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732267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册语文(修改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组1 卜算子 咏梅教学参考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卜算子、咏梅、悬崖、山花烂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谦逊的作风。教学重点 弄懂词意,体会梅花凌寒独放、不畏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报春而不居功的谦虚态度。教学准备红梅赞乐曲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如梅花、墨梅、早梅、红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咏梅词是毛主席在1961年12月写的。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意 1自读自悟。 (2)想一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

2、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3)与同桌相互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 2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教师相机点拨。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梅花绽放于寒冷时节的荒郊野外,可以想象群花凋谢,大雪纷飞,天地问了无生机之时,梅花却不畏严寒,一枝独放的动人画面。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要读出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却无意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可以体会到百花盛开之时,梅花无比欣慰地飘落于花丛中,表现了梅花的坦荡与无私。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主席的赞颂,老师也忍不住要赞颂梅花。(配乐范读)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所呈现的音乐旋律与风雪交加、春回大地等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赞叹之情地诵读。注意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仙花栏漫时,她在丛中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回去,漫天风雪又迎接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冰柱,凌寒的梅花却娇艳地盛开着。虽然美丽,却不同桃李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盛开的时

4、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5练习背诵。 三、布置作业 1练习熟练背诵并认真抄写这首词。 2查阅毛主席的其他诗词。第二课时一、背诵毛主席的咏梅词二、阅读陆游的咏梅词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桌间说说词的意思。2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三、再读毛主席的咏梅词 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题上词(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独自开、寒梅斗雪图、悬崖一枝俏、傲对百丈冰)。 四、选做题 1默写毛主席的咏梅词;背诵陆游的咏梅词。 2写一写你心中的梅花。 五、布置作业 课外通过查阅书籍、看光盘和上网等途径,收集毛主席的其他诗词。利

5、用一周的课余时间作准备,到时组织一次毛主席诗词朗诵、演唱会。2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参考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老爷、绞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揣摩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李大钊像及电视连续剧李大钊中他牺牲的片断。2学生收集关于1927年的背景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李星华回忆她的父亲李大钊的文章,当时,正值她的父亲遇难16周年之际。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

6、同志,他的血不会白流,祖国和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2课前同学们已查找了资料,关于1927年的中国,你们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如,军阀割据、“三一八”惨案、“白色恐怖”。) 导入:自奉系军阀张作霖人京后,白色恐怖更加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大钊同志是怎样被捕,又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呢? 二、初读课文 边读边想,完成下列要求。 1把生字词句读几遍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哪几件事。 4画出你认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注意“娱乐、僻静、沉着、勉强”等词读得是否正确。难读的语句相机引导再读,直至读好。 2小组

7、交流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几件事及对画出的句子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及牺牲的几件事? (2)提出小组内画出的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鼓励学生深入读书,联系全文来加深理解。 学生可能画出的句子。(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竞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

8、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学生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抄写字词。第二课时 一、围绕“李大钊同志的哪件事让你油然而生敬意”,引导学生感悟、朗读 1默读思考:李大钊被捕前、被捕后以及在法庭受审几件事中,最使你感动、产生敬仰之情的是哪件事? 2交流:先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为什么使你产生敬仰之情,再读给大家听。师生评议,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要点: (1)被捕前。要注意通过“不能轻易、什么时候、多么重要、哪能等词语及反问语气,读出李大钊态度的坚决,为了革命事业,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 (2)被捕时。重点读出“我”的惊恐、敌人的心虚残暴和

9、李大钊的沉着冷静。 (3)法庭上。要读出“我”的机智、亲人的焦急与李大钊的安定沉着。注意通过语调、表情,再现李大钊受苦刑却毫不动摇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更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相反,他用安定和沉着来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二、再现李大钊光辉形象 看电视剧李大钊中他英勇就义的片断,分角色朗读法庭受审一段,要求通过语调、表情和动作,再现李大钊与亲人诀别的场面。三、随文阅读、练笔1随文阅读。2随文练笔。 李大钊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人民不会忘记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着李大钊的画像,写几句话。 3抄写文中值得积累的词语。 四、领悟首尾照应的写法 1速

10、读文章开头与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 2再从文中找一找前后照应方。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准备交流。(如,可登陆“民族魂”系列网站,阅读李大钊文集。看文献纪录片李大钊或电视剧李大钊。)3* 灯 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灯光,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试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灯光,会是怎样呢?(学生畅所欲言)许多革命先烈,从未见过灯光,但为了让我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生

11、活,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便围绕灯光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学生自主学习 三、交流自学体会 1小组交流:可先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战斗前夕,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看那本书? (2)郝副营长“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可能在想什么? (3)郝副营长能否既照亮道路,又保全自己? 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读书,尝试自己解决,并在组内互相说说想法。 2填写表格。引导学生深入读书、体会。 “多好啊”一词,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仔细阅读、思考,再填写下表。学生填写后,适当交流一下。 当时情况出现次数 时间 地点 看到 想到 (写一句

12、或几句) 第一次清明节前的 一个晚上天安门 广场广场上千万盏灯北京的夜晚真美啊。祖国的建设发展得真快啊! 第二次 战斗前夕交通沟 书中插图如果大家能够过上这样和平、幸福的生活该多好啊! 第三次 战斗前夕交通沟 书中插图胜利了,孩子们都能够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四、读一读最令自己感动的段落 结合学生提出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战斗前夕作者与郝副营长的对话和战斗的激烈。 五、用不同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总结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怀念那些革命先烈吧。4 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3、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压迫、兴旺、五湖四海、目标、死得其所、炊事员、葬礼、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方法。教学重点 1结合实际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体会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文字投影片及阅读资料。 2学生收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人:毛泽东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又是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我们刚刚学完他的卜算子咏梅,今天,再来学习一篇他的著名演讲稿为人民服务。(板书课题) 2(出示张思德像)请同学们根据你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革命先烈张思德。 二、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词多读几遍。 (2)认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含义深刻的语句画下来,也可在空白处写体会。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