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72291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基因频率方面的内容,反映了新课改在设计教材顺序时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学生德育的培养。本节内容前与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根据新教学理念的要求,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充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基因频率的理解与应用。教学中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从

2、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2、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同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全面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了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在初中的学习中也已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利用已有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可以对未知进行探究,归纳出所要获得的知识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

4、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诸多流派,如综合进化理论、新达尔文主义、新拉马克主义、中性学说、骤变论等。引导学生对搜集和整理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的资料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比较,概括出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二是从个体水平上升到种群水平。问题探讨:把自己想像成虎体内的一个基因,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后代中拥有更多的拷贝呢?那就要表现得比其他基因优秀。怎样才算优秀呢?通过拟人化的思考方式,调

5、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利用已有知识,学生自然将进化、适应和基因这三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基因频率的概念也呼之欲出。(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问题探讨引导组织学生回答提示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对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贡献越大,拥有该基因的个体就可能越多。思考讨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和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思考与讨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该学说的基本观点,分析下面的情境:情景1: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Aa)的变异个体,且

6、绿色比灰色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1. 问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2. 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总结性讲述讨论发现,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问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的“种”或“物种”与种群又有什么区别呢?问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

7、化呢?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什么是基因库?基因频率的含义是什么?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提示1.(1)A配子占60%,a配子占40%。(2)子代基因型频率:AA占36%;Aa占48%;aa占16%。(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A占60%;a占40%。(4)填表略。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2.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的,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3.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

8、减少,要看这一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思考回答只有通过有性生殖,才能将基因传给子代,将基因A保留下来。物种可以分布在自然界不同的区域,只有在可以发生随机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传递的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体会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是必然的。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生物的进化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及其变化。理解种群的概念。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回忆变异类型 _变异 突变 _ _ _ _2、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只有_。3、突变和基因重组对于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样吗?为什么?因为只有_才

9、能出现新基因,才能丰富基因库,改变基因频率。_可以增加基因型的种类。4、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例如:每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请同学们计算出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多少? 基因突变数是_这说明种群中每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的数量是很大的,并通过繁殖得到积累,成为基因频率改变的基础。而且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_。5、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_、_,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探究提示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

10、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2.是表现型。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2课时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 物种的概念: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3、隔离和物种形成: 主要方式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一个种群 新物种产生地质变迁 生殖隔离多个小种群 地理隔离环境变化 两种群相遇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保留不同基因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改变 两种群相遇可能进行基因交流 亚种 多个

11、亚种 不同物种间都存在 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 隔离,如爆发式:物种A 杂交 染色体加倍 杂种植物 异源多倍体(新物种)物种B 小结生殖隔离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 新物种资料分析1.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2.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不同岛屿的地形和植被条件不一样,因此环境的作用会有差别,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的方向改变。4.不会。因为个体间有基因的交流。旁栏思考题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现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为苔藓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技能训练1.假说甲

12、: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3.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作业第二小节练习(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生物通过隔离导致各种物种的形成,那么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一起预习共同进化与

1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九、板书设计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群不个体。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不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人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4、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四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地理隔离2、生物隔离3、物种的概念十、教学反思(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分析实验,将课下活动与课上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体会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训练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过程。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研讨,亲身体验了应用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