。一般结构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的末端应有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2.5d,弯钩直线段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d。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10 d。弯钩的形式,如无设

3、计要求,可按下图一(a)、(b)加工,有抗震要求的,应按图一(c)加工。图一:箍筋弯钩形式(a) 90/ 180 (b ) 90/90(c) 135/135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形状夸曲部位夸曲角度形状图弯曲直径D平直部分长度备 注末端弯钩18002.5d3dd 为钢筋直径9004d10d中间弯钩900以下各类钢筋 20d2.3、钢筋焊接一般要求2.3.1、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2.3.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2.3.3、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钢筋交叉连接,无电阻电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各种预埋T型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

4、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电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能用作水平钢筋和斜钢筋的连接。2.3.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应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2.3.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2.3.6、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2.3.7、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5、。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2.3.8、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具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生锈的措施。2.3.9、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为50%,受压区则不受限制(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是指35d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2.3.10、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2.3.11、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雪

6、、雨、严寒设施。2.4、钢筋骨架制作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分节制作。(1)采用胎具成型法: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每组胎具由上横梁、立梁和底梁三部分构成。上横梁和立梁分别通过插轴、角钢与底梁连接,并与焊在底梁上的钢板组合成同直径、同主筋根数、有凹槽的胎模。每个胎模的间距为设计加劲箍筋的距离,即按每节钢筋骨架的加劲箍筋数量设立胎具。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主筋接头双面焊缝的长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并不小于10cm,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2)钢筋骨架保护层的

7、设置焊接钢筋“耳朵”:钢筋“耳朵”用断头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弯制而成,长度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8cm,焊在骨架主筋外侧。沿钻孔竖向每隔4米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个“耳朵”,具体施作方法参考设计图,当钢筋笼长度大于15m时,“耳朵”应加密布设,纵向间距不大于100cm,环向间距不大于50cm,并错位布置。2.5、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1)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

8、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2)钢筋笼入孔时,由吊车配合钻机吊装。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长度大于6m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采用焊接或直螺纹套筒冷轧连接。采用焊接时上

9、、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先焊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再焊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必须按50错开20d焊接。接头焊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孔中心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钢筋笼定位后,在4h内浇筑混凝土,防止坍孔。3、质量控制钢筋位置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锚碇、墩台、柱20灌注桩20箍筋、

10、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0,-20钢筋骨架尺寸长10宽、高或直径5弯起钢筋位置20保护层厚度柱、梁、拱肋5基础、锚碇、墩台10板33.1闪光对焊接头3.1.1、在同条件下完成并经外观检测合格的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每批从中抽取10%的接头并不少于10个试验,检查结果应满足验收标准。3.1.2、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其弯折不得大于4度。3.1.3、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同时不大于2mm。3.1.4、每批焊接钢筋中切取6个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

11、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3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3.2、电弧焊接头3.2.1、在同条件下完成并经外观检测合格的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3.2.2、外观检查应符合: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及接头偏差、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表E-2-2表中的要求;坡口焊及熔槽帮条焊接头,其焊缝加强高度不大于3mm。3.2.3、从成品中每批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

12、量的试件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合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则确认该批焊接接头为不合格品。4、安全措施4.1严格执行机械的操作规程,要求钢筋加工人机固定,操作人员参加培训,持证上岗,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械。 4.2钢筋长料运输时要注意安全,慢转身以免磕碰他人。4.3钢筋断料时,在机械未达到正常运转时不得断料,切料时必须使用切刀的中下部,紧握钢筋对准刀口迅速送入,切短料时手要与切刀保持15CM以上的距离,如果手握端小于40CM时,要用套桶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4.4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杂物和短头。4.5钢筋棚内和料场架设的夜间施工照明灯要加防护罩,不得用裸线用做导线,料场架设的照明灯距地不得少于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