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9800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课外阅读。一件棉衣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个冬天了,可能是才到陕(sh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zhu)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可主席总是说:“现在抗(kn)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1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2填一填。(1)短文一件棉衣中,这件棉衣的主人是_。(2)从短文第2自然段中可以知道,这件棉衣已经很_(新 旧)了。

2、3文中的“这件棉衣”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4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棉衣呢?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 )的人。A省吃俭用、朴素节约B工作认真负责C刻苦学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写信和读信每天早晨,大头儿子醒来,身边总是空空的,小头爸爸早就去上班了。大头儿子想小头爸爸,就对他说:“以后你走的时候,给我写一封信放在桌子上好吗?这样你不在家,我就可以读你写的信。”小头爸爸说:“真是一个好主意!”这天,大头儿子一早起来,就看见餐桌上放着一封信,那一定是小头爸爸留下的。大头儿子急忙拆开,信上写道:“大头儿子,再见!”大头儿子念了五遍,又念

3、了十遍,很开心,好像看见了小头爸爸早晨去上班的样子。忽然,大头儿子想,我也应该每天给心头爸爸写一封信,等他下班回来时读。这天,小头爸爸下班回来,大头儿子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对着门外大声说:“小头爸爸,你先念我写给你的信,等念完了我们再见面:、”大头儿子觉得一个人念信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是不该在旁边的,小头爸爸拆开大头儿子留下的信,信上写道:“小头爸爸,你好!”小头爸爸念了五遍,又念了十遍,心里甜蜜蜜的,像吃了果仁巧克力一样。从这天起,大头儿子每天早晨起来,总能读到小头爸爸写的一封信,而小头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也总能读到大头儿子写下的一封信。他们觉得每天写一封信和读一封信,是非常愉快的事情。1请把小头

4、爸爸写给大头儿子的信画上波浪线,把大头儿子写给小头爸爸的信也画上波浪线。 2按文章内容填空。(1)大头儿子读了小头爸爸写给他的信,_,好像_。(2)小头爸爸读了大头儿子给他的信,心里_,好像_。(3)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觉得每天写信和读信是_的事情。3如果你要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你会写什么?_三、 阅读理解。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

5、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摇头(_)浮(_)2用横线画出官员称象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曹冲称象的办法。3曹操在听到官员和曹冲的称象办法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_4按曹冲称象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_)称船上的石头,得到大象的重量。(_)把大象赶到大船上,沿着水面,画线。(_)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5用自己的话夸夸曹冲吧。_四、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猴妈妈带着小猴子到树林里去玩。小猴子一会儿爬上树,

6、一会儿跳到树下,一不小心掉到了地洞里。地洞又深又滑(hu),小猴子怎么也爬不上来,急得直哭。猴子妈妈更加着急,跑过来跑过去,也找不到别的小动物来帮忙。后来,猴妈妈看见一根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它想出好办法来了。它抓起青藤绕着大树转了好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又在藤的一头绑(bn)了一块石头,然后把青藤慢慢地放进地洞里。小猴子拉着青藤爬上了地面。1这篇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2猴妈妈想出什么办法救小猴子的?请用“_”在短文中画出来。3读句子,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猴子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跳到树下,一不小心掉到了地洞里。_4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救小猴吗?请把你想的办法用几句话写下来。_五、 阅读短文

7、,完成练习。验血狗医生让猴护士给动物验血。蜘蛛、蜗牛、小虾、蚯蚓都来了。猴护士给动物验血。蜘蛛、蜗牛、小虾、蚯蚓都来了。猴护士把它们的血抽了出来,放在一支支玻璃管里。狗医生来看化验结果,可玻璃管上一个名字也没有。原来猴护士忘记写了,它急得哭了起来。狗医生说:“别着急,青绿色的是蜘蛛的血,浅蓝色的是蜗牛的血,青色的是小虾的血,红色的是蚯蚓的血。”猴护士听了,赶紧在玻璃管上写上了名字。狗医生说:“验血时如果粗心大意会造成生命危险的。”猴护士说:“今后,我一定认真,不再马虎了。”1全文共有(_)个自然段。2蜘蛛的血是( )色的,蜗牛的血是( )色的,小虾的血是( )色的,蚯蚓的血是( )色的。3读了

8、这篇短文,你明白了_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半信半疑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老虎(半信半疑 神气活现),(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森林里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1在文中,用“ ”画出正确的词语。2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狐狸跟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为什么纳闷?_3大大小小的野兽往狐狸身后一看,结果怎么了?为什么这样?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5根据这个故事,请推出“狐假虎威”中“假”和“威”意思分别是_

9、,_。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彩虹和石桥雨后,蓝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那弯弯的彩虹有许多种颜色,非常漂亮。雨后的古桥却不是那样,朴朴素素的,不声不响的,把古老的根扎在坚实的地上,任人们自由地来来去去。彩虹看了看古桥,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嘻嘻!你也能叫桥!瞧我五彩缤纷高挂在蓝天,多么时髦,多么威风啊!可你,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你也配叫桥!”古桥没吭声,依然静静地、一声不响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彩虹变得更加得意。可是,连它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间,它发现自己渐渐地消失了。而那古桥,却依然坚实地站着。1从文中找出“五颜六色”的近义词。_2文章共有_个自然段。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和“一

10、言不发”意思一样的词。_。3第3自然段中说彩虹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这是什么笑呢?你能用一个词表示吗?_。请再写三个表示笑的词语_、_、_。4彩虹说古桥不配叫桥的理由是_。5彩虹和古桥,你喜欢谁?请说说理由。_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小草和土地妈妈在土地妈妈的精心哺(b)育下,小草长得越来越繁茂了,竟成了绿油油的一片,漂亮极了。一天,天空黑沉沉的,电光一闪一闪的,雷声轰(hng)隆(lng)隆作响,狂风越刮(gu)越大。大柳树说:“暴(bo)风雨要来了,大家当心啊!”小草听说暴风雨真的要来了,急得呜(w)呜地哭起来:“暴风雨要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土地妈妈安慰小草:“不要哭,有妈妈保护你们,

11、你们放心吧!”风来了,雨来了。土地妈妈用手紧(jn)紧地抓住小草的根须(x),用嘴把小草周围的雨水咕嘟(g d)咕嘟都喝了下去,小草一点儿也没受到委屈。没过多久,风停了,雨也停了。小草高兴地对土地妈妈说:“谢谢您,土地妈妈!如果没有您,我们早就被风雨吞没了。”1这篇文章一共有_个自然段。2用“ ”在文中标出土地妈妈如何保护小草的句子。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电光一闪一闪的,雷声轰隆隆作响”。_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小草很高兴,这是因为( )A风停了,雨停了B小草战胜了暴风雨C土地妈妈抓住了小草的根须,喝下了小草周围的雨水,保护了小草D小草长得漂亮九、 同步阅读。盲人摸象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

12、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ch ch)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说的对,谁也不服谁。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这四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_、_、_

13、、_。3他们四个人谁说的对?为什么?_十、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往往能变成()。”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往往(_) 仔细(_) 满意(_)2将“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改写成陈述句。_3将“好事”和“坏事”这一对反义词恰当的填在文段中的括号里。4这句话的意思是(_).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因为它最后总是能变成好事的。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肯动脑筋,就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游长城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