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7310434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一语文下册离骚练习题(教师版)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谣诼(zhu) 离骚(so) 岌(j)岌可危 B、方圜(yun) 蛾()眉 朝谇(su)而夕替C、攘(rng)诟 兰皋(go) 相(xing)道 D、溘(k)死 芰(j)荷 鸷(zh)鸟1、D(“芰荷”的“芰”应为“j”)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D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

2、,无意义。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3、 D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 4、C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2)亦余心之所善兮,_。(3)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4)制芰荷以为衣兮,_,_

3、,苟余情其信芳。(5)_,长余佩之陆离。_,唯昭质其犹未亏。(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7)屈原,名_,字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构成。它采用_和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朝代)代_(姓名)所辑录的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故名为“楚辞”。6、翻译下列句子7、作者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8、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结果如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