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311586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与海的对话海归建筑师谈滨海城市建筑设计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5-12-21 滨海建筑建筑的共性 记者:“对于设计师而言,滨海建筑设计首先要考虑什么?” 冯越强:“滨海建筑是一种多变的建筑类型,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名词。滨海建筑首先是建筑,是建筑就不能孤立地看待,不能只是分析建筑物本身。建筑是要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的,任何建筑设计首先要考虑所处的城市背景、地域背景、包括人们的心理。其次就是要考虑建筑在这个背景中所要表达的东西,比如说你所设计的是一个普通性的建筑还是纪念性的建筑,建住宅小区和建歌剧院所要考虑的因素肯定不同。就连建筑物是大是小在设计师脑海里都会产生不同的考虑,

2、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记者:“你理解中建筑的本质是什么?” 冯越强:“建筑的本质是提供庇护人的场所。不管怎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人服务。这个目的完成以后,还要有个性的体现。总的来说,建筑这个专业就是软性和硬性的结合。建筑首先是一个工程,同时又要兼具艺术性。” 记者:“你所说的硬性具体是指什么?” 冯越强:“硬就是指建筑的功能性。从硬的条件来说,现代建筑什么东西都能建,技术已经不是关键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并不是什么都能建的,建筑会受到工程的制约。滨海建筑也不例外,有各种社会性的约束,比如说会受到政策法规、政府发展的规划意图、工程预算、合作方的技术水平等等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建筑是一种社会协作

3、的产物。” 记者:“软性的具体指向又是什么?” 冯越强:“软性即建筑的艺术性。建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是无法回避建筑的。建筑的核心要素:实用、经济、美观。在不同的时代,这三大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也不相同。深圳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变强大了。物质条件和功能条件基本满足以后,人们更需要艺术,更应该强调艺术,这才是建筑的最高境界。” 记者:“在艺术性上追求不高的建筑对城市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冯越强:“建筑是石刻的史书,不是今天喜欢就要,明天不喜欢就可以不要的东西。建筑是会在一个城市存在一段很长时间的。现在艺术性不高的建筑作品大量涌现,责任应该由社会共同承担。现代社会对建筑的认

4、识误区就在于把建筑当成商品。建筑师也是社会人,现在的社会风气要求建筑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作品是不理性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来推敲。西方的经典古建筑建造的时间就很长,有上百年的例子,建筑本身就已经融入了历史。而现代社会的建筑人人都在以奔向天堂的速度进行,一天的功夫就可以改变地表(摇头)”记者:“建筑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设计师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冯越强:“我个人粗略地把重要的建筑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和能源危机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设计的思想主要是体现人的价值,这时设计师们在艺术上有很高的追求;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思想是认为人可以建成一切我们所想要的东西,那时候掌

5、握了许多建造大跨度和高层建筑的技术,克服了许多以前无法克服的难度;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能源危机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生存环境的重要,认识到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要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建筑师着力在技术上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滨海建筑滨海的个性 记者:“滨海建筑怎样体现建筑与海的关系?” 冯越强:“滨海建筑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下产生的建筑,是建筑与海的对话。首先它要满足人们看海的需求,而且是要看到海有利的一面,比如说海面空间的辽阔、海浪的变化或是礁石,而海不利的一面就要避免,比如强烈的海风。所以滨海建筑和海接触空间比普通建筑要大,经常会采用落地窗或是露台的设计;从地理上研究,滨海建筑主要集中在热

6、带或是亚热带气候的国家,这样的气候阳光强烈,所以滨海挑檐经常采用大挑檐;而且气候温暖又使人们产生对色彩的需求,因此滨海建筑的颜色大多很鲜艳,有白色、红色和绿色等强烈的对比。” 记者:“能不能向读者推荐几个世界经典的滨海建筑?” 冯越强:“真正很值得推荐的滨海建筑实际上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建筑对人们的启发因人而异。我把建筑的欣赏者分为三种人:专业人士、老百姓和政治家。这三者欣赏的出发点不同,具体拿悉尼歌剧院做例子。专业人士对悉尼歌剧院的思考是悉尼歌剧院本身选址在海的背面,自然形成一个视觉焦点;而且建造在澳洲这样一个没有本土建筑风格、由移民文化构成的国家里,容易接受它的前卫;歌剧院是当地政府投资的

7、重要建筑,这个工程花了很多钱。综合以上这几点来说,悉尼歌剧院并不能一概而论说值得推荐,但是它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结合是合理的,造型也优美,是在世界建筑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建筑物,这是专业人士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老百姓对悉尼歌剧院的认知就很朴素,它的造型既像贝壳又像帆船,这些都是与海有关的东西,这栋滨海建筑物能使老百姓产生对海的联想,所以他们喜欢。政治家的考虑则是悉尼歌剧院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对城市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对这个建筑也满意。很有名气的建筑往往是建立在三种人的共识或者是妥协的基础上。” 滨海建筑与城市设计 记者:“你认为深圳这种新兴城市,适合什么风格的建筑?” 冯越强:“深

8、圳是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又濒临海港;人口结构年青,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所以深圳本身具备培养艺术的基础。正因为深圳是个新城,几乎没有能代表自己的文化根底,所以更要采取某些方式使得城市文化积累的脚步更加快。建筑本身可以代表城市的文化。我认为深圳提出设计之都的想法很好,应该为建筑师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鼓励他们的大胆创意,吸引全国更多优秀的建筑师前来深圳。让设计成为人们的生活,让深圳成为充满创意的城市。在建筑风格上我认为应该发展前卫,因为深圳的人口几乎都是年青人,他们很容易接受这种风格。深圳完全有条件做成全国前卫建筑的实验地。” 记者:“对于深圳今后新开发的建筑工程如何更好地体现滨海建筑的特点,你有什么

9、建议?” 冯越强:“成为一个滨海城市,靠海是最基本的条件,再者就是要体现和海的紧密接触,人们的活动行为要和海发生关系。而城市主要是由建筑群组成的,建筑要和海发生直接对话。城市的街道和公共空间都要和海紧密相联。发展东部是主要体现深圳作为海滨城市的着力点。大鹏半岛虽然幅度不广,但是有山有水,水面很平静,和城市主体离得比较远,所以我们可以把滨海打造成我们深圳的后花园。深圳政府对环保十分重视,规划了”绿线“限制大鹏半岛开发用地的规模,这是个有一定周期和历史的开发工程,需要谨慎,也需要大胆。可以先建几个点体现深圳作为海滨城市的特点。让深圳弥漫着海洋气氛,让海进入城市的每一个空间。我的想法是要有面向海的街道,要有面向海的广场,市民在公共空间里可以和海洋发生关系;在海洋和陆地的过渡段,也就是沙滩,要向市民开放,让人人都可以感觉得到这个城市是我的。深圳也能通过海滨城市的建筑再一次得到提升。”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