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1646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徐颖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课题的提出(一)背景1、对目前教育形式和“变式教育”的结识新课程原则提出:“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现代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差别因材施教,增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独创性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教育者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也要协助每一位学生充足发展。究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别,运用多种措施、发明多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明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积极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是需要在学生形成初步知识和技能后加

2、以应用的实践训练,即解题。以其来加深和巩固已获知识,那么如何的问题训练可以既协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而又不重蹈“题海”呢?“变式教学”是较好的载体,符合时代的规定。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积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构造的一部分,数学课堂的“变式教学”,既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概念系统)、数学思想与数学措施,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变式教学”环绕一两道数学问题中所需反映的数学实质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变化,使学生得以掌握与提高,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转换、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业承当培养创新能力的有益途径之一。、对教学现状的考虑从初中数学现状来

3、看,“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仍是主导模式,基本上是“狂轰乱炸”的“题海”战术“沉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过程,这种“反复低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使相称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的爱好。思维变的狭窄,对所学知识往往只注重数学表象,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核心数学思想。这些促使我们思考:实行如何的数学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概念系统)、数学思想与数学措施,又能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核心作用,提高数学能力呢?(二)课题的提出针对以上背景,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规定,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

4、握学习的措施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自3月我们小组开始承当了区教研室的教研课题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的实践与思考的研究这项工作以来,组内全体成员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井然有序地环绕这一研究课题展动工作。但愿摸索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方略及机制,增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目前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何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和谐地生成,必然成为我们考虑的焦点。课程改革更多关注“成人”与“成才”的和谐规定我们的教育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平等性。我们提出的“变式教学”无疑适应这一规定,该

5、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有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教学的使命是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见物不见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身心自然、和谐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目前,更注重面向学生的将来。因此,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都能进一步得以伸展,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3、有助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一种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互相作用的推动过程。由于参与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也许性的

6、存在,教育过程的推动就是在多种也许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觉得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和解决好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生成的关系。二、课题的理论根据“变式”在心理学觉得,其含义是变换材料的浮现形式在教学中是指在引导学生认知事物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的直观材料或者事例的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时隐时现,而本质属性保持恒定。它遵循“目的导向、启迪思维、暴露过程、主体参与、摸索创新”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因此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其一,是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学习”理论,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措施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

7、。其二,个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发现个性是表白个人对社会自主发明关系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特性。个性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教育中注重受教育者的需要、爱好、自由和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增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的教育。其三,启发性教育理论,国内古代有关教学论的著作礼记学记中所指出的“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引导、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对的地获取知识。第四,人的主体理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国内的基本教育理念。倡导张扬人的个性,发挥人的主体能力,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五,迁移理论,以次来指引教学过程中,如何充足运用正迁移的强

8、化,尽量避免负迁移的干扰。三、研究目的以“变式教学”为研究平台,全面贯切新课程原则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充足展示个性和潜力,激发学生潜能多元化发展,让全体学生都能最后成为对全社会有用的人。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如何运用学校既有的多种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足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设数学变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步,激发她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发明欲,从而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效益的目的,增长数学实践的本领的同步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在严格控制学生活动总量,减轻学习承当的前提下,使全体学生数学素质获得更为

9、全面的发展,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有所提高。四、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1、研究学生:着重研究平时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发现局限性和缺憾,然后着力通过数学变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加以克服,观测克服的限度,再加以改善,总结经验,试图发现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2、研究教法:给出不同条件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研究教学:不同的课型该用哪种模式体现“变式教学”的精神。五、实行研究原则本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主体性、发展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优化性、民主平等性、问题探究等原则。五

10、、实行研究原则本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主体性、发展性、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优化性、民主平等性、问题探究等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实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在她们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实现。2、发展性原则: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心理、生理、知识、能力、经验都处在发展中,尚不成熟。这种发展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的发展。二是人格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两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在课题研究时,要以整体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要切实把握好具体每个环节,解决好整体与部分、

11、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4、创新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锐意进取,敢于开拓。敢于冲破老式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樊篱。用新异的教学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如下三点;一是选择多种结论的问题,否则学生思维容易限于绝地。二是开导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精确性,特别要在变通性上下工夫。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种问题的合理假设越多,其创新能力就越大。5、开放性原则:变式教学过程是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一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是开放的;二是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四是教学措施不能满足于课本、

12、权威教案等。6、优化性原则。优化性原则指的是在研究中,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即尽量地减少多种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效益。、民主平等性原则:强调教育过程要形成有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强调平等,如,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生生关系等。8、问题探究原则:在课堂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摸索新知。“变式教学”强调变换条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旧知,获得新智、训练思维。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伙探究,强调发挥团队精神。六、研究措施由于本课题是探讨一种教学措施对课堂效益提高的影响,根据这一实际状况,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形式上,我将采用

13、尝试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措施;在研究过程中,我将通过记录比较课后作业的精确度,每一章节的单元测验试卷和配套试题的测验成果,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限度来辨别和鉴定提高数学课堂效益的限度,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数学课堂效益的提高与否有关或一致,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七、研究的程序实验在环节上大体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月至月)、拟定研究课题、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4、进行课题可行性研究(重点、难点)论证。5、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模仿运用。具体可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温习、平时自习、一段时间后复习入手,规定学生平时注意观测问题、

14、思考问题、归纳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看待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予以肯定以及鼓励评价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欲望,增进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行阶段(1月至5月)1、记录学生学习的反馈状况,登记每一单元测验的成果和每一章的评估成果等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合适的筛选。2、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材料。、“变式教学”课堂报告。4、总结、反思、改善,构建数学“变式教学”新模式。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5月至6月)、整顿材料并运用记录方面的知识,进行计算、对比,通过对成果分析,予以实验研究一种理性的评价。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八、研究的具体方略1教育理论的学习自从课题构成立

15、以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学习活动,学习了许多资料,重要资料有数学课程原则,数学课程原则解题,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运用互联网上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料。八、研究的具体方略1教育理论的学习自从课题构成立以来,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学习活动,学习了许多资料,重要资料有数学课程原则,数学课程原则解题,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运用互联网上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料。2实验活动的展开根据课题所采用“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改善、实践、研讨、总结”的研究措施。一方面学习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制定研究内容。(1)开展集体学习。课程原则中强调要对数学学习有关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数学有恰当的结识,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目的的变迁,充足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此外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也强调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打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全面客观地掌握知识,结识数学,发展生活中的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学活用,发展学生的能力。(2)实验阶段。对变式训练的内容进行研究,由张凌云、尹秀凤推出两节公开课。在展示在哪教学内容上使用变式训练教学。张凌云主讲垂直与弦的直径专项课,由单纯的数学题目上的计算,证明和判断,到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比求石拱桥所在圆的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