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2966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 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 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 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 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1、 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 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

2、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 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2、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 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 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 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 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 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

3、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 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 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 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 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一)望诊的内容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 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 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 五官

4、、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 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 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 基础(二)全身望诊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1、 望神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 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 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 点观察眼神目光2、 望色 是

5、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 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 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 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 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 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面色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红色对应心脏,青色对应肝,黄色对应脾脏,白色对应肺 脏,黑色对应肾脏。 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额头天

6、庭对应头部面的病变,眉间印堂上方对应咽喉, 眉间印堂对应肺,印堂下方对应肝,年寿下面准头对应着脾,鼻头两旁的上方鼻翼处对应胃, 颧骨下方对应大肠,颧骨下方的两外侧对应肾,明堂以上,颧骨内侧,鼻端上方,对应小肠, 鼻端下方,嘴唇上方,对应膀胱。此外,面部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额头对应心脏,左 脸颊对应肝脏,鼻子对应脾脏,右脸颊对应肺,下颌对应肾脏,以上为主,下为参考(2)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等望色十法,可以判断疾病的表里、 阴阳、虚实、新旧、轻重等,在临床上非常有意义。(3)常色与病色:常色是指人身体健康时所表现出的正常面色,健康人的常色一般为 光亮润泽,且隐于皮肤下面,并不

7、特别外露。常色一般又分为主色和客色。病色,是指人身 体发生病变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病态面色。病色一般又可分为善色和恶色(4)五色主病:是指当皮肤呈现出青、红、白、黑等五种异常颜色时,人体往往相应 地发生一些病变。一般来说,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人体内的不同脏器发生了性质不同的病变。3、 望形态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形态的强、弱、胖、瘦、体型以及脖颈、胸部、腹部、 腰背部等部位的具体情况,来诊断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生病变的部位、病变的原因、病变的 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4、 望姿态 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动静姿态、动作举止等。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 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

8、具体来说,望姿态又包括望 坐卧姿态、望异常姿态等内容。三、什么是局部望诊及内容局部望诊主要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躯体、望二阴、望皮肤、望排出物、望儿童指纹、 望舌苔等具体内容。1、 头面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头部和面部,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 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头面望诊包括望头部和 望面部。望头部又包括望头形、望囟门、望头摇、望头发等具体内容;望面部主要又包括望 口眼涡斜、望面肿、望腮肿等具体内容。2、 五官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眼、鼻、耳、舌、口等器官,来判断其是否 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

9、具体来说,五 官望诊主要又包括望眼、望耳、望鼻、望舌、望口等内容3、 躯体望诊 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躯体形态,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的 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躯体望诊又包括望脖颈、 望胸部、望腹部、望腰背部等内容4、 二阴望诊 二阴,是指人体下部的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指外生殖器和排尿器官, 包括男子的阴茎阴囊和女子的阴户。后阴,则是指肛门。所以,二阴望诊具体有包括望前阴 和望后阴两部分的内容(1)望前阴:主要看男子的阴茎、阴囊、睾丸是否正常,是否出现肿胀、硬结、溃疡 等异变;女子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异物突出等。具体来说,前阴也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阴缩:

10、是指人体阴阳过分虚弱的一种危重证候,是指由于经历内有寒毒凝滞,或外 界热邪的入侵人体厥阴,是阴液受损,从而使男子的阴茎阴囊或女子的阴户向内缩入腹中的 一种病证。 阴挺:是指女性患者由于产后用力过度、脾脏虚弱导致中气下陷等原因,使阴户中 出现梨状突起物的一种病证 阴肿:是指由于患者坐在地上感染了风湿之邪,或是由于严重的水肿证,而使阴囊 发肿。阴肿一般没有痛感和瘙痒感。 阴疮:是指由于房事不注意卫生或梅毒等,使患者的前阴生疮,且疮破溃后发生腐 烂,并有血水或脓水流出。 疝气:是指由于患者受到外界寒湿之邪的入侵、站立过久引发身体劳累以及体内的 肝气郁结等原因,使阴囊发生肿大或疼痛的一种病证。疝气又可

11、分为水疝、血疝、狐疝、筋 疝、寒疝等。每种疝气的症状都各有不同,比如,水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且变得透明;狐 疝,是指患者的阴囊肿大,但是既不坚也不透明。此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阴囊或阴户疼痛发肿,且颜色发红的病证。体弱多病的儿童患 者还会可能出现阴囊颜色变白或松弛下坠等气血虚脱的病证(2) 望后阴:主要是看肛门上是否出现肿块、是否有脱肛及肛痿等,具体来说,后阴 一般可能会发生下列病变 痔疮:是指由于患者体内血液过热,使肛门处的血脉发生阻滞,或是由于肠中有湿 热病邪郁积,从而使肛门内外出现凸起的、比较柔软的、紫红色肿块的一种病证。根据发病 部位是在肛门外、肛门内或是内外都有,又可将痔疮分为外痔、内

12、痔和混合痔。 肛痿:是指由于患者肠内的血液过分炽热,而使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从而使 肛门在排便时发生破裂的一种病证。 说肛:是指老人、儿童、分娩后的妇女以及长时间腹泻的患者,由于体内中气亏虚, 气虚后向下陷落,而使部分直肠从肛门脱出的一种病证。脱肛的症状有轻有重,症状较轻者, 便后直肠即可自行回缩肛门内;症状较重患者,直肠脱出后难以自行缩回5、皮肤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光泽、荣枯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斑疹、水疱、疮疡等皮肤病变,来判断其是否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 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皮肤望诊又包括望皮肤颜色,望皮肤光泽,望皮肤荣枯、 望皮肤病变等内容

13、四、什么是排出物望诊排出物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排出物的形状、颜色、性质、数量等,来判断其是否 发生了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变原因、疾病性质等具体病情的一种望诊方法。具体来说,排 出物望诊由包括望痰涕涎唾、望呕吐物、望大小便等1、 望痰涕涎唾包括望痰、望涕、望涎、望唾等(1) 望痰:风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泡沫较多、比清稀的风痰;寒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清稀 色白的寒痰;湿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多、质滑色白的湿痰;燥证患者一般会出现数量较 少、比较粘腻的燥痰;热证患者一般会出现黏稠发黄,结成块状的热痰;阴虚火旺患者一般 会出现鲜红色的痰,且痰中往往带血;热邪犯肺患者一般会咳出较臭且血腥的痰或咳吐带脓 的痰

14、。(2) 望涕:风寒证患者一般会流清稀的鼻涕;风热证患者一般会流脓浊的鼻涕(3) 望涎:脾胃湿热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黏稠;脾胃虚寒证患者,一般口涎比较清 稀,且数量较多,脾虚虚证患者,一般口涎会自行从口角流出;儿童胃热证患者或腹中有虫 积的患者,嘴角也常常会不自觉的流出涎液。(4) 望唾:肾虚证及胃寒证患者,一般口涎较多2、 望呕吐物包括寒呕、热呕、食积、痰饮、呕血、呕苦等(1) 热呕:多见于胃热证以及肝经郁火的患者,其呕吐物一般比较脓浊且散发出酸臭 味(2) 寒呕,多见于胃寒证以及脾肾阳虚患者,其呕吐物较为清稀且没有酸臭味(3) 痰饮:多见于胃内停饮和脾失健运的患者,其呕吐物多为清稀如水的涎

15、、痰(4) 食积:多见于食滞胃脘证和肝郁犯胃证患者,食滞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一般比较 酸腐且带有未消化的食物;肝郁犯胃脘证患者的呕吐物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但一般没有酸 腐的气味。(5)呕血:多见于胃热证、血瘀胃脘和肝火犯胃证患者,其呕吐物中一般带有食物残 渣、鲜红的血或暗紫色的血块(6)呕苦:多见于肝气犯胃证、肝胆湿热证患者,其呕吐物一般黄绿色、味道较苦的 水液。3、望大便具体来说,包括泄泻、痢疾、便血等(1)泄泻;多见于胃虚证和脾虚证患者,大便比较清稀,有的患者甚至便中带有未消 化的食物(2)痢疾:多见于痢疾患者,其大便通常黏腻且便中带有脓血(3)便血:便血又可分为近血和远血两种:近血,是指大

16、便中带有颜色鲜红的血,而 且血往往会在便前便后滴下,或附着在大便表面;远血,是指大便中带有颜色黑紫和暗红的 血,而且往往均匀地混合在大便之中。4、望小便 具体来说,一般有小便短赤、小便清长、小便带血、小便带砂等。实热 证患者的小便一般比较短赤;虚寒证患者的小便一般比较清长;尿血和血淋病患者的小便一 般带血;石淋患者的小便可像猪油一样油腻五、什么是儿童指纹望诊儿童指纹望诊。是指通过观察3岁以下的儿童食指掌内一侧前端的形状、颜色的变化, 来判断其体内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情深浅等。在望诊之前,医生应使 儿童身体朝向光亮的地方,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儿童食指的顶端,然后用右手拇指以适 中的力度推擦其食指几次,方向是从食指掌内一侧前端的指尖推向指根,使其指纹清晰地显 露出来。身体健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