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39878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健康知识调查报告健康知识调查报告一一、问卷评价本问卷主要综合考察学生对健康理论知识和行为的了解,考 察学生健康行为的方法和理念。题目表述规范、问卷容量恰当、 覆盖面的合理性,材料选取严谨科学,是学生健康教育的水平测 试。本试题主要考察健康理论知识和行为的一些基本理念。分为 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两大部分。设计到了读书、写字、生活中的 健康卫生。穿插了一些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突出对生活中的行 为的理解的考察。体现了健康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考点分布均匀,对学生的健康教 育的学习发展作定量的评价。问卷类型型有判断题,分为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两大部分。

2、 题型比例合理性,问卷面设计特点是知识跨度比较大。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第一部分。健康知识部分,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不符合要求外, 大部分学生都能了解基本的健康常识。第二部分。健康行为部分。问卷调查之前,提醒学生要按自 己平日里的行为回答。部分学生能养成刷牙的习惯,能正确的选 择牙膏、牙刷,但在采取刷牙的方式上问题比较多。大部分学生 能养成定吃饭的习惯,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但对看书的习惯、 喝水的习惯和保持手干净的习惯方面表现不是很好,有待加强。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从问卷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健康教育接受的不少,但 是在能按要求做到的却不是很多。提示了今后健康教育尽量多进 行,促进学生在生

3、活中和学习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健康理论知识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在教育实践 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 育。健康知识调查报告二随着社会发展,发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 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行 为具有重大的的现实意义。因此,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 析其形成原因,并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迫在眉睫。我们如青学校 针对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和健康行为进行了问卷 考核。通过考核发现主要存在以下的健康现状:一、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

4、升趋势,面对考试, 很多学生情绪紧张,考试失败了,不能用积极端正的态度正确对 待,而是萎靡不正。对于课堂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总是做 些投机取巧,不知道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情 烦闷时,也不知道寻找合理的解脱方法,而是对家人,同学无理 取闹,乱发脾气,有时甚至采用极端暴力的方法解决。二、缺乏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知识,口渴时乱用同学水杯, 跟同学说话,唾液满天飞,脸和手总是脏兮兮的,指甲很长了不 知道修剪,口中有痰就随便吐在地上墙上,吃东西不知道先洗手; 身上有臭味也不知道洗澡;口臭很严重都不知道刷牙,不小心被 狗咬伤了,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三、缺乏合理营养和健康的知识。有些同

5、学生病硬拖着,有 的自行购药物治疗,服药时用茶水;还有的同学枉顾自身健康,耍 酷偷学抽烟;不仅如此,很多同学存在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他们 偏食挑食,例如有的同学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猛吃,遇到不喜 欢吃的菜就不吃。四、缺乏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有些同学不知道爱护周围环 境,随意伤害小动物,踩踏草坪,采摘花朵,不仅如此,有的同 学还随手乱扔垃圾。五、缺乏体育运动和健康知识,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也知 之甚少。对平常的体育课和课间广播操,总是敷衍了事甚至找借 口逃脱;对于自身的心,肺,胃肠,大脑等主要器官所在的位置和 基本生理功能,完全一无所知,更不懂得如何爱护这些器官。六、缺乏对日常疾病的预防,例如小

6、学阶段常见病的预防: 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异常弯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 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蛔虫、蛲虫、钩虫、鞭虫。常见肠道 传染病的预防:肝炎、菌痢。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流感。七、缺乏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八、缺乏心理卫生,不知道如何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赖于学校教育,有赖于老师培养, 同时也有赖于社区的环境和家庭的氛围,我们要努力推行 “以学 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社会, 学校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一致的健康心理,充分发挥社区的 力量,向家长,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教育,尽力保障学生 的心理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红得到健康的发展, 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 心理问题,共同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