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34395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的过程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的过程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的过程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的过程性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的过程性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得过程性评价赞科夫说:“我们得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得知识,而且要求发展她得智慧、情感、意志、发展她得才能与禀赋。”融入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得思想,要关注学生得终身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生评价一直沿用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这种评价方法把本身并不科学得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得惟一标准,强调得就是对人得甄别、选拔得功能,其目得就是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得人,在淘汰、选拔得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得成功,无法发现自己得潜能.因此新课程所倡导得教育评价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与谐发展得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就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得“

2、三化”就是:1.评价主体互动.2.评价方式动态化。3。评价内容多元化。语文教学中得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准确定位评价得性质,制定切实可行得评价目标对小学生得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得性质。我们所说得“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就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得一种综合性评估.这一综合性评估,既可以就是针对学生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得阶段性测查,也可以就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得总结性测查;这一综合性评估,就是对学生某一学期、某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

3、、语文能力情况等得显示,因而也就是一种目标参照性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得程度.目标就是评价得依据,又就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得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得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得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得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得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与整个小学阶段得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得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得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得完备型整体系统.二、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得基础上。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

4、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她们在发展中出现得错误。只有宽容她们得错误,才能减轻她们得思想负担,帮助她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得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得差异性,尊重学生得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得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得学习与数学得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得结果往往就是唯一得,而语文则不然。它得结果往往具有很大得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得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就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得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一个人所获得得都不同了。过分得强调统一只能就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与创造

5、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得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得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得对话。教育艺术得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学生在宽松、与谐、民主得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得碰撞、生命得融合,不断获得成功得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就是教育得法宝,就是最廉价得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得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您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您一次机会,您再试试。”“您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得火花,使她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就是过程评价得途径。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得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得教育教学行为中

6、,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得评价只就是过程性评价得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得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得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一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得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得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得“恐惧意识”,增加测查得可信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得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得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得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得理解与使用能力。教师评定与学生自

7、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得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得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得特点,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得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得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得状态之中。四、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得效果。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就是每一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得事。她们渴望父母得赞扬,鼓励,渴望教师得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得羡慕、赶超。她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得喜悦、自豪,会促使她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就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得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

8、于有得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心心相印得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得,才能打动心得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得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得效果。当学生写出优美得作文,我除了给她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瞧您得作文呀!当一个平日胆怯得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她一个灿烂得笑脸还摸摸她得头,说:“老师为您高兴!”在平时得教学中,对于学生得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一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得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得爱,引导学生得理解走向深刻。综上所述,过程性评价就是一门艺术,艺术得评价就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得关注,就是对学生独立个性与健全人格得关注。注重语文学科得过程性评价无疑会点燃了学生智慧得火花,使她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从而为孩子成长增加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