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工艺特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24208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岭南建筑工艺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建筑工艺特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岭南建筑工艺特色原文出处】广东文化网岭南文化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基本特色【正文】石香炉佛山祖庙岭南建筑工艺注重装饰,有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雕刻装饰艺术的宝库。 广州南越王墓前室的石板顶盖、四壁及二道石门都施以来墨两色的卷云纹图装 饰。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岭南建筑饰画。南越王宫署遗址的陶构件上依稀可见 到绿、朱颜色的涂饰从广州汉墓出土的明器陶屋模型;可以见到当时在建筑上 已有装饰意识。广州西汉后期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模型,下屋楼空作舞人像。 这种做法,类似希腊神庙以人体雕像直接作为柱体的“卡里亚蒂德式”。东汉前 的陶屋明器,不仅屋脊脊端翘起。有的正中置一鸟。陶灶明器侧壁上望刻划游 龙和奔牛纹样。门板上刻

2、划图像,有人状,也有动物状,甚至奇形怪状,或者就是后汉 书礼仪志所谓的门神。东汉后期的陶井、井亭四角攒尖顶上立有鸟形装饰。 这些,说明了岭南建筑装饰有久远的历史。明清以后岭南建筑进人成熟的时期,建筑装饰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一,实用与艺术结合,结构与审美结合。对关系建筑结构又是立面上最显眼的重要部位,诸如屋脊、墙头、不同墙 面转折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而且更加坚固。 南方多雨,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的要求很高,屋脊做得特别粗大,粗 大的屋脊,成为展示装饰工艺的理想底地,尤以正脊更为突出,饰以陶、灰塑 甚至嵌瓷,不怕日晒雨淋,历久而鲜艳如新。修筑得特别高大的风火墙

3、,形如 镬耳,不仅起了防火的作用,而且能够遮阳而使屋面减少日晒,还大大丰富了 建筑的侧立面。对于直接起承重作用的大面积的墙体,在墙上嵌以砖雕,墙头饰以彩画, 既避免了单调的直觉,而透雕的砖雕通风透气,有利于建筑的散热、排气。大 中型的公共建筑物,如庙宇、会馆、祠堂采用穿斗与拍梁式结合结构,多数采 用彻上明造以求建筑物空间的高大通敞,同时,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拱 等部位精雕细刻,使这些迎面可见、抬头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观感,增加了 此类建筑富丽高贵的格调。潮州开元寺金刚殿后檐石金柱上一共安有11 个圆形 瓣式檐斗,层层叠叠承托着檐檀,十分壮观。为了防潮、防洪水浸蚀和白蚁, 岭南建筑柱础一般采

4、用石构,而且比北方明显更高,因而将柱础刻成复杂几何 形状,造型饰样不下近百种。在室内,追求通风采光良好状态,采用雕刻精 致、通透的屏风、隔扇、门罩以及挂落。岭南的庙宇、祠堂、会馆、府邸等建 筑注重门面,不同北方一些建筑群入口处不甚显眼,而是集中对梁架、石柱、 屋脊、外墙、门框、匾额楹联、檐头、抱鼓石、石狮乃至门前的亭子、牌坊、 华表淋漓尽致地予以装饰,使建筑物的门面陡增华贵之感。对于建筑物内部的 重要部位,也通过集中雕饰来强调其地位。如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建筑,神龛的 装饰,更是集中了装饰的精华,使之光彩夺目。在潮汕地区,梁架被称为“五脏 内”,以喻其在建筑内部的重要地位。其二,装饰题材上不仅广泛

5、采用传统题材,更突出了岭南地方特色。岭南建筑装饰所采用的题材,几乎囊括了传统的民间装饰题材,有历史故 事、神话传说、渔耕樵读的日常图景、戏曲小说场面、吉祥如意图案、虫鱼麟 甲、走兽飞禽、奇花异草、龙凤随队山水胜境、亭台楼阁,甚至名人诗句、名 家书法。岭南工匠更善于表现有地方特色的题材,通常较多表现的有岭南佳果:洋 桃、番石榴、香蕉、荔枝、芭蕉、桃、李;岭南花木:红棉、茉莉、榕、桂、 兰、芷、芙蓉、指甲花、素馨花;岭南风光,诸如潮州八景,就常作为潮州屏 风、壁画之内容。地方特色的题材,还从侧面反映了岭南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 特殊地位。不仅杂用了西式花纹图案,也有西方人物形象。明嘉靖年间建的广 州琶

6、洲塔塔基托塔力士的形象,竟然是洋人的相貌衣着。晚清以后,更多地表 现了这方面的题材。其三,建筑装饰工艺丰富多彩。主要有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二塑 (陶塑、灰塑)、嵌瓷、琉璃、壁画,还有金属(铸铁、铸铜)、玻璃(蚀 画)等其他手艺。1石雕石雕在广东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 民谋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门、珠海发现多处岩刻,以复杂的抽象图 案为主,采用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镇高栏岛岩刻为巨,最大的一幅高 3 米、长 5 米,明文凿刻,线条清晰,从复杂的线条中还可辨认出人物和船刻。 据研究,该处岩刻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 年,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南越王宫署遗 址

7、发现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 栏杆构件。南越国御苑遗址,以石板作冰裂纹精工铺砌的石池、婉蜒曲折的石渠、巨 大石板架设的石室以及多种石构件,为中国秦汉遗址所首见。南越王赵昧墓, 是迄今所知岭南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达26吨。墓中出土的 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两件青玉圆雕舞女、I件浮雕卷云纹的 青白玉雕角杯,还有丝镂玉衣、龙虎并体玉带钩,龙凤纹重环玉佩、兽首衔 壁,均可谓精美绝伦的珍品,反映了当时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艺水平,可见南越 国已掌握了开料、造型、钻孔、琢制、抛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镶嵌工艺。在南 越王墓中,还发现滑石烤炉、耳杯、猪

8、、枕以及石砚、研石。砺石及磨制精细 的石斧等。说明石雕也是被重视的工艺。石材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 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 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 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 炉、石五供等等。广东石雕工艺以粤东见佳,以潮州石雕见精致。潮州开元寺大殿围廊唐代 石栏板,与潮阳灵山寺唐大颠祖师墓塔须弥座束腰石刻风格皆典雅凝朴。开元 寺内的唐代石经幢,为国内罕见的唐代大型石经幢。潮安宋代王大宝墓前石像 生石武将高达2.33米。威风凛凛

9、,石狮高1.46 米,昂首挺胸,造型夸张。潮州 明建凤凰塔塔座珍禽瑞兽石浮雕表现手法仍呈浑厚简洁之风格。至清代,潮州 石雕风格为之一变,由浑朴变为精致,由浅浮雕为主改进为深浅浮雕与透雕结 合,工艺水平大为提高,饲堂、府宅、会馆争以石雕竟奇巧。今存于广东民间 工艺馆的清未潮州石雕老鼠荔枝葡萄石雕,为建筑物上构件,高78 厘米,青色 花岗石雕成,以深浅雕结合,雕出一群老鼠在荔枝、葡萄丛中偷吃果实,老鼠 动态各异,生动有趣,葡萄藤蔓缠绕,技艺十分精湛。华侨陈旭年所建潮安彩 塘镇丛熙公祠,耗资 26 万元,历 14 年功夫始建成,集中了石雕艺术之精华。 公铜门楼设有一对大抱鼓石、一对石狮子,屋架为石质

10、斗拱,梁枋两端为镂空 石雕,以花卉虫鸟。人物走兽为题材。两条喷水柱磨制得光滑如镜。檐前垂花 柱别出心裁地刻倒挂花篮,层次复杂,剔透玲珑。四幅贴壁石刻,分别以渔、 耕、樵、读,花鸟虫鱼为题材,一幅之中,有土农工商25 个人物,出没于山村 曲径,穿插于亭台楼阁,神态各异,散聚有致,富有生活气息。其中匠心独运 地采取了镂空手法刻成石网绳、石牛索,极尽工巧。潮州明清代所建石牌坊, 多达 110多座,仅太平路千余米之路段,便有47 座,形体高大,工艺精致。粤中石雕,以石柱础、石坊、石狮为主。广州博物馆曾经展出过南汉石 墩,座底方形,上部刻圆面,径约一米,环绕圆面刻出十数只狮子,首皆朝 外,形象粗犷,艺术

11、风格明显受西亚艺术影响。南汉主刘垄晚年“作南戴柱皆通 刻镂础石,各置炉燃香,故有气无形”。如此巨大又雕刻生动之座墩,可以想见 彼时建筑之宏伟和手工水平。光孝寺大殿后廊平台勾栏有13 根砂岩望柱上保留 了宋代石雕狮子,高45 厘米,胸前围一宽广的绶带,中悬响铃,作凸胸蹲坐 姿,前肢或踩绣球或抚弄小狮,姿势不一,毛发蓬松,尾巴长满茸毛,盘曲于 后肢之下,其造型受北方影响尚深。镇海楼前存有广州明代最大的红砂岩石 狮,这对石狮原置双门底前,民国元年(1912)拆城开马路,移至今址,高 224 米,连座通高 2.86 米。体态肥大,阴刻狮毛,头如蟾蜍,双耳尖耸,咧嘴露 齿,威猛不足,温顺有余,十分古拙,

12、民间艺术韵味甚浓。同属明代的揭阳仙 桥郑氏家庙前石狮,已经显示出更多艺术加工的活泼姿态和精良的雕刻技术。 狮身细长,轻抚幼狮,体态昂扬,呈优美的外轮廓曲线。清代岭南的石狮,已 经形成特有的风格,形象装饰化,更具有浪漫色彩,较之北方石狮憨态可掬, 少威严凶猛,多喜庆气氛。广州市人民公园内,有清顺治年间用肇庆星岩白石 雕成的一对石狮,原为靖南王府之物,为高要工匠开凿。雄狮踩球;雌狮与胸 前、后背各一幼狮玩耍。石狮高1.9 米,立于1.62 米高的石座上,很有气势。清巡抚公署内的一对星岩白石石狮,高度大小与靖南王府石狮相同,在圆雕的 躯体上以深、钱雕及线刻,刻划出卷毛,整体造型浑朴有力,与后期一般岭

13、南 石狮的秀丽玲珑风格迥异。广东迎宾馆门前置一对清末石狮,系从天成路晏公 街迁来,雄狮怀中抚抱一大彩球,口街彩带,肩挂一大串响铃,嘴口以三弯线 刻划。雌狮右前肢抚着一只站立扭头欲跃的小狮及一蹲伏幼狮,情意亲切。这 种法式,常见于晚清广东石狮。清代石雕之精雕细镂,线条流畅,密而不乱,精美 绝伦,在今存华林寺前星岩白石塔之基座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广东各地存有 一批饶有特色的古代石狮。南雄博物馆门前一对红砂岩雕凿宋代石狮,各高1.2 米,形体修长,雄狮张口侧头左前脚踩石球,雌狮矜特慈爱,右前脚抚一小 狮,神态生动,不落俗套,是宋刻珍品。龙川存有宋衙署内石狮子,高 16 米, 身躯高大,线条粗犷有力。

14、德庆学宫院内现有一对麻石狮,颜色黝黑,凸胸昂 首,有南北朝雄健气概。现在清代石狮数目较多,吴川。佛山等处的石狮工艺 精致,风格成熟。石雕也有其他动物形象。徐闻前山圩可见古代石狗、石龟、 石猴、石狮,以石狗数目为多且有特色,大者与人比高,小者如猫,或凶恶或 温驯,无一雷同。石狗在雷州半岛农村几乎村村可见,多少不一,多者一村有 一二十条,置于村口、树下、门前、天并乃至居民窗户顶部飘板上,最早为宋 代雕制,衍至当代,应是图腾崇拜遗制。石雕精品也见于其他品类。罗定分界镇于露出地面的石头上刻成0.97 米直 径的圆面,凿出 8 片覆莲花瓣,很可能是佛像石座。连平紫云庵旧址,存有13 尊明代石雕罗汉像,雕

15、工细腻,比例准确。肇庆崇趋塔、高州宝光塔、潮州凤 凰塔塔基浮雕图案以及潮安三元塔各层塔心室藻井上的石刻浮雕图案,题材丰 富,雕工精湛。兴宁学宫大成殿前御路石雕“游龙吐珠”,高浮雕游龙蜿蜒出人 石壁,构思巧妙。饶平王饶古城城隍庙石雕人物浮雕,镇泽镇石井村石砌望柱 栏板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图像浮雕,柘林镇天后官门上 16 幅花鸟图案石雕,皆 栩栩如生。顺德杏坛镇逢简村明远桥栏板花纹及望柱上石狮形象,杏坛镇古粉村爱日 桥栏板雕刻的龙凤牡丹及佛八宝等图案,均是精致的明代建筑装饰石雕。佛山 孔庙红砂岩照壁,原置于“忠义第一社”内,高 2.62、宽 2.27 米,浮雕麒麟,刻 制年代不详,古朴有神。德庆悦城

16、龙母庙的门楼、牌坊、栅门以及内庭,遍饰 石雕,被誉为石雕艺术的殿堂。山门、香亭的清代皤龙花岗石柱,采用深雕和 透雕工艺,盘龙鳞甲毕具,口中珠滚,轻灵通透。龙柱之巨者,当数现存佛山 博物馆院内改装为华表的龙柱。原置社亭铺药王庙,高17.8 米;柱础直径 0.9 米,花岗石质,高浮雕,部分镂空,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谓其“非近世工匠所 能造”。客家祠堂前较为常见的是石刻旗杆,平远黄畲乡南龙村之清代花岗石楣 杆,通体浮雕黄龙盘缠而上,柱顶作清代官帽式,高达15 米。石华表较多见于 墓道、祠庙之前。广州仁威庙前、南海神庙内、黄花岗烈士陵园墓道,均置有石华表,刻制 时间在清代至民国,浮雕盘龙,腾云喷水,艺术性极高。建筑构件的石雕,除 了石柱,还有石梁机石栏板、石基座以及石柱础等。岭南庙堂的石栏板及须弥 座束腰雕刻,由唐至明代,风格均较粗犷简朴,到清代也一变为繁褥精致,以 广州陈家调之栏板、南雄广州会馆之大门次间月梁之装饰为典型。石柱础造型 各异,有方形、圆形、亚字形、八角形、六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