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29091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样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摩阻损失测试试验方案目录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2. 检测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3. 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4. 孔道摩阻损失的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4.1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4.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4.3试验测试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4.4数据处理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4.5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5. 锚口及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5.1测试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5.2测试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测试记录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资质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

2、删除。1. 概述预应力摩阻测试包括锚口摩阻、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三部分。预 应力摩阻损失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的主要部分之一,对 它的准确估计将关系到有效预应力是否能满足梁使用要求,影响着梁体 的预拱变形,在某些情况下将影响着桥梁的整体外观等。过高的估计会 使得预应力张拉过度,导致梁端混凝土局部破坏或梁体预拉区开裂,且 梁体延性会降低;过低的估计则不能施加足够的预应力,进而影响桥梁 的承载能力、变形和抗裂度等。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与管道材料性质、力筋束种类以及张拉工艺等 有关,相差较大,最大可达45%。工程中对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采用摩 阻系数u和管道偏差系数k来表征,虽然设计规范给出了

3、一些建议的取 值范围,但基于对实际工程质量保证和施工控制的需要,以及在不同工 程中其管道摩阻系数差别较大的事实,在预应力张拉前,需要对同一工 地同一施工条件下的管道摩阻系数进行实际测定,从而为张拉时张拉 力、伸长量以及预拱度等的控制提供依据。摩阻测试的主要目的一是能够检验设计所取计算参数是否正确,防 止计算预应力损失偏小,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二是为施工提供可靠依 据,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和力筋伸长量;三是可检验管道及 张拉工艺的施工质量;四是经过大量现场测试,在统计的基础上,为规 范的修改提供科学依据。受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青县制梁厂的委托,石家庄铁 道学院岩土与结构实验中心

4、拟于9月24日开始对京沪高铁土建一标32m 简支梁进行预应力摩阻测试。2. 检测依据(1)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3) 拟测试梁的设计图纸3. 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设备(1) 2台千斤顶、2台高压油泵,2块0.4级精密压力表。(2) 2台传感器,1台读数仪,2根配套连接线缆。(3) 对中专用工装。根据现场条件确定。(4) 工具锚2套,工作锚1套,配套限位板1块。(5) 0.5mm精度钢板尺2把,记录用夹板2个,钢笔2,计算器1, 记录纸若干。4.1测试方法管道摩阻常规测试方法以主被动千斤顶法为主,该方法主要存

5、在测 试不够准确和测试工艺等问题。其一:由于千斤顶内部存在摩擦阻力, 虽然主被动端交替测试可消除大部分影响,但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二: 千斤顶主动和被动张拉的油表读数是不同的,需要在测试前进行现场标 定被动张拉曲线;其三:在测试工艺上,力筋从喇叭口到千斤顶张拉端 的长度不足,使得力筋和喇叭口有接触,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也使得 测试数据包含了该部分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取张拉端和被张拉端的压力,不再使用千斤顶油表读 取数据的方法。为保证所测数据准确反映管道部分的摩阻影响,在传感 器外采用约束垫板的测试工艺,其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采用该试验装 置,由于力传感

6、器直接作用在工具锚或千斤顶与梁体之间,因此各种压 缩变形等影响因素在张拉中予以及时补偿,同时测试的时间历程比较短, 避免了收缩与徐变等问题,因而两端力的差值即为管道的摩阻损失。另外,为减少测试误差,采用固定端和张拉端交替张拉的方式进行, 即测试过程中完成一端张拉后进行另一端的张拉测试,重复进行3次, 每束力筋共进行6次张拉测试,取其平均结果。测试试验过程中应均匀 连续地张拉预应力筋,中途不宜停止,防止预应力筋回缩引起的误差。 传感器以及千斤顶安装时应确保其中轴线与预应力筋的中轴线重合。图1 管道摩阻测试原理该测试方法与常规测试方法比较主要特点如下:(1) 测试原理正确:图1中约束垫板的圆孔直径

7、与管道直径基本相等, 如此可使力筋以直线形式穿过喇叭口和压力传感器,力筋与二者没有接 触,所测数据仅包括管道摩阻力,保证了管道摩阻损失测试的正确性。 而常规测试中所测摩阻力包括了喇叭口的摩阻力,测试原理上存在缺 陷。(2) 数据准确可靠: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可靠 性和准确性,不受张拉千斤顶的影响。(3) 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实测中仅使用一个千斤顶,被动端不再 安装千斤顶,使得测试安装工作量大为减小。实测时预先将千斤顶油缸 略加顶出,以便拆卸张拉端夹片;被动端夹片的拆卸待张拉千斤顶回油 后,摇晃力筋即可拆卸夹片。(4) 力筋可正常使用:从喇叭口到压力传感器外端,力筋与二者没 有接触,不会对这部分力筋造成损伤,即两个工作锚之间的力筋没有损 伤,能够正常使用。(5) 对于较长的预应力钢束,如果千斤顶的行程不足时,为避免重 复倒顶引起预应力钢筋回缩造成的误差,能够采取在张拉端用2台千斤 顶串联后同时张拉。4.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原始数据收集。包括孔道钢束参数(钢束工作长度、起弯角、 锚固时的控制力、钢束组成、设计钢束伸长值)、成孔方式、锚具 情况(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厂家提供的锚口摩阻损失率)、钢绞线 参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实测弹性模量)。(2) 传感器、读数仪、千斤顶、高压油泵、精密压力表(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