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4042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状况在工业化、城乡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同步推动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同步也是重大发展战略目的。吉林省地处世界出名的黄金玉米带,土质肥沃、物产丰富、资源雄厚,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充足开发运用农业生产和资源优势,运用工业化的实践和理念,加快推动吉林的农业现代化,对富民强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经济强省转变和增进吉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坚实的基本和明显优势近年来,吉林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步,把调节农业产业构造、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做为重要任务来抓,总体布暑,梯次推动,

2、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获得新成绩和新突破,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本。(一)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吉林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使粮食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连年跃升新台阶。十五时期,全省年均粮食产量460亿斤,“十一五”提高到532.6亿斤,在粮食生产稳定跃上500亿斤台阶后,“十二五”期间,粮食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 粮食总产量由上年的568.5亿斤增长到634.2亿斤,粮食总产量又达到68.6亿斤。全省粮食又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0.2亿斤,跃上700亿斤新台阶,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我省的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5左右,玉米单产、人均占有量

3、、商品量和调出量持续近年占全国首位。近年来,我省相继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菲律宾、朝鲜等国家建立了8个以玉米、水稻、大豆种植为主的示范农场以及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合同租地面积已达65万公顷,这标志着吉林省农业方面的产业优势、装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海外农业合伙开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二) 农业生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贯彻,全省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农业产值1658亿元,增长143%,林业产值98.10亿元,增长19.8%,牧业产值11036亿元,增长5.2

4、%,渔业产值3414亿元,增长9% 。目前,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895个,有机食品318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1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50多万亩。全年全省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量达到3520万吨。(三)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改善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重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长,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9.59万台,比上年增长129%,机电井、节水灌溉机械也分别比上年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9万公顷。大中型机引农具、联合收割机、水稻机动插秧机、机动脱粒机、农用载重汽车等均有较大幅度的

5、增长。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6.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四)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不断发育壮大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省的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突出亮点。目前,全省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公司4户,省级重点龙头公司44户,市级重点龙头公司114户,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000多种,省级以上重点龙头公司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国家级品牌数量6个。全省粮食加工量达1560万吨,比增长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畜禽屠宰加工量达.8亿头(只),比增长0.2亿头(只),实现销售收入835亿元;中药材加工量48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全

6、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估计末,将突破400亿元大关。吉林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玉米加工转化基地,有一大批玉米深加工公司和畜产品加工公司,淀粉、食用酒精等食品加工产品、化工醇等产量居世界首位。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大成集团、皓月集团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型公司。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与汽车、石化产业“三足鼎立”的支柱产业。(五)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农民收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省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7、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从以来,全省农民纯收入及其增幅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平均增幅达到14.6。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初次突破60元大关,达到6237.4元,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又分别达到710元和58.17元,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9000元大关,实现连年大幅度增长。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虽然近年来我省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工业化、城乡化推动的速度相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仍然是“三化”中的单薄环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老式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与世界上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以农户为单位的半自给自足的

8、自然经济格局仍未变化,集约化限度低,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场或民营公司少,生产经营单位过于细碎,经营规模不大,既不利于机械操作,也不利于科技推广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在耕作方式上畜力和人力操作仍占相称大的比重,因此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二) 龙头公司与国内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与山东、河南等省份相比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一是产业链条短,龙头公司带动农户作用不强,集约化限度不高,真正有影响力有出名度的名、优、特、新绿色产品少。二是龙头公司与农户间联系还不够紧密,绝大多数没有订单和稳定的契约关系,仍然是一种市场交易关系,关联度低。三是加工产品研发滞后,精深

9、加工不够。与国外相比,美国的玉米深加工可加工出多种产品,而我们重要加工淀粉和酒精等1多种品种,瑞士雀巢集团和美国菲利浦?莫里斯集团年销售收入可达500亿美元,而吉林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年销售收入也只有10多亿元,差距很大。(三) 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农业科技原创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0的水平,重要因素一是成果实用性不高和公益性推广不到位;二是从事农业第一线的科技推广人员局限性,平均每人承当19万亩耕地,低于全国每万亩配一名农技人员的规定;三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全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7.3年,多数农民对原则化种养技术接受能

10、力较低;四是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四) 农业组织化限度不高虽然我省农村合伙经济组织经历了由缓慢发展到迅速发展的转变,但农村合伙经济组织目前仅有5000多家,全省平均2个村才有一种农民专业合伙组织,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并且重要是环绕种养业等老式农业生产建立的合伙社比重大,约占合伙社总数的80,从事产品加工、仓储、运销、资金互助等方面的合伙社比例很低。总体来看,农村合伙经济组织经营规模小,自身经济实力弱,社员与合伙社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五) 政府的服务作用较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应当重要是服务,但目前却偏重管理,体现重要是

11、有些功能缺位和越位,有些应当由政府做的,政府却没有做到或做好。应当由市场来解决的,政府却来插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重要体现是社会化服务组织少、规模小、不配套。如:对农业产前的信息提供不够,不及时;对产中的各环节技术指引上不去,不配套;对产后的销售、经营、管理服务跟不上,对农民生产经营还缺少有效的引导机制、调控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特别是缺少像国外农协这样的农民合伙组织来保护农民的利益,也缺少行业协会来保护公司的利益,我们的行业协会许多都在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目前,农业产业革命和农业现代化正在全球范畴迅速扩展,国内的城乡化进程带来了旺盛的农

12、产品消费需求,以及食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拉动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不断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应在已有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基本上,鼓足干劲、顺势而动,用工业化的实践和理念,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向新的目的迈进。(一)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本一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要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黑土资源保护开发运用,实行土壤肥力培肥补偿,增长耕地土壤肥力。实行保护性耕作,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切实提高农业投入的运用效率。二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加强对既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充足发挥既有农业基本设施的潜力。三是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对农机购买采用更优惠的补贴政策,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全过程、多领域机械化。四

13、是建设高原则农田。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加大基本农田的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力度,把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原则农田。(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伙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限度农民合伙经济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多种问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弱势农民面对强势市场的重要平台。要大力引导、扶持、哺育和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伙组织,如专业农民协会、商品协会、“公司十农户”经营组织、互助组、家庭农场、以及以资金、技术、土地、机械入股的民营农场等。要推动专业合伙社、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伙组织更加进一步地融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让农民

14、广泛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并合理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充足发挥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同步要注重转换政府农业管理职能,加强农业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尽快从过多的行政管理中解脱出来,把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交给农民和农民专业经济组织来办。(三)加快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发展农业科技向农民投资是国家对农民、农业和农村最有效的支持。近年来我省的农村科技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7的科技进步奉献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阐明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潜力还很大。国外农业发展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韩国的三级农业服务机构集行政、科研、推广和培训为一体,统一管理、程序简化、领导集中、

15、统筹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部门之间的摩擦和推诿,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之一,为韩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老式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和更新会加快,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奉献率会越来越高。因此,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尽快建立可行的农业科技推广长效机制。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保证基本研究在重要领域优势的基本上,对一般应用性开发研究要大胆推向社会,形成多元化的科研推广体系。要支持民营公司投资于农业科技领域,参与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运用,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观念和技能,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和普及,以高效的运作增进

16、农业科技生产力的转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尽快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奉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为重要。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虽然我省在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但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技水平和从业技能普遍低的状况还没有变化,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吸取、消化、接受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据调查,在既有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4.8,想接受培训的占5.7%,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职业技能方面,我们尚有诸多工作要做。因此要整合既有涉农部门和农村各类教育资源,改革和创新农村教育体制,加快建立各层次职业教育互相衔接、注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