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题库[00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31455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题库[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题库[00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单选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所研究的个体的年龄阶段是0-18岁最早对成年心理开展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荣格佛洛依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性本能班杜拉认为,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收到赞同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班杜拉称之为替代强化获得主动感而客服内疚感是学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最先卓有成效的运用临床法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皮亚杰如果儿童的思维形成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认知就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攻击行为又称为侵犯行为儿童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被心理发展快速期中断,而表现出一个个不同阶段的。明显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根据托马斯-切斯关于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容易型的儿童行为反应积极,所以更容易得到成人的最大的关怀和喜爱有意记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一个质变自我意识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个体大脑的发展第一次加速期是在5-6岁视觉在空间知觉中占主导地位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10-14个月之间三四年级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分类向根据本质特征分类转折的年龄学习障碍主要出现在儿童期6、7岁儿童主要从行为的后果来进行道德判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婴儿的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行走动作和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影响

3、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的社会能力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由斯金纳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实验程序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是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自我体验发生于幼儿阶段最先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的到青春期的心理学家是霍尔多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外因问题、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 研究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斯金纳的辅助教学机程序编写采用的主要原则为小步子呈现信息、及时反馈结果、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儿童期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表现在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发散性、新颖

4、性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有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元认知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游戏可以划分为机能游戏、建筑性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游戏性别的恒常性的内容包括时间、情景恒常性和非机动性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乔姆斯基的语言形成理论中的LED指的是感知和传达语言的装置、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转换装置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为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从社会化的角度游戏可以划分为无所事事游戏、单

5、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与游戏相比学习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强制性遗传疾病引起的发展障碍主要有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症、性染色体畸变早期传统的游戏理论包括复演说、精力过剩说、机能快乐说、快乐放松说、生活准备说、成熟说名词解释同化:同化是皮亚杰从生物学移植到心理学和认识论中的概念,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尽管这种转换可能会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关键期: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接受了适当刺激的影响,就不知不觉地、毫无困难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如果在

6、这个时期未能受到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他们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会事倍功半,得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即使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由于早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而造成的影响,收益也是甚微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效果。这样一个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发展的关键期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 如意图、愿望、信念等的认识和理解, 并以此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能力顺应:顺应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7、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一般认为,元认知可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观点采择能力:观点采择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图式:图式(或基模)(schema)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依恋: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延迟模

8、仿:延迟模仿(deferred imitation)是皮亚杰关于表征发展的观点中所提到的,是指对一段时间之前出现的他人行为进行模仿。要想完成延迟模仿,个体必须形成对动作的心理表征并把它储存起来,以便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提取出来并将其再现。皮亚杰还发现,延迟模仿第一次出现的时间也是在大约一岁半的时候。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性别角色:性别角色(Gender role)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其形成在动物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守恒: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

9、的量始终保持不变。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及对个体的整体性认识。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判断题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展开的。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大脑单侧化现象自婴儿期开始显现,而在幼儿期时明显形成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

10、理论华生认为忍耐的心理本质是行为形式运算也往往称为假设演绎运算优势手的形成是个体大脑优势半球的外部标志之一7岁左右是儿童由不进行复述向自发地进行复述的过渡期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操作性条件性反射作用的结果大脑单侧化现象是从婴儿期开始显现,而在幼儿期明显形成幼儿期时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实质是其认知结构的改进皮亚杰的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班杜拉认为只有让儿童在观察中去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母亲孕期随便服用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的缺陷男性偏抽象思维或思维的抽象型

11、儿童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适应 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荣格提出了“中年危机”的发展理论华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情绪发展的课题上以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标准来判断某种道德行为的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发展心理学的中国话主要经历摄取、选择和中国化三个步骤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对句子的理解先于对句子的表达简答题1、 简述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

12、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 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2、 简述婴儿依恋发展的类型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依恋分为三种类型:1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3反抗型依恋这类

13、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婴儿期依恋对与成人依恋类型有影响。3、 简述当代的主要游戏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弗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 的手段。(发泄说、补偿说)2) 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分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

14、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方法3) 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4、 简述小学儿童的主导学习动机的类型l 为了获得好分数,不想落后,或为了赢得老师家长的表扬,为了取得奖励而努力学习。(此动机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l 为了履行学校群体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了学校群体争光而学习l 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奋发读书l 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意义等而勤奋学习5、 简述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社会交往的影响a) 权威型:父母对幼儿的态度是积极肯定和接纳的,同时向幼儿提出明确要求,并经常和孩子讨论,解释有关行为规范的合理

15、性和意义。影响:儿童有较强的独立性且对人友好,勇于与人交往,有较强的自尊和自信。b) 放纵型:父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接纳和肯定,但缺乏控制。影响:孩子缺乏责任心,专横,攻击性较强。c) 专断型:父母对孩子常常采取拒绝的态度和训斥、惩罚等消极反应,他们要求幼儿无条件地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很少听取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影响:孩子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善于交际,容易抑郁,胆怯和自卑。d)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甚少,对其行为缺乏要求和控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很少。影响:有很强的攻击性,冲动性,不顺从,易发怒,且自尊心水平较低,很为他人考虑。6、简述依恋发展的阶段(一)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二)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6个月)(三) 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6个月-3岁)7、简述学习障碍主要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