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33154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复习(建筑热工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 1 章 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1. 室内热环境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构成。2. 人体的热舒适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内产生的热量=向环境散发的热量。qqmqeqrq cqm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e 人体蒸发散热量qr 人体与环境辐射换热量qc 人体与环境对流换热量充分条件:所谓按正常比例散热,指的是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约为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处于舒适状况的热平衡,可称之为“正常热平衡”。(注意与“负热平衡区分”)影响人体热舒适感觉的因素:1. 温度; 2. 湿度; 3. 速度; 4. 平均辐射温度

2、;5.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6. 人体衣着状况。3.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湿空气组成:干空气 +水蒸气 =湿空气水蒸气分压力:指一定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部分所产生的压力。未饱和湿空气的总压力:PwPdPPw 湿空气的总压力(Pa)Pd 干空气的分压力(Pa)P 水蒸气的分压力(Pa)饱和状态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Ps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注:标准大气压下,Ps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见本篇附录2)。表明在一定的大气压下,湿空气温度越高,其一定容积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越少,因而水蒸气呈现出的压力越大。空气湿度: 表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水蒸气

3、的重量,用f 表示( g/m3)。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则用饱和水蒸气量3f max ( g/m )表示。相对湿度: 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 ,与同温同压下饱和水蒸气量fmax 的百分比:f100%fmax同一温度( T)下,建筑热工设计中近似认为P 与 f 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相对湿度又可表示为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百分比,表示为:P100%PsP 空气的实际水蒸气分压力 Ps 同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Pa);( Pa)。(注:研究表明,对室内热湿环境而言,正常湿度范围大概在30%60%。)精选文库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是在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

4、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用 td ()表示。4. 室外热湿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量的总称。构成要素: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等。5.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知识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导热: 指物体中温差时,由于直接接触的物质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热流密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面上单位面积的热量。设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面上微元面积dF 的热量为 dQ ,则热流密度 q 表示为:qdQ(W/m 2)dF积分形式为: dQqdF 或者Qq Fd( W )F如果热流密度在面积F 上均匀分布,单位时间

5、内通过导热面积F 的热量 Q (或称热流量)为:Q qgF 傅里叶定律: 1822 年,法国物理学家 Fourier 发现,均质物体内各点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即qt(W/m 2)n沿 n 方向温度增式中的成为导热系数, 恒为正值。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只能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而引起。加,t为正,则 q 为负值,表示热流沿n 的反方向。n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物质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等。对流换热: 空气沿围护结构表面流动时, 与壁面之间所产生的热交换过程。这种过程既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 对流传热 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间的导热过程 。注意:对流

6、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 它是因温度不同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表面的对流换热量可以利用 牛顿公式:qcc (t)其中, qc 对流换热强度, (W/m 2)c 对流换热系数, W/(m 2K)t 流体的温度, ()固体表面的温度, ()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热量交换情况。还与流体运动的原因及运动情况、流体与固体间温差、流体的物理性质、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有关。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指依靠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热射线(能产生显著热效应的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现象。与导热和对流在机理上有本质区别,它是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特点: 发射体热能变为电磁波

7、辐射能,被辐射体将所接收的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 0K)的物体,都能发射辐射热。由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物体依靠辐射传热时,不需要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也无需任何中间媒介。辐射换热量计算: (牛顿公式)qrr ( 12 )其中, qr 对流换热强度, (W/m 2)-2精选文库r 对流换热系数, W/(m 2K)1 、 2 两辐射换热物体的表面温度()物体辐射分类:按物体辐射光谱特性,可分为黑体、灰体和选择辐射体(或称非灰体)三大类。6.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1. 表面吸热: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冬季),或外表从室外

8、空间吸热(夏季。)2. 结构本身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3. 表面放热: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或内表面向室内散热(夏季)。-3精选文库第 2 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与应用根据建筑保温与隔热设计中所考虑的室内外热作用的特点,可将室内外温度计算模型归纳为如下两种:恒定热作用:室内和室外温度在计算期间不随时间而变化。这种计算模型通常用于采暖房间冬季条件下的保温与节能。周期热作用:根据室内外温度波动的情况,又可分为单向周期热作用和双向周期热作用两类。前者通常用于空调房间的隔热与节能设计,后者则用于自然通风房间的夏季隔热设计。1. 稳定传热过程定义: 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

9、程。一维稳定传热特征:( 1)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 q 处处相等。 只有平壁内无蓄热现象,才能保证温度稳定,因此就平壁内任一截面而言,流进与流出的热量必须相等。( 2)同一材质的平壁内部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由 qxd 知,当 qx =常数时,若视不随温度而dx变,则有d=常数,各点温度梯度相等,即温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为直线。dx2. 平壁的热阻建筑热工中的“平壁”不仅是指平直的墙体,还包括地板、平屋顶及曲率半径较大的穹顶、拱顶等结构。热阻是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同样的温差条件下, 热阻越大, 通过材料的热量越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越好。要想增加热阻,可增加平壁

10、厚度,或采用导热系数较小材料。单层匀质平壁的导热和热阻:导热方程: qie ;热阻: Rdd /多层平壁的导热和热阻:导热方程: qieiein 1d1d2LdnR1 R2L RnnRj12nj 1结论 :多层平壁的总热阻等于各层热阻之和,即R R1R2L L Rn组合壁的导热和热阻:组合壁的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F0(RiRe )F2F1L LFnR0,1R0,2R0, n式中, R 平均热阻;F0 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热面积;F1, F2 ,L L Fn 按平行于热流方向划分的各个传热面积;R0,1 , R0,2 ,L L R0,n 各个传热面部位的传热阻;Ri 内表面换热阻,取2K)/

11、W;0.11 ( mRe 外表面换热阻,取0.04 ( m2K)/W;修正系数,见表2-1。-4精选文库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建筑设计中常用封闭空气层作为围护结构的保温层。空气层中的传热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其中: 主要是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封闭空气层的热阻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与间层厚度不成正比例增长关系。( 1)结论:普通空气间层的传热量中辐射换热占很大比例,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须减少辐射传热量 。( 2)减少辐射换热量的方法:将空气间层布置在围护结构的冷侧,降低间层的平均温度。在间层壁面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铝箔等)实际设计计算中可查表2-4 得空气间层的热阻Rag3. 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