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382831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法 城市计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既不能脱离城市环境逐年恶化的现实,更不能抛开宜居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为了提升学生对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从城市环境的角度对城市计划进行审阅的能力,本文剖析了城市计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计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必须性,并论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计划的关系及教学关键。城市计划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 宜居环境 人才培养一、开设城市计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必须性计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是对区域计划、部门性计划、产业计划等的实施所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计评价,并在不利情况下提出改善意见或替换方案的过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计划形成早期就参加其中,并贯穿一直,作为政府部

2、门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计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战略层次上关键论证计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并从总量控制的角度提出计划中的可行项目和限制项目。1.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计划专业的结合。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第二章第八条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城市建设的相关专题计划,应该在该专题计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题计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汇报书”。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城镇计划法第一章第四条要求:“编

3、制计划应该注意保护改进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省和综合利用,预防污染和其它公害。在计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该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2.城市计划实践及教学中的现实需求。对城市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各个层次的城市发展计划中前瞻性地考虑环境影响,避免或降低不利的环境影响,从根本上处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但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城市计划实践的现实所趋。即使城市计划专业人才不需要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师,不过在城市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识和知识,能够增强城市环境教学内容对城市计划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升计划工作者的综合计划能力和计划结果的质

4、量,和计划结果的成功审批。3.城市计划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城市计划建设工作的完成,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人民发明良好的、健康的、有文化的居住环境。这就要求城市计划工作者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准则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两方面着眼,合理选择适于开展城市建设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着力营造城市内部的人工生态环境,经过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建筑物合理布局、减灾方法等手段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经过合理的城市计划,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做到对外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内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城镇一体化

5、的城市乡村关系和城市体系。二、城市计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关键以城市总体计划为例城市总体计划关键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宏观性、方向性和全局性问题,比如城市性质和职能、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功效的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等,并对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专题或部门性问题提出引导性、控制性的框架,以指导部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这些内容通常是经过土地利用政策影响供求关系,对开发活动在整体上起到引导作用。城市总体计划和城市环境关系亲密,依据城市总体计划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关键关键有以下几点:1.针对计划内容中确实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并划定城市计划区范围;提出计划区内城市人口公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

6、空间布局,功效分区和市中心、区中心位置。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这两方面计划内容的环境影响含有长久性、宏观性和计划性,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可连续发展的标准,突出强调这两方面不但应对于整个城市,而且应对于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连续发展的影响。2.计划内容中确实定关键交通设施的位置,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走向,关键交叉口形式;确定城市地铁、轻轨走向及车站位置;确定关键广场、停车场位置、容量;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信、燃气、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这两个方面关键包括城市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这些计划内容的实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居民生活质量关

7、系最为亲密,也是现在城市环境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加强在城市总体计划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意识,是从源头上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好路径;同时,这两方面问题的处理也可为下一步开展详细市政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指导和技术支持。市政公用设施专题计划实施评价的关键应放在交通、能源、水务、环卫计划方面。3.计划内容中确实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及防治污染方法;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风貌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方法,历史文化名城专门保护计划。这四个方面包括城市生态、环境、景观等保护和建设,

8、是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有力确保。此方面的教学关键应放在计划目标的可实现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相容性,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公众对此计划目标的支持力度。4.针对计划内容中确实定城市防灾要求、计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在教学中应着重分析计划的不确定性及环境风险,并强调从计划层次采取降低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及环境风险的方法和预案。5.计划内容中确实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标准,提出改进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方法;综合协调市区和郊区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这两方面关系到计划区内不一样地域之间、计划区内外不一样地域之间发展机会的公平。在教学中应

9、着重注意可能的社会影响方面。6.计划内容中的编制近期建设计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布署。可看成是城市计划总体目标的近期实现,教学中应突出近期建设计划和总体计划的关系研究,和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三、结语城市计划是实施城市可连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在城市计划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是确保城市可连续发展的主要一环。利用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对城市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尤其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特点、资源水平及城市未来可连续发展的研究,能够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预计,提出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方法及对应的替换方案,克服因城市计划中某一战略盲目实施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最终实现城市计划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