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7375469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关于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中选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屡次提到: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并指出: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预示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统筹城乡开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举措。下面,结合我区实际,就如何加快全区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区农村城镇化建设开展现状泰安市岱岳区地处山东省中部,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南临孔子故里曲阜,全区辖15个乡

2、镇,2个街道办事处,18个居民委员会,647个行政村,28.4万户,人口89.8万人,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进入新千年,特别是岱岳新城区建成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本着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那么,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至2022年十年间全区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1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6万人。截止到2022年末,全区镇区占地面积到达129平方公里,镇区总户数超过13.5万户,常驻总人口接近46万人,城镇化率到达52%,如果按照城镇户籍人口计算全区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均低于全

3、国52.6%、全省52.4%和全市52.6%平均水平,在全市六个县市区中处于中下游水平。二、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正直全区上下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工业化为目标,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二次创业思想,大力实施“一区两园五片区域特色经济开展战略,后发赶超,加速开展,加快“强区富民、振兴岱岳进程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助推片区开展,实现工业化,打造魅力岱岳,建设幸福岱岳,创立和谐岱岳的客观要求,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开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具有重要

4、战略意义。十八大后,全国各地都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省委省政府也召开规格较高的专题会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出台了?山东省城镇化开展纲要(2022-2022年)?。就我区而言,无论是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开展开展战略实施,还是从率先或与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考虑,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开展机遇。早行动、早受益、早开展。否那么,我们将错失一次实现争先进位,缩小差距,跨越开展的最正确时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穷追猛赶,最终“被增长“被拉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是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富裕岱岳的强劲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

5、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开展的城镇化。能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发挥城镇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开展。就当前而言,新型城镇化是我区调结构、转方式、促开展的重要引擎,是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经济快速开展的持久动力。据2022年的统计资料分析,在目前消费水平下:由农民变为城镇居民每增加一人,可增加1.1万元的消费支出,40万元的根底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如果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新增1亿元的消费支出,36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如果到2022年城镇化率到达?山东省城镇化开展纲要(2022-2022年)?提出的56%的目标,全区将

6、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万人、新增就业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万元,效劳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GDP总量突破400亿元。由此可见,推进城镇化既能增加投资,又能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对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是明显的,影响是长久的,潜力是巨大的。二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开展,构建“和谐岱岳的有效途径。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开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困难。要富裕农民,要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城镇化这是一个大方向、大趋势。农民收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7、,难以靠农业的有限回报实现收入总量的较大增长。因此,统筹城乡开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不仅有利于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集聚和集约化开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效劳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开展格局。三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是改善民生,打造“幸福岱岳的有力保障。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未来7

8、年是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移居城镇,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农民最大的梦想,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用工需求,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使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向农村拓展、公共效劳向农村覆盖,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效劳,促进城乡公共效劳均等化,使城乡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共享城市现代文明。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步伐也就加快了,幸福感随之也就增强了。四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是建设和

9、谐生态,实现“魅力岱岳的有力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在城镇社区化的集中安置,形成新的村镇,扩大原有城镇规模,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表达了“以人为本的开展理念,建成环境优美整洁、产业结构完整、各地具有开展特色、根底设施良好、公共效劳完备、社会事业开展均衡的空间和区域,为建设“魅力岱岳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前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前一阶段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乏,主要表现为: 在思想认识

10、上存有片面性。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造城,就是拆旧房、盖高楼、占农田、扩城区、建新城,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理解不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因此,在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要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在贯

11、彻落实上缺少主动性。认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当前区、镇财政比较紧张,综合实力较弱,需要稳固的薄弱环节很多,面临的开展压力还很重,全靠国家投入和上级支持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美好新岱岳。在具体行动上欠缺科学性。在具体工作中,急功近利,求急图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面上突破,轻整体推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建设新型农村城镇化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至少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必须克服求急图快的倾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12、,从现有条件出发,按照规划,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原那么,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四、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是中央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综合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针对前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缺乏,建议在下一步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几项原那么: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那么。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必须立足当地实情,从实际出发,选准开展目标和开展路径。我区各乡镇街道、村居地域差异较大,经济开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状况和环境根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按照片区开展规划,结合

13、自身优势和特色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开展战略及政策措施,打造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新型城镇。二、坚持城乡统筹的原那么。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症结所在。因此,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破除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同步、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开展格局,走活城乡这盘棋,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开展。三、坚持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针对目前开展中过度依赖低本钱资源进行数量扩张与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要提升开展质量,推进城镇化必须转变开展方式,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节约土地,控制污染,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

14、济高效、社会和谐、绿色开展的路子,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开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的根本目的。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加强完善根底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大力开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和增收、创业等可持续开展问题,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走宜居宜业宜开展的城镇化道路。镇村干部是城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真正的“一线指挥员。工作中必须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着力搞好规划,科学引领,架起城镇化开展的龙头。城乡开展,规划先行。新型农村城镇化能否扎实推进,持续开

15、展首先取决于城镇的规划。因此,各级各单位尤其是各乡镇街道应摆脱行政区划的束缚,牢固树立“全域岱岳一盘棋的理念,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片区开展框架和“四化同步的要求,对原有规划进行认真审核和修编,以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操作性和约束力。编制的规划,要充分表达先进的开展理念。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着眼于资源能源节约、根底设施完善、公共效劳健全、人流物流便捷、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兴旺、城镇管理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等现代化开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和城镇建设。一方面规划需具备“四性:一是全面性。规划要全面系统,既要包括产业开展又要

16、包括城镇建设;既要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又要包括软件效劳建设;既要包括区域经济建设又要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时,要与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开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相衔接,形成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二是特色性。特别是在城镇建设规划中,注重城镇和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突出城镇各自优势,展示地域特色,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城镇内涵,打造城镇品牌,防止城镇开展“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三是科学性。高标准、高起点搞好新型城镇规划,既要注重前瞻性,切实解决规划赶不上开展、规划滞后于建设的问题,又要坚持科学性,防止出现脱离实际、过度超前、求大求快的现象,防止先建后拆和重复浪费。四是严肃性。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坚决防止随意调整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着力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实力,挺起推进城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