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730865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成系统操作员培训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5000t/d水泥公司培训材料烧成系统工艺概论回转窑操作指南烧成系统设备清单 目录第一篇:烧成系统工艺概论1.烧成系统简单工艺流程2.烧成系统工艺及设备概论2-1.回转窑的发展2-2.预热器概论2-3.烧成过程原理2-4.蓖冷机2-5.耐火材料2-6.气体分析2-7.窑筒体温度的监视2-8.煤炭2-9.煤磨的粉磨2-10.燃烧器第二篇:回转窑操作指南1.窑体试运转2.测定值的校对3.回转窑操作指南3-1.第一次投产窑点火程序及预热器、窑、蓖冷机的烘干运转3-2.不同情况下升温的煤油配合量及升温曲线3-3.通常情况下窑的升温和提高温度3-4.通常情况下窑的操作重点3-5.特殊情况下窑的操作程序

2、3-6.煤磨的操作3-7.蓖冷机的操作控制3-8.烧成系统操作总结3-9.烧成系统主要参数的控制范围3-10.烧成系统有关计算第三篇:烧成系统主要设备清单第一篇烧成系统工艺概论1.烧成系统工艺流程均化库出库部分:原料精粉从均化库搅拌小仓(1323)由落茨风机(1326a)吹鼓经空气斜槽卸出来,经喂料皮带称(1327)到空气输送斜槽(1328),由出库一级斗式提升机(1501)提到二级斗式提升机(1502),进入空气输送斜槽(1504),经过进口高温喂料回转阀(1506),从四级筒排气烟道进入预热器。预热器部分:在上升热气的带动下,原料进入一级筒,在一级筒内进行热交换和收尘后,气体从预热器出口排

3、走,而原料经一级筒下料溜子进入三级筒排气烟道,在上升热气的带动下,又进入二级筒,如此逐级下行,循环往复。当原料从四级筒下料溜子出来后,进入分解炉(1508),在分解炉内,原料和从分解炉燃烧器(1507)喷来的煤粉及从三次风管(1614)来的三次风充分混合燃烧,进行预分解,预分解后的原料进入五级筒,热交换后经下料溜子进入窑(1601)内。窑内煅烧部分:从窑尾进入窑内后,即进入窑内煅烧。窑内煅烧大体可分为干燥预热带、分解带、放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带的情况: 干燥预热带:对于大多数的窑来说,干燥预热在预热器内就已经基本完成。分解带:碳酸钙大量分解,吸收大量的热,生料颗粒表面被CO

4、2气体包裹而呈微流态化,物料运动速度最快。烧成带:烧成带包含了放热带。烧成带是熟料矿物体形成的关键地方。为使游离氧化钙能完全吸收,使熟料矿物晶体发育良好,获得高质量的水泥熟料,在烧成带要保持一定的高温(1400)和足够的停留时间(窑速23rpm时,一般为1015分钟)。冷却带:熟料烧成后,在冷却带进行初步降温(降到1200左右),进入蓖冷机。蓖冷机冷却部分:熟料经窑口落入蓖冷机(1704),蓖冷机各室(共6个室,12台风机)的冷却风机吹入冷风,迅速冷却熟料,冷却后的熟料颗粒经蓖板的运动而进入熟料破碎机(1704e),破碎后变成粒度在25mm以下的熟料进到熟料斜拉链上(1719),而漏下去的细料

5、粉则由送灰拉练机(1704f)也运到斜拉链上,斜拉链把熟料运到多点盘式卸料器(2001)上,再分运到熟料库内。熟料库及出库部分:熟料库一共有3个库,两个25000t的成品库,一个1000t的黄料库,总储量50000t。每个成品库有4个出库口和一个散装口,每个出库口由一道棒阀(2002)和一道电液动扇形闸门(20032010)组成,出料后运到熟料输送皮带(2011)上,送到水泥磨头。散装口出来的熟料经散装机(2019、2020、2021)装到散装车上运走。煤取料部分:破碎后的煤堆到煤堆场,堆场有两个,每个储量4000t,按日产3000t熟料和煤发热量6000Kcal/Kg来算,每天大约消耗408

6、t煤,每堆煤可以使用9天左右,两堆煤一共可用18天。煤取料机(1003)从煤堆场取料,每小时70t左右,送到取料1BC(1004)和取料2BC(1005)上,最后到原煤仓内。2BC上设有永磁除铁器(1006),用来除去煤中的铁杂物,同时设有金属探测仪(1932),用来检测永磁除铁器吸不走的锰钢类金属。煤粉制备系统:打开原煤仓(1901)下面的棒闸(1902a),仓中的煤经给煤机(1902,带计量)运到煤磨(1906)中。在磨中,煤在旋转的磨盘上和压力在4050Kg/cm2的磨辊发生挤压、摩擦、碰撞而被粉碎粉碎后的细粉随风进入防爆布袋收尘器(1907)中,煤精粉被收集下来,经回转阀到FU链式输送

7、机(1910),送到煤粉仓(1914)中储存。窑头送煤系统:打开手动闸阀(1931),煤粉经环状天平计量机(1917)给出和计量,到达FK螺旋泵,在送煤罗茨风机(1921)的吹送下,到达窑头燃烧器(1722),进入窑中燃烧。窑尾送煤系统:打开手动闸阀(1931),煤粉经环状天平计量机(1915)给出和计量,到达FK螺旋泵,在送煤罗茨风机(1919)的吹送下,到达窑尾CDC燃烧器(1507)燃烧。CO2灭火系统:为防止发生火灾及爆炸,CO2灭火系统(1933)设在煤磨二楼,分为三路,一路向煤磨,一路向袋收尘,一路向煤粉仓。2.烧成系统工艺及设备概论2-1.回转窑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水泥厂使用的

8、回转窑,是1885年英国人发明的。在此之前使用的是立窑,立窑内装上原料,烧成一批,排出一批,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质量不稳定。但是回转窑的缺点是热耗高,有些厂设置了利用废热的锅炉,回收废热,甚至用来发电,大幅度降低了热耗后,干式短窑成了水泥熟料烧成的主流,但干式短窑存在如何稳定质量的问题。1950年左右,由于原料均化的研究开发,经济性长窑,即窑体很长的大型湿法长窑开始普及。湿法长窑是用大量的水将原料制成料浆,因为料浆搅拌后质量比较均匀,所以质量管理简单。但是大量使用水后,存在热耗高的问题 。自从提出了空气均化的理论后,干法窑方式可以简便的调整原料后,出现了类似、立波尔回转窑或带有悬浮预热器的回转窑

9、,即在回转窑之后加装了悬浮预热器,这样,热耗降低的干法回转窑引起广泛注意。日本三菱材料公司是在1963年在日本是初次在东谷水泥工厂引进了带有悬浮预热器的回转窑。悬浮预热器SP方式进一步得到改进,装备了预热器N-SP新型悬浮预热器带分解炉作为最新型的水泥烧成方法一致使用到今天。2-2.预热器概论2-2-1.悬浮预热器一般可分为波力鸠斯公司的DOBORU预热器,FENBOLUTO公司的FENBORUTO预热器,VETARKU公司的VETARKU式预热器,丹麦FL史密斯公司的预热器等。预热器由旋风分离器、导管、下料溜子组成。原料和热气体在 旋风筒内进行热交换,由于悬浮状态下生料粉和热气体的接触面积非

10、常大,所以热交换在瞬间即可完成。预热器一般分为单系列和双系列两种,我公司是单系内筒 原料列。旋风分离器CY一般设有5级,从下向上依次为5CY、4CY、3CY、2CY、1CY,5CY的气体排出到4CY,依次类推。下料溜槽旋风分离器是一种收尘器,从入口近来的含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气体中分离,气体沿筒壁旋转下降,到达低部后垂直上升,沿翻板阀垂直导管排出。而收集下来的料经过下料溜子落入下一级旋风筒的导管。如果从下一级的导管处有气体反吹至下料溜子内,则物料有二次吹散的可能性。为防止该类情况发生,在下料溜子上装有翻板阀。热交换主要在导管内发生,生料投入到自下而上的热气中,生料在气体中、浮游,然后流向旋风分离

11、器,这时生料与热气体进行热交换,生料温度上升,气体温度下降。预热器出口的气体温度随着级数的增加而下降。一般来说双系列4级预热器的出口温度在350左右,5级预热器的出口温度在290310,而单系列5级预热器出口温度在330330左右,排放气体温度低说明热交换比较充分。一般来说,排放气体的温度每下降10,则热耗下降5Kcal/t-cli。另外,预热器喂料量为180t/h时,4级预热器出口的负压为550mmaq即可,而5级预热器则必须提高到650mmaq。即预热器增加一级,压力损失就要升高100mmaq,带来K-IDF的电耗上升1.5Kwh/t-cli的缺点。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开发与4级预热器压力损

12、失相同或更少的5级预热器是有意义的。旋风分离器:原理:从入口导管处,含尘气体沿筒壁切线方向旋转,到达锥体低部后,气体反转上升,从上部的圆筒排出。料粉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降,沿筒壁从下料溜子排出。特征:1若气流的速度快,则收尘效果好。2压力损失通常按100mmaq左右进行操作。3内筒越小则收尘效果略有提高。4越大型化则收尘效果越下降。5料粉越细则收尘效果越下降。再飞散现象:已经分离的料粉有再次飞散,从内筒溢出的现象,叫再飞散现象。其形成原因与下列某种情况有关:a溜槽翻板阀的调整不够理想b 旋风分离器圆锥部内侧有结皮等附着物c 旋风分离器圆筒部过短d 下部溜槽的口径不合适各级预热器的详细说明1

13、级旋风筒排气温度在330,生料的温度也在加料的瞬间达到这个温度,随即水分得到蒸发。在这里没有收集下来的生料随排气气体一起从预热器排出,所以此处用高收尘效果的旋风分离器为宜。此旋风分离器内部通常不用进行耐火材料的施工东源水泥的有耐火材料,但外侧要贴保温材料。2级旋风分离器排气温度为470500,在这个区间主要目的是原料的升温,一部分结晶水开始脱水,1CY、2CY中因负压高,很小的缝隙也会吸进外边的气体,造成热量损失,需引起注意。也有气体从下料溜子的法兰盘等处进入,降低了旋风分离器的收尘效果的情况。3级旋风分离器排气温度上升到630以上,完成结晶水的脱水,下料溜子中可能已有一部分CaCO3分解。4

14、级旋风分离器排气温度上升到750790,加快了CaCO3的分解,如果这里的温度高时需注意,可能出现了未燃烧成分,容易造成旋风分离器堵塞或结皮出现。5级旋风分离器CaCO3分解CaCO3Ca+O2的反应已经进行了90,原料大部分已经予烧成,气体温度达到840880,对原料的流动略有影响,作为对策,圆锥部分设计成倾斜的,另外为了尽可能降低原料的循环,采用高收成效果的旋风分离器。内筒使用了耐热性高的耐火材料,但超过900时,耐火材料的寿命会急剧缩短。另外,温度提的过高会停止CaCO3的分解反映,物料融化后会造成旋风分离器堵塞,所以操作员要充分注意下料溜子的温度变化,防止堵塞。2-2-2新型悬浮预热器

15、N-SP有预热器的烧成方式叫做悬浮式预热器方式,在此基础上加上分解炉的烧成方式叫做N-SP新型悬浮式预热器带分解炉方式。很多水泥公司及机械厂家积极研发N-SP方式,根据不同的开发公司,名称也有所不同,三菱材料公司开发的分解炉称做MFC方式,其他公司开发的还有SP方式、RSP方式、KSV方式、DD方式等。N-SP方式开发出来以前,为增加产量,设置了大型的回转窑,有的公司甚至建了6.2125m的窑。回转窑越大,热负荷越高,耐火砖越容易脱落。如果将烧成用燃料和予烧用燃料分开,即增加分解炉,提高预热器中生料的分解率,回转窑内的热负荷即使不变,也可以提高产量。另外,窑的热负荷降低可以大幅度延长耐火砖的寿命,达到长期稳定运转的目的。我公司的分解炉类似于N-SF方式。窑尾气体由炉的底部进入炉内,形成喷流层,燃烧用空气则由窑头罩抽取从炉子侧面两个地方进入。燃烧器设置在圆锥部和圆筒部两处,圆锥部的燃烧器消耗掉窑排出气体中的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