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6183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松江区201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1分)(2013松江区二模)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解答:解:A、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常温下为气态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液氧为淡蓝色,属于

2、氧气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2(1分)(2013松江区二模)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氧气约占21%,故选项错误;B、氮气约

3、占78%,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1分)(2013松江区二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酒精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D、红磷在氧

4、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大量的白烟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B、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1分)(2013松江区二模)属于纯净物的是()A大理石B天然气C蒸馏水D碘酒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 B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杂质气体,属于混合物 C、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碘酒中含有碘、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5(1分)(2013松江区二模)壹佰元人民币的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则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1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MgF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镁元素显+2,设F元素的化合价

6、为x,可知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2)+2x=0,则x=1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1分)(2013松江区二模)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2X+S,则X为()ACO2BCCCS2DCOS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解答:解:反应物中有:1个硫原子、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硫原子,还缺少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又因为x的前面系数是2,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A点评:已知方程式求化学式时,要根据质量

7、守恒定律来做,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7(1分)(2013松江区二模)如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图示,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而生成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故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此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性;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粒子模型的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微观粒子的构成情况,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及反

8、应的类型等8(1分)(2013松江区二模)氢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加压降温氢气变成液氢B电解水C实验室制取氢气D氢气燃烧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化合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游离态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A、氢气变成液氢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单质还是游离态的氢;B、根据水电解的产物考虑;C、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考虑;D、根据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考虑解答:解:A、加压降温氢气变成液氢属于物理变化,氢气属于单质仍然是游离态,故A错;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物中水是化合物,氢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单质,氢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氢元素由化合

9、态变为游离态,故B错;C、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硫酸属于化合物,氢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生成物中的氢气属于单质,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C错;D、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物中的氢气属于单质,氢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水,属于化合物,氢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氢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元素存在状态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化合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游离态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9(1分)(2013松江区二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现象是()A打开汽水盖,有大量的气体冲出B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C夏季养鱼塘中,

10、要经常开启增氧设备D喝汽水时常会打嗝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大量的气体冲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B、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气泡产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夏季养鱼塘中,要经常开启增氧设备,是因为夏季气温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

11、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1分)(2013松江区二模)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B 过滤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干燥(除水)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干燥气体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

12、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进气和出气的顺序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1分)(2013松江区二模)有关化学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物质的量总和相等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物质的量总和相等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原子个数及种类不变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关键是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反应,故A错误;B、反应前后的分子的物质的量总和不一定相等,如2H2+O22H2O,分子的物质的量和不等,故B错误;C、在分解反应中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物质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因化学反应中是原子重新结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物质的量总和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生应学会利用实例来说明问题,并利用好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解决问题12(1分)(2013松江区二模)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均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放出大量的热,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硫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硫酸用于清洗铁锈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