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27116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练习人民版选修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二 自上而下的改革1“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BC D解析:题干中“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说的是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都符合题意,故选A;不符合史实,俄国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故选A。答案:A2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

2、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解析:材料“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体现的是农奴制改革的掠夺性,B项符合题意;A、C、D项没有体现出掠夺性。答案:B3在俄罗斯的农村急于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农民的机构,如村社、乡理事会、乡法院以及选出的村长、征税官,这是因为()A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大量增加B农奴已经解放,需要设立管理机构C工业革命开展,需要设立征税机构D克里米亚战败,各地农村动荡不安答案:B4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的表述,正确的是()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没收地主土地转归农奴C由资产

3、阶级所制定 D为俄皇签署,具有封建性解析:“二一九法令”是俄国正式宣布废除农奴制而颁布的法令,故A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并不是将地主土地没收转归农民,故B项错误;“二一九法令”由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所制定,故C项错误;“二一九法令”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故D项错误。答案:A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

4、发生解析:列宁的话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近代化,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答案: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评价:革命史观: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而进行

5、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同时也是一场对农民的无耻掠夺。近(现)代化史观: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一、选择题1“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其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B其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C其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管理D其彻底摆脱封建束缚解析: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所以在与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可以平等交谈。答案:A2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

6、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B选举没有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解析:俄国1861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有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排除B项;C、D两项是加强对农民阶级控制和加强专制的措施,不是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表现。答案:A3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从表中不能得出的是 ()时间 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99 11 600 7 9541879 187 42 00051 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解析

7、:18601879年俄国正处于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阶段,再由表格数据变化分析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表格数据反映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但不能从中得出C项,符合题意。答案:C4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析:注意问题的角度:政治改革的目的。A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因为沙皇专制和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不属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C不属于政治改革。答案:D5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8、革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有关知识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说法正确,选A项。答案:A6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A项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表述错误,只能是对旧司法

9、制度的改革,建立了近代的司法制度。C项表述错误,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D项不属于1861年改革的范畴。答案:B7如图是反映俄国1861年改革的漫画。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文明的火炬”与废除农奴制有关改革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文明”的传播主要靠沙皇专制的推动“文明”进程的方式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A BC D解析:图中“文明”是对农奴制改革配套措施的讽刺,为了使传统的专制制度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沙皇在其他方面作出了一些改革,故正确;由于反对者的存在,沙皇在“文明”的口号下,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故正确;这场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领导的,故正确;这场改革由于是由专制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留

10、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8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在维护农奴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形成了民粹派,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中的激进分子刺杀。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期待着众多领地上的那些有头脑的领主们自己来表示,他们打算多大程度上可能改善自己农民的命运。扎哈罗娃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人们

11、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农民无非从两种立场出发(一是历史权力,二是物质利益)来看这个问题,从这两种观点看,解放法案对此问题并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华莱士俄国(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俄国的贵族阶层同意改革农奴制的因素。(2)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失望的原因。答案:(1)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解放农奴的方案尽可能的保护了地主贵族的利益。(2)变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原因:仍受村社的控

12、制;获得土地要付出高额赎金;农民实际获得的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未缴清赎金前,农民仍受农奴主的剥削。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1861年)法令,村社和乡在行政、警察、司法、税收、兵役、土地和社会福利救济等方面行使广泛的职能。(改革后)领主对村社的管辖被国家对村社的管辖所代替,领主管理机构撤出,而另设政府指派的调停官,代表国家监督村社。大多数农民实际上无权离开村社,没有迁徙自由,也不能自由地支配土地。贵族地主除了借助沙皇政府的武力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又有可能以调停官吏和管理农民机构的人来规劝农民,让农民安分守己,好好履行他们对地主所承担的义务。 摘编自金雁、秦晖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13、材料二1906年11月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意政府的意见,签署了关于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的现行法令若干规定的补充的法令。法令规定:“每一个拥有村社份地的主人,都可以要求将自己的份地确定为私有财产,农户脱离村社须经村社大会的同意,如果村社大会在30天内未作答复,可依据地方长官的命令脱离村社。”孟君斯托雷平农业改革中的村社政策(1)据材料一,概括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的特点。(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1906年改革后农民与村社关系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行使广泛的职能领主对村社的管辖被国家对村社的管辖所代替大多数农民实际上无权离开村社让农民安分守己”等信息概括回答。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从土地所有权和农民人身自由方面概括变化,从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概括意义。答案:(1)职能广泛;取缔了领主管辖权;受国家监督;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基层稳定。(2)变化:确认农民对村社份地的所有权;村社对农民的控制有所松弛。意义: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