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733250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亲爱的同学,夏日的热情正逐步点燃,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来吧,在这个考场上,你就是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会感到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老师真诚提醒你:请务必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4分)1,下列各选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广漠(mo)黝黑(yu)犀利(x)觅食(m)B 滞留(zh)尴尬(g)凛冽(ln)迸射(bng)C 奥秘(m)禁锢(g)褪尽(tu)虐待(nu)D 宽恕(sh)睥睨(p) 搓捻(chu)蜿蜒(wn)2,下列词语中没有

2、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颔首低眉 深恶痛疾 粗制滥造 油光可签 B 正襟为坐 无可置疑 暗然失色 鹤立鸡群 C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可明状 冥思遐想 D 抑扬顿挫 繁花似锦 藏垢纳污 诚惶诚恐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中乌云密布,泥土散发出一股怪味。B 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处俯瞰,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C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D 站在千山万壑的平原上,只有让你一眼望不到边的广袤无垠的空旷。4,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有没有强烈的班级集体荣誉感

3、,是建设好班级的重要条件。B 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C 在曙光微露的东方,一轮红日正在迅速的冉冉升起。D 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已着手制订校车安全条例。5,仿照例句,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句: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仿句:一朵鲜花, , 。6,名著导读:(4分) 名人传叙述了 、米开朗琪罗、 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阅读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古诗文积累(9分)7,古诗文默写:(6分)(1)请选

4、出下列各项中全对的两项:( )( )(2分)A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B 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C 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 D 偶遇值林叟,谈笑无还期。E 周郎不与东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F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按原文或提示默写(4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将答案填入相应的题号中,每小题1分)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 ,坐看云起时。 伤心秦汉经行处,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5、 。8,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从五个中选出三个,写入对应的题号中)(3分)负势竞上 期在必醉 策之不以其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三:文言诗文阅读鉴赏(13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6、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当余之从师也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至舍 / 便舍船,从口入。C 腰白玉之环 / 江横玉系腰 D 诎右臂支船 / 四支僵劲不能动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7、不敢出一言以复。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劝 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结合选文划线部分,联系文意,参考链接内容,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你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业。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水 调 歌 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8、久,千里共婵娟。12,文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

9、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

10、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4分) (1) (2) (3) (4) 14、“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因

11、何“感到一种不安”?(2分) 15,选文讲述了“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你选文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4分) (二) 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4分)完美的眼睛 (李东晓)我在一所学校教美术。一个叫山子的同学悟性高,进步很快。一天,我布置了一道作业给父母画幅肖像素描。放学后,山子磨磨蹭蹭走在后面,吞吞吐吐问我:“老师,作业我可不可以不做?”我笑着摇摇头:“那怎么可以? 你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还等着明天拿你的作业当范本呢。 第二天,同学们交上素描,山子却红着脸说:“老师,我还没准备好,想画一幅最好的给您。”我答应了。过了几天,山子把父母的肖像交给我。果

12、然不错,画面结构、光的明暗处理都恰到好处。我非常满意,把画挂在上,供同学们观摩。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对同学们说:“这幅画的成功,得益于山子平时的刻苦训练和仔细观察。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把他父母请来,对照一下怎么样?”同学们大声赞同,山子却突然变了脸色,紧咬着嘴唇不作声。我奇怪地问他:“你不同意?”山子摇摇头。我又问:“那你同意了?”山子还是摇头。我终于按捺不住:“山子同学,老师让你请父母来,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难道你连这点儿事也想不不明白?”山子终于点点头。我说:“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开个美术沙龙,请你父母来。”晚上,美术沙龙的气氛非常热烈,不少同学的父母都来了,却迟迟不见山子和他父母的身影。他们不会不来吧?我正焦急万分,山子走进教室,手里牵着一根竹竿。一男一女相互搀扶着,男人握着竹竿,女人挽着男人的胳膊。两人竟然都是盲人,没戴墨镜,眼窝深陷!山子涩涩地说:“这就是我爸妈。”说完,他低下头,一声不吭。我看看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