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724427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爱读学生的日记想到的翻开孩子的一篇篇文章,那稚嫩的文字,那一颗颗童真的心,将我引领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读着一行行文字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教学这些年来,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星期一,总是迫不及待地先批阅学生的日记。孩子们在日记中或者讲述自己一星期以来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或者是讲述自己的感触,更多的女孩子在日记中会向我说说她们心中的小秘密,倾诉一个女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对与人相处的困惑、彷徨和苦恼。孩子们在日记中向我敞开心扉,我用笔在日记本上坦诚地和他们交流。这么多孩子信任你,把不愿和父母、同龄人交流的心事告诉你,这是多么骄傲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孩子的讲述,很多时候心里沉甸甸的。

2、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就像一颗颗幼苗的成长,离不开人们的呵护。但是,大人们往往因为各种事由,忽略了孩子的无奈、无助和恳求。尤其是家庭出现问题的家庭,更是把孩子放在了一个角落,小小心灵的哭泣更多时候是引不起家长的注意。家长的眼睛里,往往更多的是孩子的成绩,至于成绩背后孩子的性格养成、良好心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等,很多时候是不被关注的。由于看标不看本,当孩子成绩出现滑落,或者孩子成绩差的时候,换来的是家长的斥责,甚至打骂。小小的心灵怎能承载这些痛苦,孩子怎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每届的学生不一样,每届的家长不一样,但是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情况总是很相似。今年,接了这个

3、班,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眼睛里不再只有孩子的成绩。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就更快了。张泽宇的妈妈很重视教导孩子怎样做人。每天回家,他们夫妇俩人不是先把孩子撵进书房,而是一家人一起走进厨房,一起准备晚饭。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树立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晚饭完毕,一家人共同坐下看书的看书、写作业的写作业,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情景让我想到了自己读过的一篇文章,有一个学者,文革时代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到农村一呆就是十几年。文革结束后,他的朋友以为学者一家人早已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因为学者被下放的是一个极为偏远,极为贫穷,极为

4、落后的地方,在那种环境下,这些年怎能不被历练成一个农村人。朋友走进学者的茅屋,他惊呆了:正是晚饭后,学者一家人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子旁,沏了一壶茶,每人捧着一本书,正在静静地读着。这些年来,虽然食不果腹,但是学者一家人却在书香、茶香中怡然自得,度过了那十几年的艰难岁月。让孩子每天做一件家务,可能是很多家长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可能很多家长认为这会耽误自己的孩子学习,有大人在料理着家庭,何须孩子插手,于是,自去年提出让孩子做家务至今,只有寥寥几个家长能够坚持下来:张雨晴、张泽宇、孙文哲。这些孩子都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孩子。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成人,怎是一蹴而就,需要做家长的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很多家长听了一场报告,或者是开了一次家长会,惊醒了,立誓要好好培养孩子,但是时间久了,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容易被抛诸脑后,耐心没了,又沿用了以往简单粗暴的发式对孩子挥起了拳头,横眉冷目。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影子,家长做事没有恒心,怎能责怪孩子做事没有耐心;家长没有读书的习惯,怎能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读书;家长说话满口粗话,怎能要求孩子温文尔雅;家长整日眉头紧锁,孩子怎能有一个明朗的心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