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7269471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信息化教学设计(2课时)案例名称免疫调节科目生物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设计者生命科学学院赵睿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知识体系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第4节的内容。这一章和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紧密联系,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之后,紧接着学习如何维持人体的稳态,也就是本章的内容。本章共包括四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免疫调节,介绍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尽管和后面植物的激素调节以及生态学部分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但是稳态的思想贯穿于整本教材中,对于后续学习

2、也是有所帮助的。2本节知识体系本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后面“科学技术社会”模块中设置了“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本节围绕“免疫调节”展开,先介绍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构基斤一免疫系统;再介绍免疫调节如何依靠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一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讲解正常情况下的免疫系统功能,即人体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重点,随后再介绍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除了最重要的防卫病原体入侵功能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接着介绍免疫学方面的应用,如疫苗和器官移植等。知识结构:免疫调节免疫系

3、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稍显抽象,其中免疫过程比较复杂,不易理解,但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部分。但同时本节课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科学技术社会”模块中涉及到的艾滋病是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对学生进行个人健康保护方面教育的良好契机;学习免疫学知识,了解一些常见的免疫缺陷病和过敏反应原理对于实际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科学认识器官移植,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观念以及帮助他人的意识。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内容和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和免疫一章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方式及预防,对于免疫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说出人体

4、的三道防线,对于免疫系统,也初步可以说出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等组成的。认同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计划免疫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学生熟知的内容入手进行教学,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由于初中对于生物课不是非常重视,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对于初中知识进行回顾,再联系新的教学内容。由于本节知识比较抽象,不是很好理解,容易使学生造成畏难、厌学的情绪。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PPT展示图片,动画,课前进行一些资料准备,更加直观地使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展开,更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三、

5、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 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解释艾滋病的发病原因。(4)说明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解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2能力目标(1)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使用PPT展示并讲解组内讨论成果。(2)编写情景剧,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模型的建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体验情景剧中角色的扮演;(4)认同免疫调节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导入方式: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从学生非常熟知的艾滋病入手

6、,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制作PPT,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展示并讲解。2. 免疫系统的组成:由于艾滋病攻击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由此引入免疫系统在人体内具有重要功能。PPT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3.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简单复习初中学习过的人体的三道防线,具体讲解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采用情景剧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特异性免疫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联系艾滋病的危害,教师简单讲解。5. 免疫学的应用:PPT展示相关资料,介绍资料。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有电脑和投影机设备的多媒体教室。资源准备:教师提前制作PPT课

7、件。教师和学生共冋准备有关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包括艾滋病的发现、致病机理,主要病症和危害、传播途径等)。教师准备关于免疫学应用(包括疫苗和器官移植方面)的资料。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课前准备完成学生分组,任务布置等事项。查找艾滋病相关资料:艾滋病的发现、传播途径、主要病症和危害、致病机理四方面。查找关于免疫学应用的资料:疫苗和器官移植。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学生从艾滋病的发现、传播途径、主要病症和危害、致病机理这四个方面搜集材料。制作演示PPT,推选一人向全班介绍本组所准备内容。组内准备过程中体现分工合作:推选一名组长协调安排组内工作(组长也需要承担任务);

8、将组内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各组分别承担一项任务,包括搜集材料,查找图片,整理材料,撰写讲稿,制作PPT等。推选的发言同学应由本组同学共同决定。1. 体现合作性学习,锻炼学生查找资料,制作PPT,自己协调任务以及表达交流等能力。2. 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信息,对于拓展知识面,激发求知欲有很好帮助。3.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课时小组报告(20min)仔细听取学生报告,并给予评价,分别对于报告内容和小组表现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抓住学生思想和创意的闪光点,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给予充分的鼓励。学生以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报告组内准备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四组分别从

9、4个方面向全班进行展示,每组用时不超过5min。四个方面包括: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主要病症及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 学生抓住课堂表现的机会,创设一种主动学习的氛围,为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做铺垫。2.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建立自信心,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导入本节内容(2min)同学小组介绍的过程中,介绍到“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大家了解到艾滋病是由于攻击免疫系统而引起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至U,艾滋病对于人类的危害。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接近于100%,那么为什么免疫系统的这种缺陷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免疫系统为什么对于人体如此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体

10、的第三种调节方式免疫调节。思考艾滋病的作用机理。导入本节讲授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15min)要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我们首先要知道,免疫系统是什么?展示相关图片:人体免疫系统图片。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同时举例对每一个层次进行讲解。(1) 免疫器官:对照图示,逐个讲解各免疫器官的特点和功能,同时结合生活举一些实例。结合骨髓的功能,引入其他免疫器官,将各个免疫器官联系成一个整体,对免疫器官的功能加以介绍。(2) 免疫细胞:结合骨髓的功能,引入免疫细胞的概念。(3) 免疫活性物质:从免疫认识骨髓的功能: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其中淋巴细胞也在骨髓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

11、成熟,但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最终各种淋巴细胞都集中分布到免疫器官中行使功能。结合图示及教师讲解,从三个层次认识免疫系统: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扁桃体、淋巴结、脾、胸腺、骨髓)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少,采用教师讲解,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将结合一些联系实际的例子,加强学生的认识。细胞引入,但强调免疫活性物质不是全部由免疫细胞产生,还可以由体内其他细胞产生,比如溶菌酶。举例:泪液中就有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因此同学们不必太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讲解

12、之后在PPT上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认识到免疫活性物质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其他细胞也可产生。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8min)认识了免疫系统的组成,那么免疫系统到底有什么功能呢?请同学们先来回顾初中学习过的人体的三道防线。学生说出之后展示图片,教师简单总结。提问:你觉得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什么区别?再次联系艾滋病,提问同学:我们刚才提到,艾滋病是由于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缺陷,那么艾滋病具体攻击的是我们体内的什么细胞?刚才在讲免疫系统的组成时,我们说过,T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那么T细胞究竟有什么功能呢?它的功能在这里属

13、于哪一道防线?(PPT展示人体的三道防线)大家对于第三道防线的结构基础,也就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已经非常熟悉了,免疫系统,我们通常所指的也就是特异性免疫,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艾滋病破坏了T细胞,也就是破坏了第三道防线就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我们下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请同学回顾并回答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回答: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都有,不针对于一种特定病原体。而特异性免疫则具有特异性。(由于前面的进行的小组报告,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回答:T细胞对照人体的三道防线,回答: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复习学生初

14、中学习过的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由艾滋病进一步引入特异性免疫,引导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性。特异性免疫。请同学们提前预习特异性免疫的过稈。相应预习。教学流程图开始学生利用计算机和投影机,分组报告提前准备的有关艾滋病的材料教师总结报告内容及小组表现学生回顾人体三道防线(初中知识)/展示人体三道防线图片,讲解艾滋病和人体三道防线的关系,引入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下节内容)a结束图符说明1:-开始、结束教师内动学生活动网络应用学络学用判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课堂导入(1min)上节课我们提到了,艾滋病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具体来说

15、,攻击的是一种免疫细胞T细胞。那么,T细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我们今天就先跟随着T细胞的脚步,一起来揭开特异性免疫的神秘面纱。回顾上节内容,联系本节所需学习特异性免疫。联系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教学中心。特异性免疫过程(情景剧8min,总结部分15min)1情景剧展示特异性免疫过程首先请5位同学来演一个情景剧。这5位同学分别代表小西同学,感染小西的鼻病毒,小西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教师随机选5位同学上台。学生演的同时,教师演示PPT。随着角色的出现,逐步展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各个过程。)2学生自己阐述特异性免疫过程刚才这几位同学演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大家一定对此有了一个了解,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37页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课文。(5min后)请两位同学对照PPT上展示的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